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研究的方面很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重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互教互学促发展 重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现实问题,比较熟悉,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创设真实情境,并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老师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异口同声答:“圆形。”紧接着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难道不能造成三角形、正方形吗?”学生一下就被逗乐了,议论纷纷。这时我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连平时那些懒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学生都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设计了到麦当劳买食物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食物图,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积极参与,热烈地投入讨论,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了大量9加几的练习。再如教学乘,除法的综合练习课,我不是把枯燥的练习逐一呈现,而是以“今天要到智慧村去参观”为主线,贯穿整个练习过程.如“连线”,我以“智慧村里的花姐姐丢失了小叶弟弟,你能帮她找一找吗”,让学生主动地去完成练习。这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提高了。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交往活动。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为这种交往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首先,对于学生的看法,应采取延迟判断的策略,不急于评论学生的看法孰优孰劣。我在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我经常不动声色地问全班同学“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谁还愿意发表你的意见”我把每一种观点都记录下来,然后请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善意的评价,发掘优点,指出不足。这样,既缓解了回答错误的学生的尴尬,又尽可能多地展示学生的思考方法,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
  其次,对于一些学生标新立异的观点或思维的闪光点,我都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尽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如教学《分桃子》一课时,当学生帮助小狗分骨头出现了剩余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剩下的一根骨头送给狗妈妈时,虽然这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我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表扬他“会关心长辈,是懂事的好孩子”。同时又反问他“这剩下的骨头还能再分给其它小狗吗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剩余的东西必须分得不能再分”,而且使学生保持了发表见解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相长,互教互学促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自己当‘小先生”’。所以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或在“引”的做法,有些知识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学得轻松愉快。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想象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的教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引导也就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要求圆的周长可以测量,但是测量比较麻烦而且不够准确,或者有时就根本无法测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与直径有什么具体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测量与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等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体验知识形成发展的脉络,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较高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分一分与除法》时,我让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在展示时有一个学生不是1根1根分,而是4根4根分,结果最后一只小猫没有鱼,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分,他说这样比较快,我没有让他重新分,而是问全班学生:“有没有什么办法,不需要重新摆,就能让第4只小猫分到鱼呢”。结果,就有的学生想出了“把前三只小猫的鱼各拿一条给第四只小猫”这个办法,问题迎刃而解了。因为有了这节课的基础,在后面教学“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时,学生都懂得了先尽量分多一些,如先10根10根分,或先5根5根分,20根20根分,剩余的再2根2根分或l根1根分。虽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较好的作用。
  可见,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一方面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努力地进行研究,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有效性,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尽可能地学到无限的知识。■
其他文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孩子个性的工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聋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效应、鲜明的针对性、灵活的随机性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如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苏联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
摘 要: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主要来自于家庭模式的转变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功能的弥补与完善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并指出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互相配合。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  一、引言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儿童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是孩子形成基本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21世纪,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迫切需要一代具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也是“养成”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
摘 要:据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三亿中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已达5000万,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差生”是怎样形成的?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历史教学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这里所谓的“差生”并不是样样差劲,在实际教学中,德、智、体、美、劳样样差劲的学生是很难找到的,如果一定
激励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将激励者的期望与被激励者内心的愿望融合为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激励是一门教育艺术,它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是鼓舞,对尚未取得成绩的学生的作用乃是唤醒。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
情感依赖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态度的体验,它可以推动或阻碍认真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伴随着情感,这种情感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发展方向。知识的增加并不和愉快情感的体验成正比,有不少学生成绩优异但精神上并不愉快,苦恼、厌倦、自卑、痛苦的情感经常伴随着他们。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是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就谈谈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上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愉快
摘 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对需要人才的类型也逐渐的从技术性转变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教育部门在对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从而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现阶段,随着社会中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乏味的知识与枯燥的课堂都使学生不能有效的学习。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的基本现状展开分析,从而提出自主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们基础生物学知识以及简单生理知识的重要过程,其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生物学习发展以及生物学能力的现实运用。本文主要从教师创新思想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等来展开综合性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分析;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会因为其所涉及的每一个因素发生转变而提出新的要求和变化,并且期间所能影响他的因素也比较众多,比如说学生的学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