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上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归根到底归结为听、说、读、写的学习。但以往我最注重的只是读、写的学习,而对听、说却不够重视,特别对于口语交际这一方面,基本上没怎么认真备过课、没怎么认真去上一节口语交际的课。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不仅对这一课型的基本流程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重新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的能力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究其实质就是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而口语交际课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说话和倾听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望同仁们交流: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创设情境来上口语交际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介绍“对称的古都”北京、“花都”巴黎、“水城”威尼斯等世界名城的多媒体录像,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进来,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世界名城独有的魅力,并引导学生把你所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结合自己课前从网上、书上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发展,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二、双向互动,创设学生敢说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作为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畅所欲言,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在其间点拨,引导,拓宽了双向交流。由于教师走出了师生圈,转变了角色,进入交际情境,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给学生创造了敢说的氛围。首先我们可以创设“各抒己见”的交际氛围。孩子在家里是无话不谈的,并不存在不会应对的问题。但是到了公众场合,有些孩子就羞于开口了。所以创设自由、平等、疏朗的对话情境就十分重要了。为此,我设计了一堂课《当小记者》一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少儿频道的小记者是怎么样采访别人的,并让学生作总结性的表述。再让学生合作交流如何去采访别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方面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么一来,学生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学会了倾听别人说话。这时再为学生提供了当众说话的机会——分角色上台表演,其间教师参与,对学生表述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点,暗示其他学生采访时应该注意用礼貌语言。最后,让学生回家采访一下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生生、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说话”胆量大了,“说话”能力提高了。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也才有希望。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今天是教师节,你想对教师说什么?你刚搬进了新家,向大家介绍你家周围的情况。再如《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沟通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我让学生在上放学的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并设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在玩中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放手让学生去说,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给予点拨和纠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点燃孩子情感与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本文中,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阐述以及其在我国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同时根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贴近现实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掌握好处理国际贸易业务的技巧。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际性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之间的纽带,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操作经验,在通过案例进行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基于我校学生作文的现状,我校从2003年起,把“活
本文主要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心理上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
所谓“学困生”,可以从两个意义上来解释,一是绝对的学习困难,即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他所能提供的能力不能达到外界所定的标准和规定,该类学生往往有智力障碍。二是相对的学业不良,即学习成绩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本文所讲的学困生是后者,即学习成绩没能反映其能力所提供的潜能,而表现智力正常或较高,但学业成绩低下或一般。  造成学困生“困”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缺少爱的呵护
摘 要:古代语文教育是借助礼乐诗书、经史典籍等语文教材,使学生既有一定的应对、诵诗、作文能力,又成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人才的“大语文”教育。其遵循“积累——感悟——运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现代语文教育应扬长避短,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育;技能;培养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