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基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学的数据调查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各省都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英语测试中的听力政策。探析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影响与英语听力测试题型,可以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推动英语课程改革。
  自1952年全国实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来,高考英语已经历了60多年的岁月。1998年,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个高考科目的改革试点,“3 X”中英语试题首次对英语听力进行测试。1999年广东省正式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英语试卷(含听力部分)。2000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外语科中逐步增加听力考查的通知》,该文件制订了逐步推进在高考英、日、俄语等外语科目中增加听力考查内容的计划。2001年含英语听力测试的试卷在全国18个省市使用,到2002年已经全面铺开。但是,由于2004年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大小事故(如电磁波影响听力音效、供电中断、环境嘈杂等)的影响,社会各界对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迫于形势,教育部出台高考外语听力测试从2005年起不再作全国统一要求,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否实施以及是否计入总分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2005年,辽宁、河北、浙江等省份取消了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山西、海南等省份采取了“考听力但不计入总分”的考试方式。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这样的英语听力政策迫使许多学校放弃了高中阶段的听力教学,极大限制了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与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分析山西省2005—2008年①的高考试卷,山西省高考英语听力成绩合格考生比例从49.52%(2005),49.79%(2006),47.22%(2007)降至35.97%(2008)[1]。分析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学生对英语听力的自信程度,结果是:将听力分数直接计入总成绩的学生最为自信,其次是将高考英语听力分数作为报考语言类院校参考的学生,最后是未参加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学生[2]。这一切都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与语言研究者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的担忧,他们呼吁重新恢复英语听力测试。
  许多省份的教育部门宁愿承担巨大压力,也坚持在高考英语测试中增加听力。2012年的全国高考19套英语试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新课标全国卷和16套自主命题省市试卷),除全国卷Ⅱ的甘肃、贵州与自主命题的四川与陕西没有进行听力测试外,其余省市均对英语听力进行了考查,区别在于:是将英语听力测试分数直接计入英语总成绩还是仅作为报考语言类院校的参考成绩。自2005年至今,山西省目前的政策导致学生英语听力水平骤降的真实数字已经警示我们不改革政策的可怕影响。教育工作者与语言研究者再一次呼吁山西省教育部门重视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地位,积极调整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政策。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为山西省英语听力测试改革提供佐证。
  一、研究设计
  1.理论框架与调查工具编制
  笔者以Alderson与Wall[3]提出的语言测试对于学生四个维度的影响为主要理论依据,进一步参考Heaton[4]、Prodromou[5]、Alderson与Hamp–Lyons[6]、元鲁霞[7]等的研究成果,同时与山西省太原市英语教研员进行了多次访谈与交流,最终编制了具有较高内在效度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与测试题型,共18道选择题与1道开放式简答题。
  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根据分层抽样的研究方法,我们对山西省太原市省级示范高中(2所)、市示范高中(2所)和一般高中(2所)的550名2012届高中毕业生实施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545份,有效问卷543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8.7%,高回收率与科学的抽样方法都增强了调查研究的外在效度[8]。研究结果采用百分比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们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平均分(百分比)统计方式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对本研究中提出的两种不同政策的态度;(2)学生如何看待英语听力测试与英语学习的关系;(3)学生对听力测试题型现状的看法。
  1.学生对听力测试政策态度的现状调查
  针对高三学生是否认可将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成绩仅作为报考语言类院校的参考分数(以下简称“政策一”)调整为直接计入高考英语成绩(以下简称“政策二”),543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59%的学生愿意将目前的英语听力政策改变为政策二,而40%的学生不同意这样的政策性调整,另外1%的学生抱以无所谓的态度。在40%选择“不同意”政策调整的学生中,有超过89.9%的学生希望取消听力测试,12名学生希望保持现有听力政策,剩余10名学生没有作答。
  543份有效问卷中,66.11%的学生认为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学习产生的正影响大于负影响,31.30%的学生认为听力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影响甚至是有消极影响,2.58%的学生没有填写。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意高考英语听力改革并且认为听力学习会对英语学习产生非正影响的学生的真正想法,我们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访谈。其中,访谈到4名选择希望取消听力测试并且认为听力测试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非正影响的学生。这4名学生认为“如果将高考听力成绩直接计入总成绩,在考试压力下,课业量一定会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一定会增大。教师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会使用较极端的教学方式,如机械枯燥的听力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会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他们希望高考英语考试取消英语听力测试部分。
