忘却年龄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创造出“晚年”、“暮年”、“残年”等词汇,很像是声声嗟叹,往往使人嗅到一股悲凉的、苦涩的、无奈的气息——如寂寥的夜气,肃杀的秋气,凛冽的寒气……似乎到了这个年龄段,人生已是日暮途穷,就该停止思维机器的运转,关闭观赏世界的门窗,冻结情感湖泊的波澜,熄灭精神楼台的灯火;就该万念俱灰,心如枯井,等着驾鹤西去了。由此看来,“年龄”之于老年人,似乎是种压迫生命、窒息生命的包袱和绳索。但是,这“包袱”,“绳索”不过是种“自作自受”的心理负担——只有把年龄当作包袱和绳索的人,才会感觉到它们折磨人的存在。谁若不想背上这包袱,套上这绳索,倒也简单,只消“忘却年龄”。
  “忘却年龄”,就是尽量复苏你原本天真活泼的“童心”,微笑地面对生活,伸开双臂去接受岁月不断馈赠的种种新奇的惊喜;尽量保持你原有的朝气、生气、神气、正气,虽不能惊涛骇浪,却依然是“沧海之一粟”,绝不自我孤立在沙滩上;尽量调养好你那豁达、快乐的心境,模仿赵朴初先生92岁所作《保健歌》中提示的姿态去修炼:“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尽量张扬你那珍惜生命、享受人生的天性,乐于“无能自号痴顽老,尚健人间矍铄翁”,像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那样的“不伏老”:“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尽管我辈没有关老那样多才多艺,总还会走路、拉呱、甩甩手、扭扭腰吧。就这么活动活动,也比“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呀!总之,“忘却年龄”就是“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徒然自伤白发,悲叹衰老,而要积极地增加生命的活力,摆脱“老气”、“暮气”的纠缠,努力防御和击退生理上或心理上形形色色疾病的进犯。
  然而,老年毕竟是老年,衰老最终是难以抗拒的。一味地“忘却年龄”,或许也会自欺欺人,干出一些蠢事。因为,如果完全“忘却年龄”,“少不更事”似的,为所欲为地争着去干那些压根儿不合做人道理的事情,轻则会摧残自己的健康,重则会彻底毁掉自己最后的节操。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真是一个既尊重生命规律又熟悉人性弱点的极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提醒!“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不少人硬是不听《红楼梦》里这首《好了歌》的劝,愈老反愈贪得无厌,好像乌纱、钞票明天皆可一并带到另一世界去。他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往往是“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本可安安稳稳尽享天年的,却偏偏选择了提前殒命的不归路。这种人因为全然“忘却年龄”,自然不承认“血气既衰”的,不仅贪“得”,甚至贪“色”、贪“斗”,比“少壮”派还少壮派!看来,老年人真还得“记住年龄”,否则,就会失去老年人应有的自律与自重,以及老年人应有的成熟与理智,就会在年轻人面前老得没有尊严,就会愧对岁月辛辛苦苦地淘洗过几十遍的一大把年纪!
