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库中的瑰宝,堪称民族文化的精髓,理应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反复诵读
  古诗词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古诗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深情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一)读准字音。读,讲究字正腔圆,字正则音正,腔圆则韵足。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例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要求学生大声读诗,把诗中的“渭、浥”两个生字和“朝、舍、更”三个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做到声音洪亮饱满。
  (二)读出节奏。古诗词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就能读得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可以示范读,指出诗句中停顿的位置。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告诉学生读出节奏的方法,即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读的时候注意做到“声断气相连”;或者采用师生“前四后三轮换读”的方法,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读出韵律。古诗词讲究押韵、平仄等,可以采用平长仄短的读法,把诗的韵律读出来。例如朗读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教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倾听,看看哪些字是轻读,哪些字是重读,轻读的字是第几声,重读的字是第几声。要让学生明白现在一、二声的字相当于古代平声字,要读得轻而缓;三、四声的字相当于古代仄声字,要读得重而急。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读诗方法。另外,诗中押韵的字叫韵脚,“漫、干、安”三个字就是诗的韵脚。读韵脚时可以比其他的字读得略重一些,声音延长的时间略长一些,但也不能一味地加大音量或者拉长字音,应根据需要来把握重音或者拉长音的分寸。
  二、揣摩诗意
  在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串讲”方式释义。这种方法做到了字字落实、逐句理解,但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应从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领悟诗意。
  (一)自主揣摩。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古诗词的意思。例如教学《泊船瓜洲》,可以让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领悟诗义,看插图想象诗句的意思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和体验,比教师用“串讲”的方式品词析句更加有效。
  (二)互动探究。当学生大致了解了诗意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探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在学习《泊船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教师抛出问题:“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字替换诗中的‘绿’字?”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展开交流。有的说用“到”字,有的说用“满”字,有的说用“入”字,有的说用“过”字,还有的说用“舞”字……最后发现不管用哪个字替换都没有“绿”字用得好。因为“绿”字既有色彩美又有动态感,把春风写得活灵活现,生动表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三、举象入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由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朱光潜先生说:“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诗歌的意象打开来,让学生见到意象,进而领悟诗情。例如执教《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师可以抓住“雨、柳、酒”三个意象进行教学。“雨”是送别诗常用的一个意象,表现悲伤的感情。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雨后美景图: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与阳关以西的荒无人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伤感。“柳”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从《诗经》“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有了借柳寄托离愁别绪的开端。“柳”者,“留”也,“柳”“留”谐音,折柳相送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酒”这个意象更是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常用的,借酒寄别情、消离愁,酒可谓送别的绝佳媒介。《雨霖铃》中“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让人深感离别凄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抒发离愁别绪的乐曲,出示雨后美景、折柳相送、劝酒话别、荒芜阳关等图片,让学生步入离别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表现出读的拓展和写的拓展。一节课只读一首诗是不够的,以一诗带多诗已经成为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一是读诗人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诗人思想性格的了解,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比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结合“泪”的意象链接杜甫的另一名篇《春望》,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分析诗人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愤流泪和听闻收复失地时的喜悦之泪,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二是读相同主题的作品。例如,学习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拓展学习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青门柳》等一类描写送别的诗,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执教《赠汪伦》时,结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引导学生写出朋友间依依惜别时的心境。或者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将原诗改编成故事、抒情散文甚至是现代诗歌。通过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上泸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五原县42个未改水的地砷病村所有常住居民在2001年一2008年期间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进行随访调查,通过人群死亡率及主要死因构成及死亡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定性水源性砷
摘 要:语文阅读课堂要在网络环境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和构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生本”阅读课堂,需要教师解放学生感官,构建趣味模式,让学生成为主角,走出阅读课堂,在失败中找到阅读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网络环境 “生本” 阅读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课
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作为教师,怎样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乐意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呢?我认为,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快乐体验中打好作文根基,在趣味游戏中培养自主意识,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和共同进步的摇篮。  一、在丰富的想象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重在发展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想
摘 要 当前形势下,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音乐教育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音乐教育进行素质化的教育改革已成为必然,文章就当前环境下,音乐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迎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音乐教学改革途径。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教学活动 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音乐教育要提高教学水平,立足长远发展,作为音乐教师就必须要紧跟时
摘要书法的基础是汉字。把文字书写发展成一门独立独特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功能,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梁启超认为,世界公认的美术包括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字。目前,鉴于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滑坡,规范度差,成材率底,书写水平普遍下滑,缺乏效率的现状,结合国内汉字教学的实际和研究成果,下面就农村小学汉字书写教学问题加以探讨,谈谈看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兴趣书写姿势  中图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也要注重课堂活动中的动态生成,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精心的预设可以使课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师能够准确掌握课堂的发展。而动态的生成则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是不经意间出现的“精彩一瞬”,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一定会使自己的课堂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一、精心预设,促进动态生成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是否能跟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职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对英语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 高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摘要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大多数教师都是边教边探索,寻求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本文提出了笔者本人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准备管理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大多数教师都是边教边探索,寻求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工作五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