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当下农村小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逐渐提高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么整体教育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研究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培养小学生降抗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快乐;成长;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素质
  现阶段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习惯、劳动观念、亲子关系、交际心理、情绪情感主流较好。但部分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羞怯、焦虑、交往障碍、意志品质不成熟等众多心理问题。本文就影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和应对措施展开探讨。
  一、影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现如今市场经济下,农村很多地区都有明显的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无法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二是家长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现在家长对正确的教育方法认识较少,不注重对孩子成长的辅导。并且农村的家长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足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出现了家长对孩子产生溺爱、期望值过高等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父母离异,这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的重要直接原因。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近些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各个学校重视起来,但在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其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加上宣传普及不到位,教学方法仍然比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真正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农村生活环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仍相当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的现象与“打骂教育,棍棒教育”的现象并存,受农村社区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大教育观在农村地区难以树立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会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农村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5.农村小学生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
  因此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师、家长的行为不当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处在生理生长阶段,加上知识水平的有限,他们对于为什么要读书的认知并不充分。他们以为读书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而并不是为了自己而读书的,至于读书的结果则与自己无关。同时他们也并不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自己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报效祖国的道理。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讲,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学习读书的兴趣,这就是思想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生才能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是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2.以身作则,为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作引导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老师应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加强自身心理修养,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学会自我调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作为老师,我们深知每天都在影响所有学生一天的心情,甚至是某个学生一生的认知,更有甚者可以影响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为此我们要坚持发扬“人性本善”的力量,每天将自己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乐观、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到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态度、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3.走进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以兴趣为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干扰。所以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认真地观察不同心理阶段的学生,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开发适合他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其在自己的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并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心理负担。
  (2)以激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不自信、自己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价值等自卑心理,不仅会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对其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表扬、肯定其优点,增强其信心。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老师应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友好互助的集体学习气氛,并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4.教给方法,提高学生心理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在班级工作中,要利用班队会、晨会的机会,结合学生近期的不良心理问题,告诉学生不良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后果,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出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如:不愉快时听听音乐,唱唱歌,做做运动,看看笑话书;遇到困难,找老师或同学说说心里话,与朋友聊聊天。
  总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它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要從小抓起,从点滴抓起。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精心呵护,因势利导,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注: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编号:WW[2016]GH169。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的爱是教育的“关怀”,是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桥梁,更是教师管理班级的必要措施。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运用“爱生教育”方式,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师生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爱生教育  “爱生教育”不仅意味着情感上的关怀,更意味着人格上的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性上的极致关怀。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并且公平公正,让班级秩序井然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要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地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基于此,从三个方面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艺术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  一、寓教于“游”——教学之花得以盛开的阳光  小学英语教学工作需要把一个个枯燥无味、复杂抽象的英语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
摘 要: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数学这门课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生发展,所以对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要引起足够重视,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很多老师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尤其在小学数学方面一定要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重视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全面发展,从而应该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策略的研究,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系统的语文学习
摘 要: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增加了“词语盘点”这个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丰富语言积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立足文本,帮助学生积累,还要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词语盘点;回归;积累;运用  人教版教材中的“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个部分。前者汇总了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
摘 要: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难题。基于此,通过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农村小学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农村小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规模学校;管理现状;解决对策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市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数量也显著增加。这也导致部分
摘 要:众所周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了解学生更多情况,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开展。另外,教师必须明确进行家校沟通,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家校沟通的策略展开探讨,首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尊重学生父母,同时,从不同方面采用沟通策略,形成新型的家校沟通关系。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因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而成为目前小学
摘 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可见,一个好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不但是一个职业,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他们的引路人,英语老师更是如此。  关键词:英语教师;自身发展;职业规划;教学风格  我们都不是天生的教育者,需要一定的成长和经历的磨炼,这样才能发光发亮。那么,如何提高自身水平呢?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三点做起:  
摘 要: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英语教学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英语的启蒙阶段,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非常關心的课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这些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如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