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风景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28日至29日,“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现场决赛暨颁奖活动在南京市京西宾馆隆重举行。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来自盐城市初级中学的李好等20名选手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并被授予“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称号。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等31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请点击江苏教育新闻网http://www.jsenews.cn或初中生世界主页http://www.czssj.cn查询)
  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十项中小学竞赛活动之一,其中初中组竞赛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具体承办。自2009年单设以来,初中组竞赛在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整整5年的历程。
  5年来,选手在变,赛题在变,专家评委在变,大赛的组织形式在变……但大赛对“公益、公平、公正、公开”宗旨的坚持没有变,组委会“打造品牌,树立影响”的追求没有变,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没有变,各方对大赛的支持也没有变……因为这些“变”与“不变”,化用本届大赛初赛题之一“我的风景”和决赛题之一“这个,我可以有”,大赛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属于你,也属于我。我们,都可以拥有。
  大赛风景之“不变”篇
  行政依旧很给力
  自2013年9月9日大赛通知正式下发以来,全省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初中学校积极响应,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推选出2700多位选手参加复赛。10月26日下午,复赛在全省17个赛点同时举行。12月28日,189名优秀选手前往南京参加现场决赛。复赛和现场决赛期间,不少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派人全程护导,泗阳县教育局更是拿出专款,包车接送学生往返赛点,确保学生安全、顺利地参赛。12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洪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等领导又亲临现场参加颁奖活动。
  给力的行政,是大赛一道不变的风景。
  评委依旧很投入
  本届大赛,初中生世界编辑部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严华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蔡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孙汉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丁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等组成评委会。从命题会开始,评委们就对如何进一步办好大赛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拟定了一批初赛赛题。复赛和现场决赛时,评委们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命制了符合参赛选手生活和心理的赛题,让选手们在熟悉的氛围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现场决赛期间,评委们更是连夜评判,选出了最优秀的作品。颁奖仪式前,骆冬青老师、蔡明老师和祁智老师又结合选手们的赛卷,对他们的写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给予了选手们很大的启发。
  投入的评委,是大赛一道不变的风景。
  选手依旧很亮眼
  5年来,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始终秉承“公益、公平、公正、公开”的办赛宗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精神,为全省广大热爱文学的初中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在广大师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本届大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超过40万名初中学生参加了初赛,人数远超往届。而在大赛新增的“网络票选”环节,为期15天的网络票选共吸引了超过26万人次参与投票,也远超组委会的预期。
  初赛、复赛、现场决赛阶段,佳作迭出:《假如我遇见翠翠》《假如雷锋叔叔遇见一个“碰瓷党”》《假如阿廖沙遇见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题目充分反映了选手们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积累和扎实的文学功底;现场决赛中,来自靖江外国语学校的雷浩然同学借“云”体悟人生,来自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的赵予倩同学以“青春,我可以有”为主线架构文章……都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此外,选手们的缤纷才艺同样令我们感慨不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来自太仓市第一中学的龚翊岑同学特意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娟秀的字迹,透显出她的努力与执着。
  亮眼的选手,是大赛一道不变的风景。
  大赛风景之“变化”篇
  赛事组织形式更加丰富
  根据评委们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本届大赛在初赛、复赛、现场决赛的基础上,增设了“网络票选”环节,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该环节中,189名入围现场决赛选手的照片、复赛文章、个性化的自我介绍等,均在专题网页予以呈现,接受社会投票。这样,一方面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大赛更显公正、透明。这里有个小花絮。有一位选手发送完材料后,又打电话给编辑部,提出想换一张照片,她说,要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编辑部的老师当然理解她的“爱美心”,于是满足了她的愿望。
  本届大赛现场决赛期间,组委会增设了编辑与全体参赛选手互动交流环节。在该环节中,编辑部的老师给选手们作了题为《视野、品质、文采——竞赛作文的三重“美”》的专题讲座,并回答了选手们关于赛事、写作、刊物栏目设置及内容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而评委与选手互动的环节也首次安排三位评委同时登台,以类似沙龙的方式和选手交流,突破了往届先由一位评委作讲座,再由蔡明老师主点评的程式,显得更加灵活、亲切。
  海门的一位家长离会前说:“我们来之前,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比赛。没想到活动安排得这么丰富,你们真是用心在做活动。”这样的肯定,让我们倍感欣慰。
