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能力中的“说”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说”
  俗话说:“学问学问,有学有问”,学问常常源于疑问,质疑不止于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数学教学中是否也存在调动学生好奇心、上进心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促使其积极地学习,深入地思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质疑,再引起知识的迁移,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将自己直观、形象的思维表达出来,可促进非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思考时使用的是内部语言,阐述时使用外部语言。在讲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把内部的思维语言转换成外部的交际语言,这种转换势必再次促进了个体的思考。这时的思考显得更有条理,更清晰。同时还能发现思维活动中的问题或错误,及时给予纠正。教师不应停留于各种具体的情境,而应从中引出具有普遍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可较好地实现由“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过渡。
  二、教会学生会“说”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中特有的语言,常见的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符号语言是在文字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文字语言的主要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简练地表示出来,它方便人们进行表达、交流、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要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由于使用数学语言,才很清楚、很简便地表达了这些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三、提出问题给学生机会“说”
  发散性观察思维,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数量、数理关系中发现数量、数理演变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有些数学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多角度的演变,调换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指导学生经过一题多变的观察和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开阔思路,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办法总比问题多”。还可以设计“无问题”练习,即只有已知条件,而无结论,然后要求学生判断用所学的知识可以从这些已知中推断出哪些结论。学生可以经过力所能及的探索得到一些结论,从中体会到快乐。
  四、舍得时间让学生充分“说”
  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起这样的作用:当思维受阻时,合作交流能相互启发,解除困惑;当问题解决后,交流中各抒己见,体现方法多样、策略多样。在双向交流中教与学都有学生,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也密切联系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关系。课堂上,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题写出来了,由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上讲解;定理、公式写出条件时,鼓励学生想出它们的结论,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得到思维训练。同时,在此过程中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历尽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五、在归纳、总结中学生有条理地“说”
  数学教学不可能把各种各样的问题讲全,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编入练习让学生认识。教学的功能是帮助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教学中不仅关心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解决问题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因此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一定要有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在经历了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再探究——再发现——得结论的过程之后,在学生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思考变得更加形象、具体,通过语言的归纳梳理形成了自身最具价值的数学体验,同时也具备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超重环境对传递函数值(摇板摆幅与波浪波幅的比值)的影响,为海工离心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C语言以及Matlab软件,进行超重环境下摇板造波的理论推导。结果在深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方面所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综合管廊防水设计做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地裂缝活动对综合
一、朗读及其意义    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是大脑指挥多种器官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多种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朗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是:目—脑—口—耳—脑,因此,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地震的设防水准进行相关工作,基于为国内外有关人员对地震损伤的大量研究结果,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新能目标;此外,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
目的评估某型胶粘剂的寿命。方法通过恒定应力试验方法对某胶粘剂进行三个不同应力量级的高温加速贮存试验。结果胶粘剂在100,80,60℃三种高温老化温度下的老化90 d后的剪切
新世纪、新课程的教材集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发展性为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特点。所以“怎样上好英语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面前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教师上好英语课,就好象是写出一篇好文章,其间要有悬念,有高潮,有生动的细节,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让人难以忘却的回忆。给人享受,叫人思考,让人回味。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上好每一节英语课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关注的话题,还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我们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以及目前课程改革的教学体会,我认为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實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融合。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  一是脑中有课标。要以课标为依据,全面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二是心中有教材。对数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教材中隐性的、含蓄的东西挖掘、开发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三是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