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2-0009-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G2018-306)研究成果;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20GTYBC10)成果。
  作者简介:周俊利(1978-),女,汉族,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四川成都 61004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并着重强调文化的纽带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培育和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当前,有学者聚焦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张通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和方法,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等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也有学者从文化路径出发,提出尊重差异,整合资源,在包容中凝聚力量②,这些探索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然而,如何挖掘、整合资源,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基于文化纽带视角,提出从哲学观、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和精神家园五个方面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旨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进而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各族人民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没有各民族群体文化的百花盛开,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花似锦。中华文化又是各民族群体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建设各民族群体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是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优秀文化资源既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基石,又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文化是灵魂和根脉,只有各民族群体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汇到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中,真正从心底认同、热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扎根心灵深处,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然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否获得普遍的认同,不仅要看多数民族的认同,更要看少数民族是否认同。正如学者纳日碧力戈所指出,“共同体意识不能靠少数民族单向铸牢,而是要靠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双向铸牢,不仅少数民族要认同多數民族,多数民族更要认同少数民族,共同认同新时代中华民族”。[3]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少数民族学习多数民族的文化,对多数民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重视不够;认同是双向的,少数民族不仅要认同多数民族,多数民族也要认同少数民族,相互认同才能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更能凝心聚力,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发挥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和“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也是少数民族哲学中首先探讨的问题,“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也有反映本民族特点的哲学思想”[4]。在对天地起源的认识上,侗族先民认为宇宙起源于“雾”和“风”。《起源歌》叙述:“远古时,混混沌沌,天地不分,大雾笼罩,世上无人。”[5]“当初风公住天上,坤岁上天请他来。风公下地四季分,春夏秋冬巧安排。”[6]苗族古歌:“远古的时候,天是这个样子,混沌一团气,滚滚翻热浪。远古的时候,地是这个样子,模糊一团泥,摇摆又晃荡。”[7]布依族、彝族先民认为气是天地形成的根源,天地是由清气与浊气相交发展变化而形成。此外,还有蒙古族的风、水、土“三坛说”、维吾尔族的火、水、气、土“四素说”和纳西族的木、火、铁、水、土“五行说”。尽管这些观点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并不统一,但都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不同元素之间对立、统一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发展,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人的起源上,苗、藏、彝、纳西等民族有“猴变人”说,如藏族流传神话传说:“世界上最早没有人烟,当时只有一个猴子和一个魔女,他俩结亲之后,用木犁、木头来从事生产劳动,繁衍子孙,发展起来。”[8]羌族神话《开天辟地》中记载:“洪水潮天淹没了大地,只有两姐弟躲在一个大葫芦瓜里幸存下来,他俩滚石磨成亲,生下一个肉团团,把它砍成坨坨到处乱撒,第二天就到处有了人烟。”[9]水族、藏族、基诺族也有类似姐弟成亲的传说。哈尼族《天、地、人的传说》中有鱼生人、人兽兄弟的记载:“大鱼从脊背里送出来的那对人,男的叫直塔,女的叫塔婆。从大鱼脊背里出来不久,塔婆便浑身上下怀孕,生下二十一个娃娃,老大是虎,老二是鹰,老三是龙,剩下的九对是人。”[10]此外,还有卵生说、神创说以及葫芦生人说,等等。如侗族古歌说:“四个龟婆在坡脚,他们各孵蛋一个。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下好蛋孵出壳。孵出一个男孩叫松恩,聪明又灵活。四个龟婆在寨脚,他们又孵蛋四个,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下好蛋孵出壳。孵出一个姑娘叫松桑,美丽如花朵。就从那时起,人才世上落。”[11]
  凡此种种,无论是自然演化说,还是神创说,都是各族先民们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物来说明自身起源。尽管存在着差异,这些神话猜想却形象地说明人是由客观现实中的一系列自然物种演变而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敬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由此衍生一系列“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这些思想对促进当前生态环境和谐、良性发展不失为重要资源。当然,在试图对生命的本源做出回答和概括时,先民们有神无神不明,唯物唯心不分,其结论不免带有幼稚、虚幼的色彩,然而,这也说明他们的智慧和思维已经达到哲学的高度。正如恩格斯说:“对于我们来说,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加以阐发”。[1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体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具有稳定性。它维系着各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还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少数民族哲学观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其内部把握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几千年来,各族先民们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锈河山。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朝“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1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有反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屡次侵扰东南沿海,土家族、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士兵为抗击倭寇做出重大贡献。1624年起,台湾高山族同胞曾多次和汉民一道抗击荷兰殖民者。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人浴血奋战。在西北,英勇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人民共同抗击英国和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在东北,满、蒙、汉等人民共同抗击俄国入侵;壮、彝、傣等西南少数民族抗击法国对滇、桂的入侵……在这些抵抗外敌侵略的斗争中,许多少数民族官兵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身殉国。土家族的陈连升、蒙古族的裕谦、回族的郑国鸿、左宝贵等,他们共同抗击了侵略者进攻的步伐。