  更加丰富的赛事组织形式,让大赛风景变得更美。
  奖励激励力度更加强化
  本届大赛对于优秀选手的奖励激励力度是空前的。
  根据评委们的建议,组委会向特等奖选手所在学校颁发了由评委们亲笔签名的贺信,以此鼓励参赛选手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首次评选“初中生世界文学之星”,特等奖前10名选手被推荐为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为热爱文学创作的他们提供了继续发展的宽广舞台;同时,组委会还和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简称“苏教国际”)深度合作,特等奖前5名选手获得了由“苏教国际”提供的免费境外修学旅行的机会。
  更加强化的奖励激励力度,让大赛风景变得更美。
  相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依依不舍中,“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落下了帷幕。5年的携手同行,5年的执着追求,5年的不断超越,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已成为江苏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初中作文赛事之一,已成为省内初中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居田、杜渐、谢静姝、浦宇晴、胡芸、赵婉辰、李好等一大批文学新苗;在这里,无数的青春少年努力描绘着心中的文学梦……
  亲爱的同学们,2014年的大赛,于你们,于我们,都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愿你我珍惜这属于我们的美丽风景,拥抱这美丽的风景,投入地参与一次,投入地爱一次。今年秋天,我们再相会!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在北极的格陵兰岛上,有一群渔民捕获了一条他们从未见过的鱼。岛上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它,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它的名字。不甘心的他们请来了专家辨认。专家仔细看了看,最后惊叹道:“这是一条原本生活在南极深海中的鲈鱼啊!”  相信专家对这条鲈鱼的判断应该不会错。问题是,一条生活在南极的鱼,怎么会出现在相隔万里的北极呢?这让人大惑不解。有人认为是好事者将它带来,然后放生在格陵兰岛的海域。但那位专家说,这条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与中学课堂教学融合越来越紧密,以宁夏育才中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智慧教学终端相结合的案例,探讨信息化教学的效果。研究发现,智慧课堂教学将使化学课堂的信息容量更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为便捷,对化学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学习更为深入。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我们已然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下的我们无论愿意与否,都已被裹挟在信
摘 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错误十分常见,屡教屡错的现象亦不在少数,作为一线教师,与其唠叨抱怨,不如思考行动。对待错误,既要及时纠正,更要潜心钻研归因分析,并采取进一步的改变措施才是亟待关注与深思的。   关键词:易错点;归类分析;策略摸索   一、研究背景   尝试错误说观点:学习即试误,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联结就是某情境只能引起相应反应,而不能唤醒其他反应的倾向。终日学终日误,终
摘 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是否以“生”为本的主要标志。学生课堂参与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就教师如何高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构建科学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学生提升文化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研究   由于农村地区的大环境,教学制度、模式并不完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基于新课程教学背景,教师需要
没有一种爱的名字叫卑微。  ——题记  你的左脚有点跛,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脚掌外翻,后背微微拱起,整个身子倾斜向一边,样子十分可笑。所以,走在路上我从不主动与你讲话。因为,我要在同学面前维护我的虚荣心。你好像明白些什么似的,在路上你就静静地跟在我的身后,中间隔着一大段空档,你从来不主动上前与我并肩,与我攀谈,我们就装作是陌生人。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相处了漫漫十几年。  直到经历那一场大雨,我才明白
秋意缱绻。温润的阳光将眼前的桂树雕琢得仿若一枚通透的玉石。  傍晚的云霞如歌、如诗、如画悠然穿行在巷弄之上,与那微有颠簸的板车,浅喝低吟的吆喝相呼相应。女子的车便也在其中,翩然而至,一如踏着云彩而归。  女子是做酒酿圆子的,精妙的手艺让人不忍用“卖”字来亵渎。碗中卧着一枚枚玉脂似的圆子,轻呷一口汤水,随着那股暖流流到心底的,还有意料之外的清甜,仿佛连漂于汤面上的小花也可爱了许多。  女子看起来至多
近年来中考题型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阅读理解题就是最大的一个亮点.阅读理解题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对于这种题,如果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直接去做题,会浪费大量时间却难有思路,得不偿失. 本文针对此内容结合近几年中考题阐述求解策略.  一、 阅读理解题的求解技巧  阅读理解题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全部用文字展示条件和问题)、图文
[课标要求]    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备考指要]    修辞知识不再作为单独的考试内容,而是渗透在其他题型中,尤以仿写题最多。仿写题大致包括续写和仿写两种类型,一般是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等知识。并参考规定句式
风徐徐地吹,水波漫上杨柳岸。  在记忆中撷一朵最美丽的云,展开,不禁莞尔一笑,思绪随水波一起荡漾开去。  那年初夏,酷热难耐,连鸣蝉都不肯再叫唤,道路两旁的树儿也耷拉下叶子,不肯给过路的人留下一片荫蔽。我和岚在街上玩,买了两个冰淇淋后正欲回家乘凉,怎知刚进小区大门,便看见地上有一把钥匙。这可叫我和岚犯难了:捡还是不捡?小区里的保安大叔总是不见人影,若是捡了,怕是又要忙上一整个下午;可要是不捡的话…
从前,山上有座古刹,里面住着师徒四人。一天,师父为了考验弟子们的修行功夫,一行四人来到寺庙前的两棵树前。其中一棵,尚未到秋天,枝干就干枯了,叶子也凋零得差不多,恐怕早已病死了;另一棵则郁郁葱葱,深绿的叶子像涂了层蜡似的,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这时,师父发话了:你们三人说说,这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大徒弟抢着回答:枯的好。二徒弟接着说:荣的好。惟有天资聪颖的小师弟沉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