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需从中华文化认知、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传承四个维度入手.文化认知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文化认知的理性升华,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情感体验,文化传承是前三者发展的旨归,同时,四者又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民族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立足文化认知这个起点,抓住文化认同这个关键,围绕文化自信这个重点,筑好文化传承这条主线.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英语词组“ecological aesthetics”在国内被翻译为“生态美学”.但是在汉语中,“生态”是一个名词,而在英语中, ecological则是一个形容词.基于此,在《生态美学引论》一书中,程相占明确指出:“生态美学”就是“生态的美学”.这样一来,“生态”就不是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存在于生态美学的知识框架中,而是作为一种“生态的”哲学思维方式与美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期刊
《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是作者于润生在长期从事俄罗斯艺术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以18至19世纪俄罗斯艺术作品为对象,系统分析俄罗斯艺术对本国国家形象塑造作用的艺术史研究新著.全书分为四章,前三章主要以历史画、风景画和肖像画三种艺术体裁为基础,从历史范畴、地域范围和身份认同等方面,重点考察各类体裁将绘画题材转化为视觉图像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深入分析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俄罗斯国家形象;最后一章则结合艺术品收藏历史和展示方式展开讨论,形成对艺术作品的修辞学和符号学反思.
期刊
民族社会建构观认为,“民族”是在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政治等因素建构而成的用于标记文化的标签.这一标签超越了个体固有的生理属性,能够随着历史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在历史长河中所有民族由于各种原因共同建构而形成的.本研究从发展的视角总结了民族社会建构观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民族社会建构观的水平及各学段的教育特点对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出了建议.在幼儿园阶段要教育幼儿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小学阶段帮助儿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逐步树立民族建构观;在中学阶段
中央民族大学建校70年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赓续红色基因,秉承办学初心和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给民族高等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本科教育放在办学治校的核心地位去认识去推进,清醒认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质增效,打造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流本科教育,切实提升民族高校对国家战略需求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文化心理场是社会中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多层次具有共同价值倾向的心理结构.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基于共同历史经历和相似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族群依存的心理生活空间,场域的疆界在时间的延续性中流变,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生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心理场以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为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形态.从文化心理场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和价值转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场域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心理和主体间文化互动的关照,再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进行协商民主形式的探索、内涵的丰富、内容的实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不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特点和优势,而且深化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内涵与本质,对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语法化是各种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语言现象,哈尼语也如此.哈尼语语法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语法化中产生的词缀,这种词缀既有前缀又有后缀;二是词的语法化.文章描写和分析哈尼语的语法化现象,并归纳和总结哈尼语语法化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给我国各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理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例,探讨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侧重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探索新发展理念在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可以增强教育活力,协调发展可以凝聚教育合力,绿色发展可以提高教育品质,开放发展可以拓展教育格局,
示证范畴是表达信息来源的语法范畴.景哈哈尼语示证范畴主要通过语气助词和语法化的示证标记来表达.根据Aikhenvald关于示证范畴的划分,文章将景哈哈尼语的示证范畴分为亲知、拟测、报道三类.亲知示证用语气助词表示,拟测示证和报道示证用语法化的示证标记或语气助词及示证标记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景哈哈尼语各示证范畴的运用范围及其与体范畴的关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