  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共同谱写了全民抗战的壮丽史诗。1938年10月,青海民众捐献10万张羊皮,并受到政府嘉奖。[14]西藏僧俗群众多次献金慰劳前方作战将士、救济难胞。[15]在新疆“一县一机运动”中,独山子炼油厂全体职工500余人愿以当月薪资捐献飞机一架,还有徐德成、马世镇等汉、回、哈、维族职工36人捐资超过月薪。绥来县宣传队在西山劝募时,哈萨克族孀妇嘉义克当场慷慨捐献重50两的元宝一颗。[16]1938年,云南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间修筑一条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1942年,云南和四川各族人民用最原始的独轮车和石碾子铺就了驼峰航线机场跑道,这是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唯一的“抗战输血管”和“空中生命线”,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输送大量的战略物资。可以说,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民族共同奋斗、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当时传唱大江南北的流亡曲中唱道:“说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穷的富的,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国家危亡之际,中国人民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觉醒,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正确的历史观是一个国家、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认知,也直接影响对现在和未来方向的把握,是培养和增强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前提。通过各民族共同奋斗史实的讲述,有利于澄清青年大学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自觉抵制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和虚无主義历史观;同时,也有利于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在鉴往知来中,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才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三)“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各民族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影响着民族成员的思维、意识及价值取向,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民族创造出文化,文化又融凝此民族。”[17]正是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鲜注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儒家思想主导下的多元文化认同,成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我国各族人民创作了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藏族《格萨尔》史诗、蒙古族《江格尔》史诗、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历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早于古巴比伦《太阳历》、古埃及《太阳历》、墨西哥《玛雅太阳历》、印度《太阴历》和汉族《阴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使中国排名由末位而跃居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首。[18]医学上,中医、蒙医、藏医、苗医、壮医等同样都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耀眼明珠……通过这些文化史的讲述,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衷体会到各少数民族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同样为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作出贡献,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同时,多数民族群体大学生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   然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是各民族群体文化的简单相加或相减,它是各民族之间频繁接触,密切往来,彼此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群体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并加强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否则,就有可能变为狭隘的民族意识,加深民族隔阂,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9]例如,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具有敏感性。一个民族往往把其他民族对待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對待自己的态度。针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实,历史上中国统治者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针对文化的多样性,费孝通先生强调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20],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价值标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解、尊重各民族群体文化,并加强相关宣传教育,使多元文化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融合,优势互补,进而共同发展,推陈出新。
  (四)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有宏篇巨幅的文化典籍、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多彩多姿的传统节日以及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这些文化传统中含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对少数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譬如:苗族有“雄公是好汉,一声一声喊;后边顶前边,互相推着走;爬上高山巅,回头来拉手”的古歌[21];壮族有“壮家讲互助,莫顾自家忙”之说,“一家起房百家帮”,“春耕待插秧,有牛要相帮。挨家轮渡种,合力度大忙。”[22]这种勤劳互助、乐观向上的道德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瑶族有“万物中金子最贵,为人在世,信用最贵”;布依族谚语说:“人要中心,树要实心”,“明人不做暗事,明秤不称黑货”,这种诚实守信和重视契约的精神是当前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的重要资源。藏族有“多做善事获吉祥,多做坏事遭祸殃”,“死时不分弱与豪,一切众生皆难逃,生时不肯做善事,死后难以把罪消,该做何事细思考”的格言[23];维吾尔族有“挑水要用扁担,挑名要用德行”的谚语,其古典长诗《福乐智慧》多次强调知识和智慧,提出“智慧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行端正”[24],这种崇尚知识、弃恶扬善的美德是构建当前良好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借鉴。壮族有“我劝晚辈们,孝顺老年人。老人若生病,服侍要殷勤。早端洗脸水,晚端洗脚盆。口渴帮倒茶,风冷要关门”的劝孝歌[25]、苗族有“兄弟笑和家不败,妯娌笑和家不分”,“兄弟不和金变土,家庭不和富变穷”的谚语,这种尊重孝道、倡导家庭和睦的良好品质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保障。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要求。
  (五)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26]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促使中华民族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和精神依托。[27]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彝海结盟、回民支队、大青山抗日游击队、滇西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等正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伟大团结精神的写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各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拼博进取、锐意改革,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赞歌。这里有新疆维吾尔族阿里帕·阿里马洪大妈收养19个孤儿的大爱无疆,有塔吉克族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护帕米尔高原的无怨无悔,有阿里好书记孔繁森“青山埋忠骨、热血洒高原”的无私奉献,有“人民楷模”王有德三十年如一日科学治沙、造福于民的坚守与创新,也有永远的“老县长”独龙之子高德荣的倾心为民……点点滴滴、涓涓细流融汇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民族共有性”,我们要发挥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统一各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和核心,然而,仅仅认同是不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本体的认知、情感、判断和认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本体和意识的视角来看,它既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感性的认知体验,也包括较为理性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意愿,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我们首先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充分认知,才有可能在情感上逐渐认同并产生行为意愿。换言之,如果对共同体缺乏相应的认知,很难产生强烈的认同;如果没有强烈的认同和诚挚的感情,也很难形成实际的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实实在在,而非虚构、空洞的客观存在,它建立在对56个民族群体共同的认知体验中,包括历史渊源、内部构成、代表性的仪式符号、风土人情、民族精神等[28]。