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先行”策略下的微电影产业发展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kaqiu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影像的跨文化传播正在崛起并成为常态,“互联网+影视艺术”模式中的微电影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地区发展亟需寻找地方文化与特色经济的契合点,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区域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多维度联合振兴。
  关键词 微电影;文化;经济;融合
  中图分类号 J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08-02
  微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其诞生以来,以“互联网+影视艺术”的模式引领了影视艺术的深刻变革,新的影像艺术门类——“网络影像”成为焦点。少数民族微电影,不仅担当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也是民族品牌化运营的主体。区域要获得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包装与运作,数字化信息时代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机遇,也是地方经济崛起的机遇。
  1 “文化先行”理念的促进意义
  新媒体对于区域文化的表达和传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微电影不仅能够给少数民族电影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展现出当今现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新媒体技术扩张推动微电影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式发展,微电影“动态式”社会参与过程中,与之发生着高频率的互动,拓展了信息向社会发射的速度、广度与深度,也将诸多行业机构的运作效率带动到更高阶的发展空间,微电影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从文化附加值来看似乎是活力最盛的微电影类型。微电影与社会的频繁互动让少数民族文化找到了一个与外界交流的极佳途径,逐渐将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生活展演于公众视野,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
  云南临沧是多民族聚集地,也是亚洲微电影节的永久举办地。临沧政府主力提倡并践行“文化先行”的理念,借助新媒体与地方民族文化的力量大力发展微电影产业,为地方经济搭建平台。截至2018年11月8日第六届微电影节圆满落幕,临沧的文化与经济事业已经获得强劲的发展,借助微电影产业迅速向外界塑造临沧地区的文化形象,微电影产业已然成为该地区一张响亮的艺术名片。
  2 微电影的文化产业建设与民族品牌化运营
  云南临沧位于滇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省会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临沧文化事业在微电影产业的推动下,目前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微电影产业,二是文化旅游产业。
  微电影产业方面,临沧为亚洲微电影节永久举办地,被打造为世界级的微电影文化盛会。据光明日报记者统计,6年来临沧共拍摄、制作本土题材微电影250多部。临沧市规划建设的亚洲微电影博物馆、微电影影院、微电影主题公园、微电影纪念林等成为临沧微电影产业的文化配套设施,行业相关的延伸开发与配套设施对地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文化传播与经济建设功能。落户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微电影学院是全国唯一的微电影学院,2018年两部由学院学生创作拍摄的作品荣获“金海棠奖”一等奖,微电影学院在培养微电影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也因此对外提升了知名度与影响力。近几年由于微电影节的带动作用新建了国家标准的市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馆,市体育馆成为每年亚微节颁奖晚会的举办地,全市8县各乡镇都有了标准的文化站,所有社区和行政村都有了文化活动室,亚洲微电影节使文化建设在临沧深入人心。
  亚洲微电影节期间,临沧本土少数民族佤族的佤文化大放异彩,神秘美丽的边寨少数民族风情成为艺术家们重要的创作拍摄基地,电影节相关的VI设计与颁奖活动密集地侵染佤文化的元素,佤族的服饰、语言、文字、图腾、舞蹈、饮食等,无一不向外界展示着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信仰与可贵的民族精神,佤族文化借助微电影节成为临沧的又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微电影产业从影视人才培养、微电影市场培育、微电影产业链初步构建等方面积极推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亚洲微电影节对中缅文化艺术交流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每逢亚微节举办“中缅群众文艺展演”活动,来自缅甸的演出团队和臨沧的演员们联袂推出歌舞表演,两国文化交流彼此亲和,增加相互了解与信任,无疑为两地的商业合作打实了基础。临沧地区依托微电影产业打响地区宣传,高效利用信息化大环境打造文化名片,带领云南率先进入了民族品牌化微电影运营的时代。
  3 微电影产业的经济导向功能
  文化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发展空间,是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处于弱势的局面或将改观。云南临沧地处偏远,多年来被崇山峻岭的险峻地形限制了发展,如今开拓于山谷之间的临沧机场,是难得一见的机场景观,临近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之际,往来于国内外各地的飞机起起落落,领国与临沧贸易往来频繁流动,见证着临沧发展的大好形势。2018年11月6日第六届临沧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暨临沧第八届边境经济贸易在临沧举行,从微电影节标题可以看出,六年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与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共同举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足可以看出亚洲微电影节对临沧地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据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边境交易会每年都签约多个新能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项目,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微电影产业功不可没。
  文化与经济共振,搭建了两国经济发展的商机,带动了民族文化共赏交流与边境的繁荣。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与沿线边境国家合作的使者。国际合作交谈会中,缅甸掸邦政府财政部厅长吴塞相蒂龙一行谈到目前临沧与缅甸的合作形式主要以绿色种植养殖协作、小额边境贸易等形式为主,缅甸发展仍然存在两个薄弱环节:一是缺乏相关产业的经济人才,二是缺乏中方企业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在初步合作中两地的发展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互补,企业走出去与人才引进来仍然是合作的薄弱环节,亟需突破为国与国之间的异邦贸易。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回应道:“临沧与缅甸的合作发展需要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样的局势与责任之下,临沧未来微电影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下三个策略可供参考:第一,微电影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临沧地区,国内应当向整个西南多民族地区,国外面向东南亚邻国辐射,建立多元电影文化格局,打造属于少数民族微电影专属的品牌化产业模式;第二,微电影产业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的微电影模式,应当贴合新媒体的技术发展方向,放长眼光,结合未来即将普及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沉浸式影像技术等,嫁接到微电影的表现、传播形式中,并开发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手段,敏捷地追随时代信息潮流,为电影产业开枝散叶;第三,微电影产业生产与传播仍需不断提升微电影创作视野与创作水平,制作团队与发行团队向专业化升级,向外界输出更多优质的少数民族影像作品,服务地区形象与国家形象建设。
  4 结束语
  1938年至1942年,云南出动30万民工,付出10万人生命修建了滇缅铁路,因为战争被炸毁,这是一条从未运行过的铁轨,地处滇缅铁路的路基上的遗址纪念园,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其修建的悲壮历史。如今,临沧亚洲微电影节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商贸合作打开了局面,创新建设了一条“滇缅文化通道”,未来临沧还将建设“滇缅经济贸易高速公路通道”……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在重建先人的伟业,或将成为中国与领国的经贸发展重地、民族文化发扬重地,未来的临沧,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社,2018:53.
