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能准确检测食品中不符合规格的物质,并给出专业检测报告,以此判断食物的安全性,对目前食品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食品及食品检验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生物检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应用
  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仅能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生物检测技术是食品检验检测中较常使用的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其研究力度,对于食品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意义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检验检测模式的阻碍,解决了以往食品检测中因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等引发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检测技术种类越来越多样,可识别的有害元素越来越多,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为行业发展带来动力支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生物检测技术的灵活性、多样性得以完善,可准确检测食品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含量,结合现有规范要求,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给出专业的报告[1]。
  2 食品检中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
  2.1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重点针对的是果蔬中存在的农药残留及水产品毒性检测,该方法虽然是近几年应用的新型技术,不过能够通过酶反应效果准确展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含量,保障食品安全。该技术是利用酶催化剂将检测食品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放大,了解被检测食品实际情况,以抗原含量指标确定其中有害物质含量。在检测过程中,较常使用的反应试剂以固相抗原抗体试剂、酶标记抗原抗体试剂和显色剂为主,技术优势为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便利[2]。
  2.2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添加剂含量及成分检验检测中,该技术的落实需要借助对生物物质较为敏感的专业设备开展检测工作。在检测结束后,设备传感器能将检测内容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输到指定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分析。该技术能够准确把控食品中酶、抗体抗原、细胞及微生物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并以此判断食品组成成分,给出专业分析报告。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精准度高,所需成本低廉,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
  2.3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多被应用在转基因食品检验检测中,主要通过扩展特定DNA片段,实现对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分析,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利用该技术能够测量食品中有无外源DNA,鉴别区分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该技术主要分为3个环节,包括DNA变性、退火及延伸,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3]。
  3 现代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3.1 有害微生物检测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逐渐加大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率,推动研发和创新,提升检测水平,增加食品的安全系数。部分食品中含有一些有害微生物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坏。利用生物检测技术,可对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种类及成分予以清晰了解和掌握,并判断食品可否食用,降低危险系数。
  生物检测技术包括很多种,例如生物酶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PCR技术,都可以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精准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遗传特点,优化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效率,提高安全等级,可保障食品安全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农药残留检测
  为加快植物生长,农药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由于农药自身消解速度较慢,会在食品表面存在残留,随着食品一起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现阶段的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准确检测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情况,实现食品的安全把控。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可利用生物酶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确定食品表面农药残留量和成分,根据现有指标要求,判断其是否存在危险,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4]。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食品行业也在进行研究和开发,希望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食品存在的农药残留问题。生物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食品检验工作水平,还可以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判断食品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数量和种类,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农药成分。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紧密联系,应不断改进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加大检测人员的重视力度,确保工作的有效性,保障食品安全。
  3.3 成分鉴定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农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的检测,还能准确分析食品成分,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确定食品品质,减少危险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说,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加以准确确定,利用该技术准确了解被测食品的具体情况,判断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做好有害及有利成分的划分,加强检验检测的精确性。例如,葡萄糖传感器的应用,能够检测食品中葡萄糖的具体含量,判断其是否在规定标准范围内,确定食品的安全性,减少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转基因食品检测
  生物检测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也有着显著作用和优势。现如今,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食物自身质量和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应用生物检测技术,可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检验检测,准确了解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降低有害食品流入市场的概率。
  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最常使用的生物检测手段是酸检测法和蛋白质检测法。通过对食品DNA的检测,准确判定其质量和安全性,加快安全食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中,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除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外,检测人员还需要掌握有效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规范自身操作,以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落实,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为我国食品检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
  4 结语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加强重视,注重技术研究和规划,并在农药残留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成分鉴定及有害微生物检测上加大关注力度,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为食品行业的前行提供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于洋,柳越,张敏,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2):87-89.
  [2]李曰昌,周伟杰.基于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0(3):172-173.
  [3]张羽.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0(16):160-161.
  [4]李晓波.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506.
  [5]赵翠琴.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百科論坛电子杂志,2020(4):989-990.
其他文献
摘 要:食品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随着居民在食品方面需求的增加,切实促进了各地食品企业的发展,各种食品种类更加丰富,食品口味也更加多样化,而随之而来的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并注意检验检测工作中的细节内容,做好细节的完善,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油炸方便面营养成分少、脂肪含量高等问题,对采用非油炸工艺的荞麦苦瓜营养方便面生产技术展开了分析。在不改变产品功效特点的基础上,对方便面生产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方便面油炸和非油炸工艺优缺点,引入预糊化、发酵、干燥技术实现工艺改良,改善荞麦苦瓜方便面糊化度和复水性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为产品生产加工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荞麦苦瓜营养方便面;生产工艺技术;非油炸  作为世界范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更加重视,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若想保证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食品,相关部门需采取科学的措施控制检测质量,进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在物质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宾客在享用烹饪带来的味觉体验时,对于菜品的要求已经从对食品色香味的需求转化为对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追求。面对宾客饮食需求的变化,我国烹饪领域引入了全新的理念和工艺,烹饪人员也在不断地追求突破和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烹调艺术,在色彩和造型上通过盘装艺术的表现手法,设计良好的菜品外观,带给人们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为此,本文从果酱画
摘 要:勾芡是中华美食的一种烹饪手段,也是一名厨师必备的烹饪技术,其制作手法和使用方式都有很多讲究。本文结合实际烹饪经验,分析了勾芡技术及其在中式烹饪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式烹饪;勾芡;技术探讨  我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多种多样,菜式种类丰富,产生了形式各异的烹饪方式,为食材增色增味,能将同一种食材赋予不同的味道,为人们带来新鲜的饮食体验。勾芡属于中式烹饪手法,主要通过增加食材的黏稠度提升菜品的
摘 要:随着国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知度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技术水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诸多食品加工技术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应用广泛,已经全面覆盖蛋白质类食品、果蔬食品、速冻品及乳制品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蛋白质食品进行了分析,综合探讨了超高压技术在此类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本次研究内容的展开,进一步为未来食品加工工作品质优化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超高压技术;
摘 要: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保证饮用水水源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当地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探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意义,分析当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保护我国水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  1 水源环境保护的意义  如今饮水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环境
摘 要:以莱菔子、红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红茶菌为菌种,研制具有莱菔子风味的复合型发酵茶饮料。通过改变发酵时间、莱菔子液浓度,结合饮品口感、色泽、菌膜生长情况、还原性糖含量以及pH值,初步探究出莱菔子红茶菌复合饮品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 d,莱菔子添加量10 g/L。发酵液具有莱菔子香气,饮品色泽透亮,口感酸甜适中,菌膜成透明胶制状,富有弹性。  关键词:莱菔子;红茶菌;发酵;菌膜  莱菔子
摘 要: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改良食品风味和外观,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会造成一定影响,长期过量使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或各类疾病。本文简要分析了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对策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保存、外观优化及口味改良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食品制作过程中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往往会添加各类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
摘 要:本文主要目的是对红烧肉菜肴营养价值系统评估并分析烹饪方法会对其营养价值产生的影响。以中式民族传统特色菜肴腌制红烧肉原料作为主要科学研究监测对象,分析检测腌制红烧肉在原料烹调烹饪过程中主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生物质构功能发生明显改变的实际作用情况,为相关食品的制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烹饪前后;红烧肉;营养成分  当前关于红烧肉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工艺优化、脂肪酸构成、风味物质检测等方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