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读写素养范式下英语写作能力多维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从语言技能的维度扩展到语言社团社会化、语言与学科内容相整合的新维度,写作学习者的读写实践与社会文化语境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学术读写素养范式着手,探究了英语学术写作的社会文化功能及英语写作能力的多维培养,旨在為我国高校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学术读写素养 英语写作 社会文化功能
  本文由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英语写作多元反馈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201524) ”,省级教改项目“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实践研究(2015JG71)” ,及“翻转课堂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JG74)”资助。
  一 引言
  近年来,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于外语写作研究已成为外语写作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写作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功能开始引起外语教育界的注意[1]。英语写作不再停留在词,句及篇章等语言技能的单一培养上,而应探索写作的社会文化功能,写作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写作能力的衡量维度也是多元化的,符合社会文化背景,符合特定功能语域以及符合某种文化思维。
  二 学术读写素养范式
  Street(1993)提出了读写研究的意识形态模式,认为人类的读写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一种静止的文本现象[2]。写作活动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社会语境密切相关。学术读写素养范式主要是对写作事件进行多方位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是指二语教学要超越语言技能层次,以学科的标准与规范为基础,融入学科内容,帮助学习者理解与产出文本。写作不仅仅是个体的认知行为,而是开放的、与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的一种实践行为;同样,写作也不是从一种文本转向另一种文本的传递行为,而是受社会、权力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
  三 英语写作多元能力探析
  学术读写素养范式下,学科和语言,语言和文化,语言与思维,反馈与被反馈相结合,英语写作能力的衡量维度也随之多元化。
  1. 语言技术维度
  根据学术读写素养范式,写作是对学科知识习得行为的外显展示,学术英语写作将学科知识和语言相融合,语言服务于学科,语言是表达学科观点的载体。通过特定的词法,句法及篇章,客观准确地阐述学科概念,实验流程,实验方法等等,是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中,跨学科英语语篇产出技能至关重要。
  2. 思维维度
  学术英语写作相比英语普通写作,科学性和创新性较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辩意识,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社会、文化现象,将其观察融入学科领域,形成科学性的实践,对社会的进步具有实践意义。网络时代的科学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学会查找和利用相关话题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及论证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思辩。通过学习学术英语写作,学生可以以二语英语为载体,进一步发展理解,解释,分析,应用,评估和创新等综合思辨能力。
  3. 文化维度
  学术写作是一种社会文化实践; 学术写作教学不但训练学术写作技巧,而且培养思辨能力和训练学科基础,是培育学术文化的过程[3]。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应用二外语言表达科学观点的能力会得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对当今主要的哲学、政治、文化、经济思想有一定的涉猎和了解,并能进行反思和创新,语言表达的准确地道与否和文化认知水平紧密相关的。
  4.元认知维度
  学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从构思,初稿,二稿,三稿到终稿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相应的学习策略。学习测略包括写作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4]。写作中的认知策略包括头脑风暴法,模仿,重复,替代,翻译等等。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对写作任务的认知、制定写作任务完成计划、并监视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对写作任务完成过程的调整和修改。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并引导学生制定写作计划,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教授实践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并引导学生检验写作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不断的修改评价。
  四 结束语
  学术英语写作并不是单纯教授英语写作知识,其实质是挖掘学术英语写作中非语言价值,即社会,文化及认知价值,由此,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呈现多维化,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不断加强;思维能力不断开拓, 认知能力不断深入。学术英语写作拒绝不加批判地接受传统知识,旨在通过探索新的写作方式来挑战现有的知识和社会结构,旨在通过语言带动学科,通过学科带动社会的变革,服务于世界的良好发展 。
  参考文献:
  1. Silva,T.2006.Second language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5:111-118.
  2. Street , B.V. 1984. Litera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徐昉.2015.學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47(1)-105.
  4.叶洪.2014. 新读写理论与外语写作任务设计[J].现代外语,37(4):525-36.
  作者简介:郭霞(1975-),女,河北蔚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写作教学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老问题,可以说是痼疾,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它既是语文学习中各项基础知识的集中体现,又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须采取灵活的方法,得从小学抓起。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文章解读可以说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基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
【摘要】拓展阅读在如今新课标“语文观”的引领下,已发展为学习语文的新潮流和新方式。而如何有效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拓展教学,又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新问题。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意义入手,逐步得出相关的教学实施路径,研究目的是得到一个可行的,有效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教学;实施路径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众所周知的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给予我
生产上传统的杂交育种困难,并且杂交育种周期长。通过核桃的有性繁殖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杂交后的种胚直接进行组织培养,当年获得杂种苗,在两年的时间里可获得具有变异
摘要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充分利用生活这块活教材,让孩子走进生活,积累习作素材,积累语言,并从课文中习得方法,巧妙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关键词 习作教学;观察;积累;写法  生活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许多素材,特别是农村特有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了特有习作素材,然而在孩子的习作中很难看到农村孩子的童言、童真、童趣,看到的只是小大人、流水账等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习作,这样的现
摘要: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一切都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社会活动中作好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特点  1、积累性学习  不同于其他科目,语文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进行长期的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
摘要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才能形成正真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方法很重要。阅读方法可分为:框架阅读法;逆向阅读法;立体交叉式综合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  关键词 阅读 方法 语文 教学 比较  素质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从此角度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
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阅读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活动、学习阅读方法的过程。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年級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对而言还算自如,而这次我打破常规尝试着去面对天真活泼的低年级学生进行了阅读教学,其间的差異感尤为显著。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如何让低年级学生爱上阅读,我绞尽脑汁,不断尝试各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