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改良食品风味和外观,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会造成一定影响,长期过量使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或各类疾病。本文简要分析了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对策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保存、外观优化及口味改良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食品制作过程中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往往会添加各类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少,而食品加工生产中往往存在一些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情况,严重威胁了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中,防腐剂多为化学防腐剂,其中各种盐类防腐剂可能会导致细胞失去活性,严重的可能致癌。抗氧化剂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在人体内蓄积或者产生恶心、头痛等不良症状。护色剂与漂白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品色泽,但其中的化学物质也容易引起血压发生变化、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异常等问题[1]。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是食品生产制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为了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进行规范,应提高公众及生产厂商的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加快安全信用体系的建立,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监测,全面完成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1 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1.1 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市面上的食品防腐剂主要组成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等,食品防腐剂的主要成分为化学物质,具有防止食物因微生物导致腐败变质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防腐剂在不同种类食物中有不同的用量规则以及使用种类约束,如苯甲酸经常用于酱油、食醋和果酒的防腐,若长期摄入容易导致苯慢性中毒,发生肝功能异常等。山梨酸常用于肉、蛋、奶及蜜饯中,消化吸收中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长期摄入具有低毒性[2]。
  1.2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中常用物质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羥基甲苯、抗坏血酸钠及茶多酚等,不同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影响也不尽相同。多数抗氧化剂在使用中可能产生人体内蓄积问题,造成潜在危害,部分抗氧化剂可能导致肾脏毒性、高血压、糖尿病或呼吸问题等[3]。
  1.3 护色剂与漂白剂
  护色剂与漂白剂属于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硝酸钠、亚硝酸钠、硝酸钾等都是常见的护色剂与漂白剂,其在改善食品色泽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研究显示食品添加剂中护色剂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肉类食品中硝酸钠摄入3 g可致死,且中毒潜伏期仅为0.5~1 h[4]。若护色剂与漂白剂在食品中普遍使用,长期进食此类食品容易发生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心悸等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导致昏迷或呼吸衰竭,绝大多数护色剂与漂白剂都具有较强的致癌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
  2 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加以保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中不仅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使用方式及种类等进行规范和限制,也需对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处罚进行严格的规划[5]。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发展,法律法规在对不同食品添加剂进行规范时,应当注重行业内部的分析,了解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发展情况,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还需要重点分析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情况,通过更加全面、合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进行管理,对食品安全加以保障。
  2.2 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
  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的提升。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普通消费者的健康,也关系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是引起社会普遍重视的重要内容。在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上应树立公众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向大众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介绍,增加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建立广泛的检举通道,通过公众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增强积极发现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添加剂相关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提升,也能让消费者有意识地减少添加剂食物的食用,使商家积极研发无添加剂的绿色食品等,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2.3 安全信用体系的建立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需要重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积极建立全套完善的信用体系,对失信企业及个人进行责任的追究,有利于建立公平、健康的食品市场环境,减少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问题。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食品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意识,信用体系的存在有助于食品生产商家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诚实守信,从思想上帮助其树立认真负责,遵循规范合理使用添加剂的意识,降低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对食品安全负责。
  2.4 食品添加剂监管检测
  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检测是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不仅需要依靠法律规范、意识的改善,也需要可靠的监督管理和科学的检测环节。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可以通过检测环节进行分析和判断,食品安全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定期抽查市面上流通食品,并对其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抽查,了解当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积极更新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优化检测仪器,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准确性,有效发挥检测对食品添加剂风险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3 结语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具有一定影响,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若违规添加过量添加剂,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需要妥善分析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漂白剂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使用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因食品添加剂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注重相关对策的应用。针对当前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应该从法律法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信用体系、监管检测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应用各类处理对策,合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于志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食品,2016,11(21):31-33.
  [2]胡晓明.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区域治理,2018(40):277-278.
  [3]池玉芬.浅析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9,26(24):123-124.
  [4]陈荣圻.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7,34(3):1-8.
  [5]唐新宇.试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轻工科技,2019,35(8):29-30.
其他文献
摘 要:用气相色谱测定茶叶中的联苯菊酯,该目标化合物用有机溶剂乙腈提取,通过浓缩并净化得到最终的样液用1 mL丙酮定容。配制0.05~0.60 ?g/mL一系列浓度梯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进行测定,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石英毛细管柱、单检测器单进样口来分析处理,锁定保留时间,外标法定量。  关键词:气相色谱ECD检测器;联苯菊酯;乙腈;茶叶质控样  茶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大众化的饮
摘 要:研究江香薷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江香薷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出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采用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江香薷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南烛树脂酚(1)、(-)-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素((-)-5-methoxyiso
摘 要:食品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随着居民在食品方面需求的增加,切实促进了各地食品企业的发展,各种食品种类更加丰富,食品口味也更加多样化,而随之而来的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并注意检验检测工作中的细节内容,做好细节的完善,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油炸方便面营养成分少、脂肪含量高等问题,对采用非油炸工艺的荞麦苦瓜营养方便面生产技术展开了分析。在不改变产品功效特点的基础上,对方便面生产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方便面油炸和非油炸工艺优缺点,引入预糊化、发酵、干燥技术实现工艺改良,改善荞麦苦瓜方便面糊化度和复水性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为产品生产加工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荞麦苦瓜营养方便面;生产工艺技术;非油炸  作为世界范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更加重视,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若想保证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食品,相关部门需采取科学的措施控制检测质量,进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在物质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宾客在享用烹饪带来的味觉体验时,对于菜品的要求已经从对食品色香味的需求转化为对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追求。面对宾客饮食需求的变化,我国烹饪领域引入了全新的理念和工艺,烹饪人员也在不断地追求突破和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烹调艺术,在色彩和造型上通过盘装艺术的表现手法,设计良好的菜品外观,带给人们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为此,本文从果酱画
摘 要:勾芡是中华美食的一种烹饪手段,也是一名厨师必备的烹饪技术,其制作手法和使用方式都有很多讲究。本文结合实际烹饪经验,分析了勾芡技术及其在中式烹饪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式烹饪;勾芡;技术探讨  我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多种多样,菜式种类丰富,产生了形式各异的烹饪方式,为食材增色增味,能将同一种食材赋予不同的味道,为人们带来新鲜的饮食体验。勾芡属于中式烹饪手法,主要通过增加食材的黏稠度提升菜品的
摘 要:随着国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知度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技术水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诸多食品加工技术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应用广泛,已经全面覆盖蛋白质类食品、果蔬食品、速冻品及乳制品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蛋白质食品进行了分析,综合探讨了超高压技术在此类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本次研究内容的展开,进一步为未来食品加工工作品质优化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超高压技术;
摘 要: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保证饮用水水源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当地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探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意义,分析当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保护我国水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  1 水源环境保护的意义  如今饮水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环境
摘 要:以莱菔子、红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红茶菌为菌种,研制具有莱菔子风味的复合型发酵茶饮料。通过改变发酵时间、莱菔子液浓度,结合饮品口感、色泽、菌膜生长情况、还原性糖含量以及pH值,初步探究出莱菔子红茶菌复合饮品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 d,莱菔子添加量10 g/L。发酵液具有莱菔子香气,饮品色泽透亮,口感酸甜适中,菌膜成透明胶制状,富有弹性。  关键词:莱菔子;红茶菌;发酵;菌膜  莱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