  Hughes认为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是“伙伴关系”[9],没有听力测试的高考英语考试无法对英语课程改革产生正反拨作用[10]。教育研究者、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部门也不会同意取消听力测试。并且,受调查的高三学生大多数支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认为将英语听力直接计入总成绩的方法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影响。而对改革产生疑虑的学生及教师,探究总结出积极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一定会消除他们的顾虑。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测试的正反拨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提供最大支持。   2.不同听力测试政策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通过多选题形式调查543名2012年的毕业生,分析不同政策会对学生英语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
  (1)学习目的
  在政策一的背景下,96.39%的学生学习英语听力是为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其次是为了考上大学,再次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喜好。在政策二的背景下,以考大学为学习目的的学生骤增至76.8%,跃居第一位,而以掌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为目的的人骤降至33.3%。出于个人兴趣而学习英语听力的,在两种政策中变化不大,仅减少0.017个百分点。
  以考大学为目的的学习必定会阻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不能断然下此结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高考以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形式发挥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但是,当教师和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而进行被迫教学与学习,长久看来,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原则,还会对一些“谈考试变色”的学生产生“谈英语也变色”的影响。如何发挥考试的正反拨作用,本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英语听力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满足教师、学生以考入大学为目的的教学与学习,还能够完成更多的教学与学习目的。对此,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进行了调查,完成了数据分析。
  (2)学习内容
  问卷调查学生在两种政策下会选择哪些听力材料作为听力学习内容,选项涉及课文、教师自编辅导讲义、针对高考英语听力的课辅与其他材料(如英语广播、音乐、电影等)。政策一与政策二的数据统计结果都将“直接针对高考英语听力的课辅材料”列为学生学习英语听力内容的首要材料。这反映出政策的导向作用,即高考英语听力政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极大。学生们在两种不同政策背景下,选择变化最大的是对于“课本的重视程度”。结果显示,在政策二的影响下,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程度增加了近两倍。而对教师自编的辅导讲义与英语广播、英语原声电影等其他材料,两种政策中学生的选择变化不大。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变化的原因,我们随机访谈10名学生。访谈结果反映出国内高考英语听力市场缺乏高质量的英语听力材料,导致学生在政策发生转变时只能将选择范围缩小到针对考试的试题与课本上。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需求与市场所能提供的有限听力材料出现了供求不平衡的关系。这不仅需要教育研究者大力探究英语听力教材设计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材与教辅专家们根据理论知识编撰出高质量的英语听力材料,更需要教育部门在政策转变前期积极推动前两者的顺利合作,为高考英语听力政策的转变提供良好的过渡环境。
  (3)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选择受限于学习目的与学习内容,在以考试为目的,以测试题型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背景下,要求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就比较困难。问卷调查中,多数学生都是通过一遍遍机械训练的方式听高考题型与课文内容来学习的。少数学生是通过听课外材料、广播、音乐、电影等方式训练听力的。为了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听力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在提供多样的听力材料的前提下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学习方法。
  高考英语听力的不同政策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听力的目的、内容、方法等。如何在政策过渡与转变时给学生带去更多积极影响,除了上文提到的策略与方法,我们还应该在政策的具体实施前期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听力测试题型现状调查
  听,作为人类交际生活中最真实、生动、活跃的形式,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综合我国主要英语听力测试试题(例如NMET、CET-4、CET-6、GRE、TOFEL、IELTS、PETS等),以下六种听力测试题型颇受国内外语言测试机构的青睐(见表1)。
  每一个题型因使用的对象范围、测试目的不同,只有结合测试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才能够达到语言测试的预期效果。我国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与填空题,测试形式有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多项选择的形式对学生最喜欢的听力测试题型与学生认为最能有效检测出英语听力水平的题型进行了调查。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听力测试题型的前三位是:多项选择、图画测试、正误判断测试,而其中的图画测试是学生认为最不能够检测出听力水平效果的测试方式。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听力测试题型的前三位是:问答形式测试、记笔记和总结大意、多项选择,而其中的记笔记和总结大意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测试方式。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550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学生听力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支持山西省调整目前的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政策;(2)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显而易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3)用多样化的听力测试题型满足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估的双赢;(4)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存在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本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1.对高考听力政策调整的建议