通过对少数民族“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了解,可以从其内部把握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各民族共同奋斗历史进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一个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观,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群体间的相互认同,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则可以激发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一)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也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懷……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组成。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因势利导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譬如:在“马原”课程中,教师在讲授“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时,适当介绍少数民族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思修”课堂上,教师在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有针对性地融入少数民族厚德载物的价值观。这样既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助于加强青年大学生对各民族群体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增进彼此间的友好交流与和谐相处。
  (二)多层次整合运用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等渠道
  为了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理解、掌握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以及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民族高校普遍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课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利用校本课程、特色专业课及选修课等多渠道、多层次传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讲解详细,有利于全面、系统、大面积向学生传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其次,针对民族高校特点,开设《藏族伦理道德》、《彝族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特色课程,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化青年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再次,开设《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与禁忌》、《民族戏剧》、《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民族文化研究》等选修课,拓宽学生视野,全面了解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多元是一体基础上的多元。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利用须坚持三个原则,即“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0]。
  (三)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1],这一进话为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并首次提出高校各类课程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32],该纲要明确高校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全方位地渗透到各类课程当中。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制定通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3]号召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真正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内容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在英语、文学、音乐和美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中,适时挖掘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当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全国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它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培养和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各群体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民族高校肩负着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使命,能否培养一批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栋梁人才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发扬多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真正发挥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注释:
  ①相关研究有: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陈锦均《民族高等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使命》,《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0期;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张立辉、许华锋《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等等。
  ②相关研究有: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孟凡东、王占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建设路径探析》,《江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马英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红旗文稿》2016年第10期,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9-11-01.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3]纳日碧力戈.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4):1-5.
  [4]肖万源.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1.
  [5]王胜先.侗族文化史料[Z].贵州黔南自治州民委民族研究所编印,1987:186.
  [6]贵州省民委,文联,民研所.侗族文学资料[Z],1985:150-151.
  [7]石朝江,石莉.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7.
  [8]西藏黑河县阿巴部落的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历史调查组,1964.
  [9]杨明,马廷森.羌族思想史资料汇编[Z].成都:西南民族学院民研所、科研处,1985:6.
  [10]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汇编·开天辟地篇[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古籍办公室编印,1984:261.
  [1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学研究室.侗族祖先哪里来[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1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
  [14]青海民众踊跃输将,羊皮十万张征募足额,蒋委员长嘉奖马步芳[N].中央日報,1938-10-13.
  [15]西藏民众慰劳将士团捐二千元救济难胞[N].中央日报,1939-05-12.
  [16]厉声.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414-415,427.
  [17]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7.
  [18]彝族《十月太阳历》使中国跃居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首[N].凉山日报,2009-04-14.
  [19]周俊利,张书军.城市民族散居区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1):49-54.
  [20]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4-15.
  [21]潘定智,杨培德,等.苗族古歌[Z].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7:139.
  [22]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386.
  [23]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化史》编写组.藏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6.
  [24]司律,阿布力米提·孜亚吾丁,等.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J].新疆社科论坛,2011(1):78-81.
  [25]韦顺莉.论壮族的宽容文化心理之表现[J].广西民族研究,2002(3):67-70.
  [26]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科学社会主义,2008(2):75-77.
  [27]向玉乔.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31-34.
