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浅析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异常密切,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缺失文化的语言将毫无生命力。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异常重要,它不仅能够改善现今大学生文化薄弱的现象,更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本篇文章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进而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笔者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提高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渗透;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西方文化和社会状况的介绍等极为详细,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却甚少提及,这种忽略母语文化介绍与传播的不良现状,将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当引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的充分重视。
   1、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作用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需求,还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途径。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其实质应该是汉语和英语的双向交流,而不应该是英语的单项输入。如果中国的学生在学校了若干年的英语之后,仍然不能够向外国人介绍中国那些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现象,那么,所谓的汉语和英语双向交流便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这无疑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不仅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要学习并掌握英语的语言及相关知识,而非运用英语来认知世界。这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特定的思维模式,那便是在英语的学习中夹杂着广泛的汉语,即中国式英语。由此可见,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本国文化的正迁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第三,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大学英语教材选材丰富,内容多样,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介绍一下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并将其与中国特色文化相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及把握。
   2、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
   首先,大学的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单词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使词汇成为中国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非词汇莫属,它不仅是其赖以生存文化的真实反映,更加忠实的表现出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变化。所以,笔者认为,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词汇来发掘相应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次,大学的英语教师应该选取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阅读材料,以充实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材丰富多样,教师应该在重视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积极选取各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阅读资料,使学生在英语的学校过程中,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进知识、拓展视野。
   第三,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还要注重渗透于英语语言中的汉语文化的讲授。从英语传入中国并受到广泛的重视以来,英语和汉语不断交流、融合,产生碰撞,致使许多汉语的词汇与表达方式不断的融入英语,丰富了英语语言的发展及英语文化。例如:功夫—kungfu,福娃—fuwa,纸老虎—paper tiger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包含汉语文化表达方式的讲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汉语知识来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有助于正迁移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第四,大学的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激发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提高其中国文化的修养。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内,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进行知识的获取,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更是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表演、看电影、分组讨论以及改编话剧等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小结
   总而言之,大学的英语课程担负着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的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洪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以及学生英语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王洪月.论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渗透[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5):200-201
   [2]赵鹍.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73-74
   [3]陈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其他文献
大嘴:不知不觉就到了九月,自我放飞了一个暑假的你是不是非常想念阔别了将近两个月的老师?哈哈,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老师们在校园里留下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吧!你的老师是不是也是
期刊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预料之外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外,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尤为关键,因为课堂是时刻变化着的。   1、设计有效的热身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线劳动力的重大使命。然而,随着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职业院校的生源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并且大多数学生不求上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想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早日参加就业。再加上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不太重视学生文化成绩,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笔者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获得了一些感悟,下面就如何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相对于传动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在认识到起优势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其弊端。本文主要就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进行思考。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方法,大学英语,作用,弊端   大学英语对于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让大学英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并没有什么区
我国农民教育理论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较之蓬勃发展的农民教育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仍显滞后.理论落后的原因是多个方面所造成
网络教研与现实教研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两种有效的实践模式.而网络教研以其快捷、自由、广泛、高效等诸多优势,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
当一个存在多稳态的生态系统临近突变阈值点时,外界条件即使发生一个微小变化,也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剧烈响应,使之进入结构和功能截然不同的另一稳定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重大突变
作为逻辑推理与定量研究的关键工具,数学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创新往往带来科技的飞越,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约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我没料到情况会这么糟.我是说,我知道成绩单上的分数会很难看,但没想到有这么难看.rn我就不向你透露那些血淋淋的具体分数了,那只会让你倒胃口.一句话:我这辈子从没见过一张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