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事物背后的内在原理,实验是学习、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效果,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实验教学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习兴趣,更为直观的展示物理现象,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教师应当在保留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新的学生培养目标及教学任务,从理念、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优化改革。
  一、实验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创新
  提升学生的參与度,由观看向观察进行转化。在不少实验教学当中,受限于实验器材或教学空间方面的因素,通常采用教师动手实践,学生观看实验的方法进行。在这类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的参与度通常较低,教师应转化学生的学习模式,利用设问、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当中更好的参与,更为深入的进行观察及研究。例如,在演示肥皂液薄膜的白光干涉实验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学生需要在实验当中观察的内容、研究的问题。如 “观察时眼睛、薄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在肥皂薄膜上会出现反射像?”等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当中关注更多的细节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此外,除了演示类的实验之外,还有一些实验是采用分组实践的方式进行的。在这类实验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实验中的角色的同时,检查每个小组的实验效果,及时提点其中的问题,观察每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等。教师应为实验提供更多思考、变流、探究的机会,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激励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双向培养,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
  二、实验方法、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当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较为死板,大部分实验内容都是对教材当中的实验照搬照抄,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无法发挥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物理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弥补了教学工具、场地等方面的不足,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构建,为拓展性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研究机会。这使得传统物理实验当中想要模拟理想环境、想要进行研究但缺乏条件的实验,都能成为可能,更有助于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综合培养,拓展了实验教学的范围及内容。如超重失重、向心力、自由落体、单导线楞次定律、电磁波研究、安培力测量、比热容、光的干涉衍射、放射性研究等实验,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践模拟,降低了人为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误差,与传统的实际实验方式相互结合,能够大幅度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效果。
  三、实验教学评价的继承与创新
  教学评价是物理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当中,通常采用教师提问、笔试等方式进行实验效果的考察,教师通常会利用分数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价。这种模式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虽然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进行了解,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研究经验,但相对而言,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够综合,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应当朝向多元化、综合化、实践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创新实验评价方法,拓展教学评价对物理教学及实验教学模块的助益。
  老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以成绩为指导,但也应采用测试、考察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数据,在此基础上,用发展的、综合的眼光了解读、评价学生。可以采用学生互相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更多相对模糊的智力、能力、技能、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衡量。教师应做好完备的数据记录及整合工作,对学生在实验当中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收录全体学生的成长资料,记录实验活动过程、小组成员、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参与情况等,为过程性评价准备好数据资料。此外,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的态度、合作情况等情感因素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研究的兴趣,带动更多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
  结语
  在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及时进行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更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采用科学的、综合化的评价方式,不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匡买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J].新课程(下),2019(5):30.
  [2]陈连余.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J].物理教师,2013(12):2.
  [3]佴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对策[J].湖南中学物理,2014(05)56-57.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是一门主要的教学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传授数学知识上,还引入了德育教学,让学生在思想还未成熟的阶段,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中,就成了每位初中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浅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教学
【内容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里面,农村留守儿童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正是由于这一点,国家还有社会逐渐加大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力度,以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管理中的不足。基于这一点,笔者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以及管理方面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依据当今形式分析,如何才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管理中的问题,以望可以更好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管理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在整个高中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生物教学对于高中理科综合成绩的影响却又在逐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改进生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效率,帮助学生在提高生物考试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有着非常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非常优秀的教学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
【内容摘要】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实验教学仍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尚需解决,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农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多种角度改变教学现状,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物理 实验研究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与价值  受物理学科特质影响,实验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讲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做自主思考,而不是完全地依赖教师追求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推行“一题多解”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提升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一题多解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数学学科的核心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事业快速改革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重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全方面发展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多样化教学情境的设置,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力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
【内容摘要】探究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化学教学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入影响,当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仍然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探究机会,最终抑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此,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实验教学和重视习题教学三方面出
【内容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思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也就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成效。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深挖阅读成果,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很多学生对于阅读这个环节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者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各个课任教师共同的追求。生物学科探索的是生命的奥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这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两大教学内容都离不开探索和实验,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在独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要紧密结合理论和实验教学,设计探究性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度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自学能力。初中
【内容提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本体性要素,是培育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本文旨在探索在高中古诗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古诗教学  高晓松写作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