  [28]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
  [29]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0-11-20].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0]郝亚明.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5.
  [3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0-10-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20-10-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3)[2020-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其他文献
漳州有水仙花、八寶印泥、片仔癀、芗剧(歌仔戏)、木版年画、木偶戏……其中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说最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开漳圣王陈元光时代。我们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后发现,也许漳州的第一个木偶和木偶雕刻者就是跟着陈元光从河南来到这里。  那年,陈元光和他五十八个姓氏近万部属,带着遥远的河洛印记,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市,从此,祖厝故居、庙宇宫观、山水桥栈、埠头港口、耕读渔樵……逐一铺开,缓缓地,又仿佛是眨眼间的功
期刊
[摘要]道光年间滇南地区土司依靠清王朝授予的诰敕、号纸、印信等信物取得合法统治权之后,他们通过治边文化软实力的浸润,采取多种举措体现自己的权力象征,以实现“文化治边”的目标.具体而言,“文化治边”举措有四:一是在物质文化方面,土司衙署的建立;二是在制度文化方面,印信号纸的获得;三是在行为文化方面,土司法令的施行;四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表征系统、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等文化权力结构的建立.《滇事杂档》相关
期刊
[摘要]政府、学者、媒体、宗教和移民自身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移民新村”成为一个多种力量交织的场域,其中“非人”生物也是重要的建构力量。而流浪狗这一被国内学者所忽略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生态移民社区内流浪狗与移民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可以探讨动物是如何参与生态移民新村的建构过程的;生态移民与狗之间关系的变迁是否反映出生态移民与自然之间的某种动态关系。同时,可以使我们摆脱和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打破以往“两个中心”建设发展各自为政的状态,开启了“两个中心”深度融合的局面。本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理论,试对共同建设“两个中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所具有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建设路径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个中心”建设有着共同的现实指向与目标,那便是面向基层社会治理,促成社会
期刊
已经不记得几回登临东山岛了,每一次的到访,只一味地沉醉于碧海蓝天白云的辽阔,迷恋于一枕涛声入眠的诗意,却对海岸边的郁郁葱葱熟视无睹。直到听了关于九棵木麻黄的故事后,我才真真切切留意起这样一个奇特的树种:木麻黄。  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春天,时任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从广东引进木麻黄树种,带领干部群众在短短四天内于东山岛上种了数十万株木麻黄,也种植了东山人民的梦想。人算不如天算,持续一个月的倒春寒,摧
期刊
下斜自然村  下斜  一个原本乡级政区图也难找到的地方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自然村  在山坳中静立  因为有你  一个步履蹒跚的正部级老人  舟车劳顿近千里  又拄着拐杖 步行到这里  跪在一个老农的床前痛哭流涕  因为有你  在流行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时代  一个不收门票纪念馆  在这里设立  八十多年前  这里 点燃了一盏灯  照亮了岩永靖地区  给这里的穷人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里的穷人们从此挺直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鄂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村寨整体风貌改造实现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特色产业培育兴旺民族乡村经济及带动乡村生活幸福,特色文化发展兴盛民族乡村文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民族乡村有效治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执行策略模糊不清、实施资金匮乏的瓶颈。利益分配失衡、城乡差异、村民参与意愿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
期刊
认识林继中教授逾三十年,许多专著都读过,佩服他是一位兼做文献与鉴赏,讲究理论与实践的优秀学者。这次《林继中文集》结集出版,煌煌八册,内容丰富,多半为首次见到,对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又有许多新的认识。  记得认识林先生后不久,他约我为他的新著《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写书评,且读到与此书相关的一些文献,知道该书是他在萧涤非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初觉这样的学位论文很特别,不是个人的专著,而是宋人一部
期刊
对话人物:1996年,刘龙清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医生。一年后,考入漳州市检察院成为一名法医,担当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和鉴定伤情两大职责,为侦查监督、公诉和监所部门把好证据关,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从事法医工作20多年,亲手解剖过355多具尸体,依法审查、鉴定2万多件案件,发现和纠正493件错误鉴定,被誉为“当代宋慈”。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首届群众最喜
期刊
[摘要]人们构建形象、呈现自我的方式在自媒体时代不断发生着转变,这是人类学家不得不关注的现象.赵旭东教授指出,“微信民族志”时代已经到来.本研究认为,“抖音”作为当代青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可以拓展微信民族志研究,但怎样开展“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研究尚无一些有创建的尝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书写“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可能性,进而厘清了研究对象,且以此为基础,对“抖音”微生活民族志进行了一种探索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