  基于学生的支持与两种政策对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产生的不同反拨效应,我们建议山西省教育部门调整目前的高考听力测试政策:将高考英语听力成绩作为报考语言类院校参考的政策调整为直接计入高考英语考试成绩的新政策。
  2.对英语听力学习与英语听力测试试题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听力学习的目的,丰富听力学习内容,提供多种听力学习方法与策略,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健康持久的英语听力学习环境。其次,教育研究者应该将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快、更科学地应用于高品质的英语听力材料的开发,为学生提供英语听力内容与方法服务。最后,在英语听力试题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地区采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听力试题与录音磁带;条件成熟地区,可以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完成听力试卷的编制。试题的内容要贴近生活、实用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听力欲望,试题的题型不能单一使用,要结合不同题型的特点综合使用。学生对听力测试题型的喜好态度为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与教材教辅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3.对其他亟待解决问题的建议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听力设备的抱怨较多。关于完善听力设备方面,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增加专门的听力教室,各级负责高考的部门要在考前对听力设备进行检测与维修,使因听力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事故率降到最低。另外,目前多数省份的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缺乏灵活性。我们可以向浙江、天津、云南等地学习,将听力与笔试分开进行,考生在规定的英语听力测试日期内任意选择某一次或者两次考试,报考听力成绩较好的一次;也可以探索更有效的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方式。
  注:①2008年为高考英语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正式实施的那一年。
  参考文献:
  [1]平克虹.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17-18.
  [2]范欣欣.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1.
  [3]Alderson, J. C. ﹠ D.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Applied Linguistics,1993, 14(2).
  [4]Heaton, J. B. Classroom Testing [M]. Harlow: Longman, 1990.
  [5]Prodromou, L. The Backwash Effect: From Testing to Teaching [J]. ELT Journal,1995, 49(1).
  [6]Alderson, J. C. ﹠ HampˉLyons, L. 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 A Study of Washback [J]. Language Testing, 1996, 13(3).
  [7]亓鲁霞.NMET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8]Creswell, J. W.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 Boston: Pearson, 2012: 159.
  [9]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3.
  [10]宋卫民.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现状与诉求[J].考试研究,2012(5).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马赞)
其他文献
在“两个课标”从实验到全面推行的过渡时期,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法”课程应从更新概念、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师资、提高教学质量,走出课堂、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必备资料等方面
新课改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一是让学生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会
迁移教学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更多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最终实现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实施数年来,教师们经历了痛苦与彷徨,也收获了快乐与成长。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有很多,研究表明,坚持教学反思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当今中学生物学教学反思虽已成为教案中必不可少的栏目,但其内容却时时流于形式:或满篇优点,回避问题;或对问题分析不深,缺乏对策。本文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内容,并探讨教学反思的本质与特征。  一、现有研究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语文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的研究知识的内容,实现知识内容的真正握
编者按:2005年4月4日至5日,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完所承办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中心举行.来自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界的近30名代表和
新课程下的文本解读应该有开阔的视野,对文本的前因后果有充分的价值建构;了解读者的视角、气质、兴趣等产生不同的价值认同,需要生与生之间心灵的碰撞,擦出求大同存小异的火
2017年到2018年,有几档文化类电视节目备受关注,令人欢欣鼓舞:《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火遍网络,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掀起了国人诵读古诗词的热潮,一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