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对比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观察类综艺的节目形态和模式大多还是借鉴韩国的综艺模式,文章以《我家那闺女》和《我家的熊孩子》为例,从节目流程、节目嘉宾、节目制作、节目所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韩国综艺;《我家的熊孩子》;《我家那闺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141-02
  2018年的综艺大市场中观察类综艺在我国开始成为热潮。所谓观察,就是对某个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由感知到慢慢认知的过程。当一个较学术化的词汇遇到综艺节目的欢乐气息,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节目中所请到的嘉宾,不再只是单纯的嘉宾,而是一个社会中某一群人的样本。观众,也不再仅仅是观看节目的人群,开始慢慢变为主动的研究人员。但其实观察类综艺在我国早有雏形,在2017年广受关注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如果爱》等,都已经具备了观察类综艺的初步特征。而今的观察类综艺,如《心动的信号》《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等都引进了演播室的部分,真实的形成了第二现场,确立了“演播室+户外”的双层叙事结构,使观众更有代入感。
  1  节目介绍
  《我家的熊孩子》是韩国SBS电视台制作的一档脱口秀节目,节目主要关注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自2016年7月20日播出至今,每周一期,已经播出了130期,目前还在持续更新中,连续两年获得SBS演艺大赏和年度最佳节目奖。每期节目都选取四位嘉宾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在演播室采用2+1+4的模式,两位主持人、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嘉宾的妈妈一起对孩子们的视频进行观察和讨论。
  《我家那闺女》是湖南卫视制作的亲情观察成长励志节目,由三位情感观察员陪同艺人家长团观看明星独居的生活视频,在互相交流中深入了解明星独居生活。节目总共12期,每周六播出。自播出之后,收视率不断飙升,目前占据城市网前三的位置,节目中的嘉宾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与韩国相同的是,每期也是选取四位明星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不同的则是在演播室采用了3+1+4的模式,三位情感观察员、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明星的爸爸一起观看讨论。
  2  节目流程对比分析
  虽然两档节目的形态相似,但流程稍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一开始先是飞行嘉宾出现在演播室,而后是四位明星的妈妈,飞行嘉宾和妈妈先开始问候讨论,非常热情非常真实,贴近了与嘉宾之间的距离,最后是主持人到场一起讨论,在视频播放之前主要是对嘉宾提问,嘉宾基于每期节目的主题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我家那闺女》则是以在化妆间的爸爸们交流的镜头开头,突出爸爸们参与节目的自然状态,贴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后,一位情感观察员登场,分享今日小零食的做法,增加节目的实用性,之后剩下的观察员和飞行嘉宾还有四位爸爸们一同登场。同样,视频播放之前也是请飞行嘉宾基于节目主题谈自己的看法。
  3  节目嘉宾选择的对比分析
  在节目嘉宾的选择上面,两档节目选择的都是目前单身的公众人物。但是在类型和人物性格方面各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选择的都是演员或者歌手,但人物性格各有不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例如李尚敏,有着被骗钱还债的经历,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踏实、朴实、毅力坚强让很多人感动。再比如金健模,一个很有想象力很有生活情趣的男人,他曾做的牛排蛋糕、烧酒蛋糕让很多人佩服,而他的暖心和善良更让人们感动。正是这些嘉宾们身上的特殊属性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看点。
  《我家那闺女》在嘉宾的选择范围上更广泛了些,除了演员更加入了人们熟知的运动员选手和节目主持人。使节目嘉宾多样化,节目内容也更多样一些。当然,每个嘉宾的性格和所拥有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例如:“洪荒少女”傅园慧作为游泳运动员,几乎每天都有高强度训练,看到了她生活的单调性和作为运动员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样,她单纯可爱的性格也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笑点。嘉宾们多元的职业身份提供了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范本,也让围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定位的探讨更加的深入全面。
  虽然两档节目所选取的嘉宾人物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同时,《我家那闺女》在嘉宾人设的选择方面做出的拓展也是迈出了观察类综艺自我革新的第一步。
  4  节目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在节目拍摄方面采用了多机位、多角度拍摄,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给观众最真实的观看感受。同时后期对画面进行了叙事结构的变化,从而给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矛盾冲突,使节目波澜起伏更有吸引力。
  在普通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略有不同,《我家那闺女》每一句话都会有中文字幕。但《我家的熊孩子》没有韩文字幕,这与中韩两国的受众的收看习惯有关,再加上韩国的综艺制作周期非常紧密,几乎他们的每部综艺都没有普通字幕。
  在特效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都运用了图画、图像、FLASH动画、字幕、颜色等视觉元素来制造视觉奇观,达到制造笑点、突出人物情绪、使画面更加生动的作用。但风格略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后期风格非常的简洁,样式偏少,更接地气,多数都是简单地变换字体颜色和大小。而在《我家那闺女》中,后期风格比较花哨,大多是偏小清新的风格。特效制作非常贴合人物特点,例如:吴昕在其中的人设是非常热爱养生、按摩、泡脚。有一次戴着按摩头盔在家休息,后期就添加了花草的特效环绕着她,非常符合节目的节奏,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5  节目价值观和广告植入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属于生活情感类节目,并且其中的明星嘉宾都是“单身”状态,两档节目的嘉宾家长对孩子们这样的状态都不太满意,但是态度却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内涵是“独身生活也可以很精彩”。通过妈妈们的表现向观众们传达了“不管你是多少岁在妈妈心目中依然是熊孩子”的信息,同时也让受众感受到即使在单身的生活状态中,有朋友家人的陪伴依然会觉得很充实。而且节目中没有明显的广告植入,出现的品牌几乎都被打上了马赛克,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而在《我家那闺女》中,每期节目几乎都离不开“早点结婚”“早点恋爱”这几个字眼,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型明星相亲节目,让受众明显感觉到的是“催婚日常”而不是“单身日常”。而且节目中存在大量明显的广告植入,到处都是赞助商的广告,不仅是在节目开头和结尾主持人会做宣传,在节目中间广告商还会插入到剧情中,会让剧情显得尴尬,让节目顯得不那么纯粹,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
  虽有不足,但《我家那闺女》通过对当下社会青年的独居生活以及代际交流的深刻解读,已经有意识开始引导观众重视生活的意义、重拾亲情的关系。而且还衍生出来很多的社会话题,例如:网络暴力、职场女性的心态、社会关系单一的女性如何建构自己的社交圈等问题,对观众有所启发。
  6  总结
