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春常在(6)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光熹微,天际的鱼肚白与山水的青绿相渲染、渗透。晨雾像一尺纱,鸟翼划开远方的云,几缕阳光便从缝隙间流溢下来,为万物镀上了浅淡的碎金。
  初春,我仍如往常一样,将在家里闷了一个冬天的花草搬出去接触阳光,却意外地发现,那向阳之处,已有了一个不速之客。
  它摊开身体,没骨头似地躺在地上,尾巴尖儿偶尔翘起来,抖两下。胡须颤颤,不时伸出舌头舔舔,好像睡得正香。是只流浪猫啊!我不忍打扰它,便就近找了个地方,将花盆放下。没想到,如此轻的动静也把它吵醒了。它站起来,歪着脑袋打量我,不知道我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它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它的步子一瘸一拐,不甚稳健。
  我略微侧了侧头,便瞄见了它后腿上,一道狰狞可怖的伤疤。那疤痕几乎横贯整个后腿,也不知道受伤的时候有多疼。猫儿好像一点都不怕生,小心翼翼地用耳朵蹭了蹭我的指尖,见我没有厌烦,便高兴地躺下,任我去揉着它的脑袋、脖子,颇为享受。
  我的心里突然涌上了一种难言的酸涩,一只受过如此严重伤害的流浪猫,如何才能一直保持着本能的乐观与对人类的信任?它的内心向往着阳光,仍然不放弃,就好像那些心惊胆战的流浪生涯、那道狰狞可怖的伤疤,它们统统不存在,也不会影响它乐观的心。
  我带着这只猫去做了检查,令人庆幸的是,它很健康,也很活泼。
  日复一日,春意也近了,我的那盆不知名的花儿在这向阳处晒足了太阳,也终于打了花骨朵儿,好像积蓄着整个冬天的能量,迫不及待地要绽放出来。猫儿总是靠着我的花盆睡觉,让人不忍打扰。
  我将它原本在背阴墙角的小窝搬到向阳之处,为它写了一张牌子:“你愿意给我,一个向阳的家吗?”留下了我的手机号码,想着,希望它能找到一个好主人。
  几天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讲话的声音很是轻柔,声音压得很低,好像怕吵醒什么。我举着手机跑过去,正看到一个长发姑娘,抱着猫儿在膝上顺毛,而它趴着,睡得很香,如我初见它时的样子。
  姑娘看见了我,抬头挥了挥手,树叶缝隙间漏下的阳光在她的眼睫眉梢跳跃着,如缎的黑发闪耀着灿金的光泽。
  我突然松了一口气,慢慢地笑了出来。
  旁边的花儿却不知何时已绽开了,花朵不大,也依然热烈。
  向阳之处,永远少不了春天。
  點评
  这篇文章选材新颖独到,颇具人文情怀。小作者从一只受伤的流浪猫仍然保持本能的乐观和对人类的信任写开去,“我”为流浪猫找主人、小姑娘收养流浪猫等情节,使故事充满人文气息。花、猫、人三者巧妙地统摄为一体,读来温馨感人。
  白描勾勒,细节传神,是本文另一大特点。小作者状物叙事时淡淡几笔,便将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来。写流浪猫受伤时,通过“躺在地上”“偶尔翘起来”“抖两下”“胡须颤颤”“舌头舔舔”几个传神的词语勾勒出“一瘸一拐,不甚稳健”的特征。“我”为流浪猫的窝写标牌、姑娘抱着流浪猫在膝上顺毛,淡淡几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点评人:吴寿健)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是否以“生”为本的主要标志。学生课堂参与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就教师如何高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构建科学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学生提升文化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研究   由于农村地区的大环境,教学制度、模式并不完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基于新课程教学背景,教师需要
没有一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题记  你的左脚有点跛,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脚掌外翻,后背微微拱起,整个身子倾斜向一边,样子十分可笑。所以,走在路上我从不主动与你讲话。因为,我要在同学面前维护我的虚荣心。你好像明白些什么似的,在路上你就静静地跟在我的身后,中间隔着一大段空档,你从来不主动上前与我并肩,与我攀谈,我们就装作是陌生人。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相处了漫漫十几年。  直到经历那一场大雨,我才明白
秋意缱绻。温润的阳光将眼前的桂树雕琢得仿若一枚通透的玉石。  傍晚的云霞如歌、如诗、如画悠然穿行在巷弄之上,与那微有颠簸的板车,浅喝低吟的吆喝相呼相应。女子的车便也在其中,翩然而至,一如踏着云彩而归。  女子是做酒酿圆子的,精妙的手艺让人不忍用“卖”字来亵渎。碗中卧着一枚枚玉脂似的圆子,轻呷一口汤水,随着那股暖流流到心底的,还有意料之外的清甜,仿佛连漂于汤面上的小花也可爱了许多。  女子看起来至多
近年来中考题型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阅读理解题就是最大的一个亮点.阅读理解题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对于这种题,如果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直接去做题,会浪费大量时间却难有思路,得不偿失. 本文针对此内容结合近几年中考题阐述求解策略.  一、 阅读理解题的求解技巧  阅读理解题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全部用文字展示条件和问题)、图文
[课标要求]    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备考指要]    修辞知识不再作为单独的考试内容,而是渗透在其他题型中,尤以仿写题最多。仿写题大致包括续写和仿写两种类型,一般是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等知识。并参考规定句式
风徐徐地吹,水波漫上杨柳岸。  在记忆中撷一朵最美丽的云,展开,不禁莞尔一笑,思绪随水波一起荡漾开去。  那年初夏,酷热难耐,连鸣蝉都不肯再叫唤,道路两旁的树儿也耷拉下叶子,不肯给过路的人留下一片荫蔽。我和岚在街上玩,买了两个冰淇淋后正欲回家乘凉,怎知刚进小区大门,便看见地上有一把钥匙。这可叫我和岚犯难了:捡还是不捡?小区里的保安大叔总是不见人影,若是捡了,怕是又要忙上一整个下午;可要是不捡的话…
从前,山上有座古刹,里面住着师徒四人。一天,师父为了考验弟子们的修行功夫,一行四人来到寺庙前的两棵树前。其中一棵,尚未到秋天,枝干就干枯了,叶子也凋零得差不多,恐怕早已病死了;另一棵则郁郁葱葱,深绿的叶子像涂了层蜡似的,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这时,师父发话了:你们三人说说,这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大徒弟抢着回答:枯的好。二徒弟接着说:荣的好。惟有天资聪颖的小师弟沉思片
2013年12月28日至29日,“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现场决赛暨颁奖活动在南京市京西宾馆隆重举行。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来自盐城市初级中学的李好等20名选手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并被授予“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称号。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等31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请点击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www.jsenews.cn或初中生世界主页http://www
王跃平,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原题回放  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分)  [命题透视]  2016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让我想一想”是纯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提示语或材料,干净利落,考生无须纠缠于对提示语或材料的反复研读和揣摩。“让我想一想”也是一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口头禅,遇到某种情况需要我们停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老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17届九(3)班全体同学,向可爱的母校、向辛勤培育我们并一直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和因故未能到场的全体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同学们发言的时候,我也在看着前面屏幕上投影的初中毕业照,对着照片,在找寻着、对比着我们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时光在当年老师们青春盛年的脑门上雕出了智慧的痕迹,岁月把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