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颜色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经验不同,所以颜色的文化意义也不一样,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而变化,中俄文化中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中俄社会;颜色;文化意义
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颜色的文化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分不清各种颜色,但是由于认识了白天和黑夜,分清了白色和黑色。所以人们是先认识了带有各种颜色的事物,之后才认清了颜色,最后颜色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颜色来装点世界、点缀生活,因为颜色的存在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而精彩。然而,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域不同,加之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民族風俗的不同,故每个民族赋予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也不尽相同。中国和俄罗斯分属亚、欧两大洲,在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此通过对红、绿、黄、紫等常见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的诠释,揭示出中俄两国在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上存在着差异性。
一、红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红色不仅代表着火,而且还代表着鲜血。很早以前,俄语中表红色意义的词并不是“红色”的意思,只是汉文化中“美丽的”意思。在当今俄罗斯社会中,红色有“危险、禁止”之意。俄罗斯的“红皮书”专门记录各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提醒世人保护环境。在俄语中红色还是爱情和激情的象征。
而中国先人对红色是怀有敬畏知情的。因为在各种考古挖掘中,墓穴中一般都有用红色颜料书写的“镇墓之宝”,中国人认为红色有辟邪、吉祥的文化含义。并且在封建时期,红色是高官权利的象征,只有皇帝可以用红色的笔来批阅奏折,这是封建帝王专有的特权。过去的大户人家都把自己家的大门涂成红色,以示威风,所以才有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直至今日,我国重要的公务文件都是用鲜红的大字标的,称作“红头文件”,印章也都是用红色的印泥。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贴着红对联,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要贴着各式各样红色的“囍”字剪纸,有“吉利、幸福”之意。而且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中国人到了本命年的时候都要穿红色的衣服,去参加葬礼的人,一般人都会在衣服内部缝一块红色的布条来“保护”自己。在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红色的脸谱代表着忠诚正直的正面人物,白色代表着阴险的反面人物,黑色代表着勇猛的人物。
虽然中国人比较偏爱红色,但是很忌讳用红颜色的笔写别人的名字,因为中国古代囚犯的名字才用红色的笔写,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都认为“丹书不详”。
二、绿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绿色一般代表着植物的颜色,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在俄语中绿色有不成熟的意思,也形容年轻人办事缺乏社会经验。俄罗斯人头婚被称为“绿婚”,在这一天要举行很多活动,正因为年轻人新婚没有婚姻经验,所以他们的婚姻要经历磨难和考验才能成熟。此外,绿色还有安全的意思,一般“绿色通道”指畅通无阻的道路。由于美元是绿色的,现代的俄罗斯人一般用“绿色”来指美元。
在汉文化中,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具有生机勃勃之意。现代汉语中,“脸都绿了”形容一个人脸色难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比如“绿色食品”指的是环保,健康无公害的食品;“绿色组织”指的是各种保护环境的组织;“绿色家电”指的是无污染的家用电器。
三、黄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黄色让人想起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变黄落下,让人看了有一种忧伤的感觉。俄罗斯民族不喜欢黄色,因为黄色在俄罗斯人看来有对爱情不忠贞及背叛的文化伴随意义。俄罗斯人从来不送黄色的花,黄色在俄语中还代表着离别的意思。
而对于我们汉民族而言,黄色是财富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黄色代表着皇权,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自唐朝以来,黄色就成为帝王专用的颜色,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黄色的衣服,“黄马褂”是皇帝给重臣的奖赏,意味着获得黄马褂的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或者立过大功。在现代汉语中,黄也有贬义的意思。比如,“这件事黄了”,意味着事情失败了。
四、紫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俄语中,紫色象征着离别与忧伤,因为紫色的丁香花就有这个象征含义,所以俄罗斯人认为紫色有这两种含义。而在汉文化中,紫色是权势的象征,“紫袍玉带”是高官的标志,高官们一般还用紫色的丝绸来系官印。在汉文化中,紫色是一个神秘的富贵的色彩,与幸运和财富、贵族和华贵相关联。中国传统中紫色代表圣人,帝王之气,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也有所谓“紫气东来”,这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极星的崇拜,如:“观:北辰紫宫,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紫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沉着稳重的角色,如常遇春。
紫色也有其他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紫并非正色,乃为红色加蓝色组合而成。有关紫色的最早运用。是在《论语》中,《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由于《论语》这一典故,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汉,《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表述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
五、结束语
颜色作为自然界中一种存在着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发展,颜色所具有的文化伴随意义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对颜色潜在文化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并且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穆崇怀.汉俄文化意向阐释比较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2]张冰.透视俄罗斯.[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宝羿(1995—),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俄罗斯国情文化。