  综上所述,《我家那闺女》虽然有在借鉴《我家的熊孩子》的节目形态,但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特色。可以说给国内的观察类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模板。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状态,节目精神内涵方面还是略显单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观察类综艺要想在未来不断地生活下去,创新当然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反映主流价值观。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曾在采访中说道:“观察不是窥私,更不是猎奇,它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充盈思想和心灵。因此观察类综艺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刺探他人生活甚至介入他人生活,也不应该将目标仅仅定格在情感层面的共鸣上,而应该通过观察让观众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
  相信只要坚持对品质的坚守和内容的创新,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节目中看到自己,或者看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国的观察类综艺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我家那闺女》受追捧,观察类综艺成为风口[EB/OL].[2019-01-22].http://sz.people.com.cn/n2/2019/0122/c202846-32562727.html.
  [2]王毓娟,李敏.浅析我国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36).
其他文献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在国内异军突起,它自身特有的传播属性引得广告主争相将其作为广告投放渠道,Vlog广告一时成为商业风口。文章以哔哩哔哩平台的热门Vlog为例,分析了Vlog广告的发展现状,具体探索了Vlog广告的优缺点,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促进未来Vlog广告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Vlog;广告特点;内容生产;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影像的跨文化传播正在崛起并成为常态,“互联网+影视艺术”模式中的微电影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地区发展亟需寻找地方文化与特色经济的契合点,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区域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多维度联合振兴。  关键词 微电影;文化;经济;融合  中图分类号 J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08-02  微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其
期刊
摘 要 法国作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由于其媒体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报道的不客观,法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片面且多有成见。要实现对法国实施精准传播策略,应在对法国舆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动设置议题回应法国舆论关切,通过小故事小切口讲好中国发展故事,要借嘴说话、借筒传声,要做到客觀且平衡。在融媒体环境下,对法国精准传播要守正创新,根据用户画像推送内容、以效果为导向制作融媒体产品并与传统传播方式形成联动,
期刊
摘 要 从滨海广播“听众公益林”种植活动十年坚守经验,谈媒体公益活动长效运转的运营之道。  关键词 公益环保;公益植树;媒体责任;策划经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97-02  天津滨海广播在2009年3月,组织策划了第一次公益植树活动,倡导听众参与环保,为绿色环保做贡献。活动邀请了100名听众,种下了第一片听众公益林。由此,滨
期刊
摘 要 作为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选秀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自开播以来就不断打破播放量的记录,首播上线1小时点击率已破亿,此项节目一改往日选秀节目的颓势,成为爆款网络综艺节目。文章主要以《偶像练习生》为例,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在中国得到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 偶像练习生;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传播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的全球发展和开放性特征,使得新媒体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分支课题。结合新媒体社会责任国家治理的行业经验,提供全球治理视野下新媒体社会责任的提升路径。社会责任既是新媒体治理的主要价值体系,也是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法论,构建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新媒体全球治理体系,促进新媒体行业在全球范围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社会责任;全球治理;国际践行;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06
期刊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App层出不穷,博物馆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即将博物馆艺术藏品转换为数字化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以及影像等方式融合进行展示和传播。文章基于博物馆数字化背景,梳理了国内外文博类App的发展现状,并从视觉设计、内容构成、数字技术以及用户体验四个层面对故宫已有文化类与游戏类App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希望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文博品牌数
期刊
摘 要 视频博客(VLog)是短视频的一种新形式,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被广泛使用,#两会Vlog#话题在微博上颇受关注。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样态,视频博客有着时长短、密度大、个性化、专业化等特点,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有助于拉近受众距离、彰显报道力量、记录重大瞬间、提升报道格局。  关键词 视频博客;重大主题报道;#两会Vlog#;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传统报纸媒体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纷纷转型发展微信公众号。其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近几年来稳居报纸微信排行榜第一,其影响力名副其实。文章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特征、关联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对《人民日报》微信运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传统报纸;微信公众号;运营;《人民日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湖南卫视《我是大侦探》从互联网综到卫视综艺的转型进行分析,探讨综艺节目由网到台的输入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 媒介融合;互联网思维;《我是大侦探》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130-02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综艺发展  过去,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几乎为零,观众是被动接收者。近年来,互联网移动平台在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