  [2]靳斌.重构与融合:电影产业新格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16:62.
  [3]瞿新忠.城市形象微电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7(4):199.
  [4]阮南燕.喧嚣过后:微电影的产业迷雾[J].文化产业研究,2015(1):117-129.
  [5]饶曙光.少数民族电影:多样化及其多元文化价值[J].当代文坛,2015(1):4-8.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微电影发展与传播研究”(A2017QD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代湘云,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如何运营新媒体平台扩大高校影响力,增加订阅者的流量和黏性,如何用新媒体探索新道路、实现新突破,都是所有新媒体运营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新媒体运营情况为例,探索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分析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新媒体;运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关于自媒体红利殆尽的论调不绝于耳,粉丝增长率与文章点击率双双下跌也是不争的事实,而由于自媒体特有的社交属性,仍是媒体人进行传播影响的必争之地,如今泛娱乐环境的背景下,新生话语力量不断崛起,以“我要WhatYouNeed”为代表的自媒体在树立品牌调性、强化读者黏性、深耕垂直领域方面的内容运营值得借鉴。  关键词 自媒体;内容运营;我要WhatYouNeed  中图分类号 G2 文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信息呈现形式的不断更新,2012年出现的短视频迅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重要形式。2016年正式上线的“梨视频”专注于做年轻人的资讯短视频平台,且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文章将“梨视频”作为研究个案,分别从内容的采集、编辑、分发三个方面对其内容运营的特色进行剖析,并试图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助推资讯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的特色化发展。 
期刊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当前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两会报道期间,众多媒体开始尝试运用Vlog形式进行报道,新鲜而活泼的方式与严肃的政治议题相结合,让两会的报道呈现出更多面,但是Vlog在新闻报道中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形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以两会期间新闻记者使用Vlog进行新闻报道为切入点,探究此种形式在新闻报道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为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实际运用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存在的交往方式,从早期的“游戏说”行为到现今的“第九艺术”,进入电子化阶段一直到网络时代的全民游戏时代,网络游戏的媒介特性日益显著,借助于符号学理论,能够较为清晰探索其规则与反规则的特性;作为信息载体,其中心化的传播特质尤为明显,但介于网络时代,其互动性较强的去中心化特质也凸显出来;在规则与符号之间的流动的维度调控也成为网络游戏媒介重要特征之一,从而影响玩家的游戏意识与现
期刊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壮族主要聚居地,每年在“三月三”壮族文化节会举行多样的活动。在新媒体语境下“三月三”壮族文化节的传播面临着传播渠道单一、文化氛围有待提升、建设力度需要加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三月三”文化节广告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推广“三月三”文化节,加大“三月三”文化节创新开发力度。  关键词 “三月三”;传播策略;广告宣传;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网红向粉丝推荐产品、服务的过程就是口碑传播的过程。随着网红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完善,网红的团队运营日趋专业,其营销策略不断优化。文章基于安迪·赛诺威兹提出的口碑营销5T模型,对“口红一哥”李佳琦的网络口碑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网红;网络口碑营销;5T模型;李佳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56-03  网红经济的商业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式微,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台湾民众主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着准入门槛低、制作方便、即时发布、互动性强等特点。文章以“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为例,浅谈如何发挥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做好对台宣传,为台湾民众打开了解大陆的窗口。  关键词 新媒体;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对台宣传  中图分类号 G2 文
期刊
摘 要 喜马拉雅FM与得到作为移动互联网付费音频课程付费转型上岸的成功案例,让知识付费、内容付费行业出现新的转机。喜马拉雅FM所言“听,见真知”,得到App所宣“知识就在得到”,都在强调认知与学习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声音、工作记忆、认知负荷的角度来探究用户在移动互联网音频课程的伴随性使用场景下的认知和学习机制,提出这类课程的认知与学习机制具有:1)声音诱发学习积极情绪;2)听觉通道信息获取易于视觉通
期刊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在国内异军突起,它自身特有的传播属性引得广告主争相将其作为广告投放渠道,Vlog广告一时成为商业风口。文章以哔哩哔哩平台的热门Vlog为例,分析了Vlog广告的发展现状,具体探索了Vlog广告的优缺点,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促进未来Vlog广告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Vlog;广告特点;内容生产;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