关键词:中俄社会;颜色;文化意义
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颜色的文化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分不清各种颜色,但是由于认识了白天和黑夜,分清了白色和黑色。所以人们是先认识了带有各种颜色的事物,之后才认清了颜色,最后颜色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颜色来装点世界、点缀生活,因为颜色的存在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而精彩。然而,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域不同,加之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民族風俗的不同,故每个民族赋予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也不尽相同。中国和俄罗斯分属亚、欧两大洲,在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此通过对红、绿、黄、紫等常见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的诠释,揭示出中俄两国在颜色的文化伴随意义上存在着差异性。
一、红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红色不仅代表着火,而且还代表着鲜血。很早以前,俄语中表红色意义的词并不是“红色”的意思,只是汉文化中“美丽的”意思。在当今俄罗斯社会中,红色有“危险、禁止”之意。俄罗斯的“红皮书”专门记录各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提醒世人保护环境。在俄语中红色还是爱情和激情的象征。
而中国先人对红色是怀有敬畏知情的。因为在各种考古挖掘中,墓穴中一般都有用红色颜料书写的“镇墓之宝”,中国人认为红色有辟邪、吉祥的文化含义。并且在封建时期,红色是高官权利的象征,只有皇帝可以用红色的笔来批阅奏折,这是封建帝王专有的特权。过去的大户人家都把自己家的大门涂成红色,以示威风,所以才有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直至今日,我国重要的公务文件都是用鲜红的大字标的,称作“红头文件”,印章也都是用红色的印泥。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贴着红对联,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要贴着各式各样红色的“囍”字剪纸,有“吉利、幸福”之意。而且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中国人到了本命年的时候都要穿红色的衣服,去参加葬礼的人,一般人都会在衣服内部缝一块红色的布条来“保护”自己。在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红色的脸谱代表着忠诚正直的正面人物,白色代表着阴险的反面人物,黑色代表着勇猛的人物。
虽然中国人比较偏爱红色,但是很忌讳用红颜色的笔写别人的名字,因为中国古代囚犯的名字才用红色的笔写,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都认为“丹书不详”。
二、绿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绿色一般代表着植物的颜色,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在俄语中绿色有不成熟的意思,也形容年轻人办事缺乏社会经验。俄罗斯人头婚被称为“绿婚”,在这一天要举行很多活动,正因为年轻人新婚没有婚姻经验,所以他们的婚姻要经历磨难和考验才能成熟。此外,绿色还有安全的意思,一般“绿色通道”指畅通无阻的道路。由于美元是绿色的,现代的俄罗斯人一般用“绿色”来指美元。
在汉文化中,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具有生机勃勃之意。现代汉语中,“脸都绿了”形容一个人脸色难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比如“绿色食品”指的是环保,健康无公害的食品;“绿色组织”指的是各种保护环境的组织;“绿色家电”指的是无污染的家用电器。
三、黄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黄色让人想起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变黄落下,让人看了有一种忧伤的感觉。俄罗斯民族不喜欢黄色,因为黄色在俄罗斯人看来有对爱情不忠贞及背叛的文化伴随意义。俄罗斯人从来不送黄色的花,黄色在俄语中还代表着离别的意思。
而对于我们汉民族而言,黄色是财富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黄色代表着皇权,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自唐朝以来,黄色就成为帝王专用的颜色,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黄色的衣服,“黄马褂”是皇帝给重臣的奖赏,意味着获得黄马褂的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或者立过大功。在现代汉语中,黄也有贬义的意思。比如,“这件事黄了”,意味着事情失败了。
四、紫色在中俄文化中的意义
俄语中,紫色象征着离别与忧伤,因为紫色的丁香花就有这个象征含义,所以俄罗斯人认为紫色有这两种含义。而在汉文化中,紫色是权势的象征,“紫袍玉带”是高官的标志,高官们一般还用紫色的丝绸来系官印。在汉文化中,紫色是一个神秘的富贵的色彩,与幸运和财富、贵族和华贵相关联。中国传统中紫色代表圣人,帝王之气,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也有所谓“紫气东来”,这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极星的崇拜,如:“观:北辰紫宫,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紫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沉着稳重的角色,如常遇春。
紫色也有其他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紫并非正色,乃为红色加蓝色组合而成。有关紫色的最早运用。是在《论语》中,《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由于《论语》这一典故,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汉,《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表述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
五、结束语
颜色作为自然界中一种存在着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发展,颜色所具有的文化伴随意义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对颜色潜在文化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并且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穆崇怀.汉俄文化意向阐释比较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2]张冰.透视俄罗斯.[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宝羿(1995—),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俄罗斯国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