  既要潇洒地“忘却年龄”,又要庄重地“记住年龄”,这大概是老年朋友足以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年龄观。
  
  编辑:安 然
其他文献
有一位思想家说:“时间是组成生命的元素。”如何使生命在修炼中不断升华?怎样在人生旅途中一步一个脚印,让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富有意义?根据思想家和养生家提出的有关修养论述,提出“一日修养之要”。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态,长寿一法宝。”纵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无一不提及良好心态。《内经》上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我国唐代诗人李贺,从小聪明伶俐,曾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然而
小鸟呢喃,展翅飞翔,令人们无比愉悦,无限向往。鸟,是造物主对大自然的恩赐,这颗蔚蓝色星球的精灵。在鲜花绿树丛中欣赏莺歌燕舞,在蓝天白云之下仰望飞翔的身影,成为生活中一种美妙的享受。    观鸟,起源于欧洲    观鸟活动最早起源于英国和北欧,原本是一种纯粹的贵族消遣,渐渐地发展成为流行的户外活动。英国名著《大卫·科波菲尔》取材于诺福克郡的大雅矛斯市,在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这里是全世界“最好的
疲乏、胃口差、健忘、失眠……正常吗?当然不。那就上医院吧,可检查单上又全是阴性符号。这种似病非病状态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虽说不是疾病,但可以发展成疾病,甚至与疾病之间可能只有咫尺之差。据统计,国人亚健康的比例高达30%,即“三人行必有一个亚健康者”,形势不可谓不严峻。假如你就是那30%中的一员,也不要紧张,因为你的体内早就有天然屏障横亘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即微生态、抗氧化以及免疫系统,故谓之“三大
感冒发烧了,吃坏肚子了,不小心割破手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病小灾可不少。如果不想每一次都心急火燎地奔医院排长队,你就需要准备一个实用周到的小药箱,做自己和家人的家庭医生。家中需要常备哪些药?在药物的保存和维护上有哪些需要讲究的呢?在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家用小药箱里的讲究可不少!A.小小药箱用处多——常用药大检阅你的家庭药箱由哪些药品组成?每次看医生或者生病时应急买的药总有些剩下吧!自然而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植物蔬菜、瓜果山珍、海味海产,应有尽有,加之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真可谓饮食有道。这里所说的“杂”不是滥食。节日或宴会的八碗八碟,大吃狂喝,只会有害于健康,并非我们提倡的荤素搭配的饮食观。不科学的“杂食”,非但不能互补,还会相互抑制,妨碍胃肠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我国传统
2010年4月19日~4月23日,本刊记者带着对神秘的信息医学的敬畏和好奇对当代中国唯一健在的信息医学开创者、主任医师李春才老师进行了专访。刚一见面李老师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奇,谁也没想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竟会如此的精神矍铄,看上去竟像是个七十岁的人。我们跟李老师说明了来意,李老师欣然接受了采访。记:李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对您进行采访。据我们所知,您是当代中国唯一健在的信息医学开创者、主任医师,也是北
王老爹经常在夜间发生小腿抽筋,老友们都劝他补钙。前天,老爹的小腿又抽筋了,好长时间也不缓解。家人送他到医院,医生说他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广告的误导,老人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行走不便、小腿抽筋、足趾疼痛等症状,很多人以为是缺钙所致。调查显示,腿抽筋,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人,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但多数补钙疗效不明显。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显示病人
芥末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研磨而成的调味品,别名芥子末、芥辣粉。芥末原产于我国,历史悠久,从周朝就已开始在宫廷食用。其味微苦,辛辣芳香,味道十分独特,可用作泡菜、腌渍生肉或拌沙拉时的调料,亦可与生油一起使用,充当生鱼片的美味调料。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把芥末用于湿敷等。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就芥末的价值与效用做过论述。中世纪,芥末作为欧洲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惟一香料而受到广泛欢迎。中医认为,芥
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新疆和田游牧民长寿的原因十分好奇。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地人虽然生活在干旱的沙漠边缘,但因长期食用具有“沙漠金参”之称的黑大云使其有了超强的生命力。据最新统计,和田地区百岁老人多达213人,每10万人中有218名百岁老人,远远高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黑大云进行多年的研究后,终于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苯乙醇甙类。这种成分具有食用保健价值,可调节人体
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得知女儿要置办嫁妆后,从京城特地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打开箱子一看,全家人愕然。箱子里空空如也,只是在箱底放了一个写好的大字:勤。一字嫁妆传为美谈。女儿和女婿如获至宝,勤于事业,勤俭持家,成绩斐然。  勤成事业寿亦长。革命老人夏征农,2008年已是103岁高龄,仍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他勤于事业,勤于锻炼。他说:“身子要多运动,脑子要多活动,常用的刀不锈,流动的水不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