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市街道设计中人文环境的延续问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上的开封虽然屡遭破坏,几度兴衰,它的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始终没有中断,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性最强的城市之一。开封作为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街区面貌特征的消失和人文环境的缺失,根本上意味着中国相类似的城市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空间特征和人文环境的延续性为基点,着力审视当代开封城市街道设计中,人文环境的缺失以及迫切需要改观的现象。
  关键词:设计 延续 城市街道 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郑州并称八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开封最为强盛和享有世界声誉的时期,当属北宋都城东京时期。北宋开封的城市建设承上于隋唐,启下于元明清,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其繁华的盛景,除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外,还有许多文人字画的记录,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清明上河图》。北宋时期的开封,既是古代中国传统大城市建设的典范,也是体现中国典型的传统城市人文环境的标本。
  北宋的开封街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朝的城市布局。(2)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3)北宋东京出现了“瓦肆”(瓦子)。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这些场所,有演戏的,说书的,还有百戏杂技艺人表演,字画买卖等,吸引着大批观众。街道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在这里有充分的表现。
  
  一 开封街道人文环境的延续
  
  开封不仅只是北宋时期的辉煌,它的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始终没有中断。开封是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性最强的城市之一。从夏代建城开始,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开封城址自秦汉以来没有大的迁移,有史可考的城垣规模与街道网格局及重要建筑的坐标,最迟在唐代已基本固定。城市在前代经营的基础上,多次重建并逐渐向外扩展。自公元781年唐代修筑汴州城开始,至五代都城和宋东京内城的城垣,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建造的。历史上的开封虽然屡遭破坏,几度兴衰,但迄今尚留存下来的众多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以及名人轶事、民风民俗等等,都记载了这个城市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强烈的人文环境呈现在历史的每个时期。
  
  二 开封明清时期的街道与人文环境
  
  北宋之后,开封的城市建设趋于缓慢,曾一度衰落。但到明代,开封的历史地位和建设,又重新回到中国重要城市之列。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宋代以来发生的商业和城市变革,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的社会统一稳定,基本没有全国大范围的战乱,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明清时期的开封城市建设得到了较好地恢复和发展。
  学者赵冈在其著作《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写道:“这个城市是突然兴起,又突然衰落。在这一段时期之前之后,它都不过是中国城市中一个二三流角色。”笔者认为这句话还有待讨论。开封并没有“又突然衰落”。什么是一流城市,什么是二流三流城市?拿开封其他时期和北宋东京相比,在发达程度和地位上确实“衰落”,虽然不是国都和世界化大都市,但在诸如战国、唐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它在中国这个范围内,至少还是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中心城市。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开封是明代当时“33个商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城市”。清道光年间,开封为全国27个人口为10万以上的大城市之一。
  在此时期,开封的人文环境也呈现出南北交会的特点。从文化生活上来看,明沈德符《野获编》中说:金陵(今南京)、汴梁(今开封)为明代歌舞之都(清唱),相互影响;清代末年,是中国百戏兴盛之时,豫剧(祥符调)诞生于开封,影响华中地区,记录着先人的故事;城南的朱仙镇年画为我国四大年画,古朴、民间味极浓,每逢过年开封家家户户张贴,街道两边门面上的“马上鞭”,更是延续着千年的城市传奇。
  
