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效课堂的根本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no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效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快乐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快乐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快乐教学
  高效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快乐教学,学生的健康发展不能离开快乐.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种种束缚,已把他们年轻的心灵破坏得“千疮百孔”,学生没有个性的张扬,没有人格的塑造,更没有主体的回归. 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
  一、在“快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的乐趣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 实施“快乐课堂教学”的条件是民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一名学生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地和老师交谈、说笑. 课堂上要推行两个“凡是”,即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对于每名学生的回答都投以赞赏的目光,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 让学生在一个快乐、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1. 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的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 我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将结束的时候问学生:这节课,你快乐吗?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快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2. 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 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巧妙而快速地分清钟面上的三根针,我把它们编成了儿歌: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 然后我请小朋友们边观察边领悟: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编?先请一、三、五、七组的小朋友观察时针是怎么转的?请二、四、六、八组的小朋友观察分针怎么转?学生发现: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1圈,即60分. 再请他们交换观察. 此时,有个小朋友已经忍不住了,说道:时针大哥平时不爱运动,所以长得又矮又胖. 用同样的方法,请他们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转动情况: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分针走1大格,秒针要走5圈. 又有学生说:“秒针平时最注意锻炼身体,而且最为勤快,所以她长得最苗条,我们可以叫她细腰妹妹. ”通过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比喻,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时针、分针、秒针给区分开了. 同时,因为儿歌很有趣,这种“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堂成功的教学,应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因为课堂不仅是掌握真理的场所,更是发现真理的地方.
  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乐趣
  学习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因此,我们要从只注重动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四、在游戏教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 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红花配绿叶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
  五、在激励、进取的评价中健康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处处存在,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作为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认识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为学生之所想,要用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 从点滴做起,哪怕是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回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到你在关心他、重视他,学生的心是暖暖的,自然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育.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以“快乐教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数学课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的翅膀,让快乐的阳光普照校园,让我们的学生尽情编织童年的梦想,享受数学,享受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由于数学课堂往往较为枯燥乏味,这使得好动、好奇心重的小学生难以投入. 新课导入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习氛围的关键. 如何在新课导入中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思维成为了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课程,对四种课程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摘要】 所谓空灵的美丽就是让教师教得灵巧,学生学得灵动. 在数学课中要想有效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牵引,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细心挖掘、相机引导,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兴趣、观念,让数学教学也能充满人性,充满感情.  【关键词】 空灵的美丽;尊重;探索;思想;人文  空灵,从美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意境,一种空旷辽远的灵动空间,如同庄子说的“無极之境”. 数学的空灵之境,应该是一种教学价值.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精彩绽放.  一、在新授知识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由于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而“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只有读懂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交往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本文就读懂学生方面谈一些浅见,与同行们商榷.  一、课前读懂学生——未雨绸缪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内容在难度上相对较小,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除非智力存在明显的缺陷. 但进入初中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学生之间数学成绩的差异一下子被拉开来,几十分的差距是正常的事情. 于是学生懵了,家长急了,连老师也恼了. 放学后被数学老师留下来的学生多了,双休日寒暑假请老师补课的学生多了. 但是频繁的加班加点,高强度的补课,并没有多大成效. 往往是补一阵,稍微好一点,一段时间后又跌落下去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总有一些教学内容让我念念不忘——虽教学多次,但一直没能找寻到一条满意的教学路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样一节令我纠结的内容.  片段一:口答直角三角形面积,初步积累活动经验  师:这里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出示底是2厘米,高是1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 ),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下.  生:1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上面的部分移到下面,变成一格. (
【摘要】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第一动力,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本文从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动手操作和联系生活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无味, 而且
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基于求知的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探究式教与学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课,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探求适当的数学规律或结论,并给出解释或证明.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提
【摘要】 笔者在小学负责了为期10周的学生实习指导工作,经过听课(听实习生上课、听小学数学老师上课)、评课、指导实习生上课、参加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等,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出发点,结合新理念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数学化;数学思想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小学负责了为期10周的学生实习指导工作,经过听课(听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呼唤着人才.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2011版新的课程标准. 这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 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时时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