  三 开封民国时期的街道与人文环境
  
  民国时期是研究当代街道设计与人文环境的重点,因为开封当代(1949年以后)的城市建设与人文环境改变和断层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在整个民国时期,城市及建筑设计的形成、发展、繁荣,均存在着中西交汇、新旧交错的现象和时代特征。
  1 建筑设计与街道设计在样式和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此时期的建筑物大都是青砖、小瓦、坡顶、花脊,丰富多彩的砖木雕装饰物,具有民族风格;由于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中还有大量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三段式立面和优美的柱式、带有装饰卷草花纹的山门,代表了民国特定时期的建筑特点。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毗邻而居,大大丰富与美化了开封的街景。
  2 城市人文环境的变革与延续
  古城开封的大小街道很多,可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这些街道大多历史悠久,古老典雅。开封的街道和胡同有“七角八巷”和“七十二胡同”的说法。这种说法定型于清末民初,这些街道在民国时期仍旧保存完好。
  开封“七角八巷”中,“七角”指的是县角、行宫角、崔角、丁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后来,“七角”中丁角和吴胜角演变成了大街,名叫丁角街和吴胜角街。“八巷”指的是双龙巷、贤人巷、聚奎巷、保定巷、金奎巷、南京巷、慈悲巷、第四巷。
  
  四 当代人文环境的改变及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古代城市的设计和实践,形成了稳固、保守、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形态、建筑形制以及人文环境。随着中国封建体制的没落和西方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形成了清朝带有些许西方色彩的城市人文环境。到民国时期,城市工业化和封建制度的瓦解,又形成了殖民化和残存传统古迹的特殊城市人文景观。新中国的建立,发展了民国基础上的城市,但城市设计以及原有的传统人文环境和当时应有的人文环境遭到破坏。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城市街道又面临“无设计”和“克隆设计”。一直比较稳定延续的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具体问题是传统街道形制的覆灭,街道建筑无修复,当代社会生活价值的缺失等。
  街道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街道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使我们的现实空间产生一个完整而富有内涵的框架。开封作为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街区面貌特征的消失和人文环境的缺失,根本上意味着中国相类似的城市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空间特征和人文环境的延续性为基点,着力审视当代开封城市街道设计中人文环境的缺失以及迫切需要改观的现象。
  1 传统性面临困境
  当前,我们处在严重的发展矛盾和冲突之中,对经济发展乐观展望和对文化发展的悲观期待并行。在城市中,一方面是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呈现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的没落,呈现出文化的锐减和精神生活的浮躁。人们在失去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文空间的同时,也失去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和文化创造。开封许多传统人文与文化呈现颓势。许多本地人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持着麻木甚至批判的态度。比如朱仙镇年画,现在在市区已基本见不到“入年必贴画”,“万户皆门神”的场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街小巷,还时不时听到豫剧的声音,现在很难寻觅。
  2 地域性面临挑战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时代的发展,随着交通、通讯等的改善,人流、物流和信息加大,盲目地开发建设使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地域性特色也随之逐渐削弱。由于缺乏对城市历史、人文、经济等因素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当地应有的感情,不能深入调查和思考自身原有的地域人文的特质,不顾及开封的地域特征、地形地貌、城市文脉以及本地市民的生活习惯,将西方文化或以国内其他大城市视作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更为严重的是,以这种态度进行建造而呈现的街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造成目前地域人文特征趋同。地域文化特质的消失,已成为当今城市街区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并且被取代的“风格”是“西方现代主义”或“无设计”、“克隆设计”。经常予人“不伦不类”之感。
  3 文化多样性的萎缩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经济的全球化不等于文化的全球化,经济的强势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霸权。尊重和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准则。开封在历史上曾经是故都和文化中心,所以形成了开封对各种文化、宗教的兼容并包,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和重要社区,在街头巷尾均四处可见。无数的佛教寺院,道观,再加上不少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甚至还有古犹太人的遗迹,无数的宗教场所都在证明这座城市的包容和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为开封的“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正因如此,才能持续性的发展。但是不能历史的全面的长远的看待城市发展的盲目建设,不仅割断了地域文化的连续性,同时以这种概念建造的城市,造成了目前地域文化保护的重重困境,使传统古城变成“失忆的城市”。
  
  五 总结
  
   “凡是保留的历史建筑,无论是整体保护、成片保护或单体保护,都可以加以利用。保留利用不但能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又能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的好事。”街道和城市一样,是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应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这种现象的解决,可以学习西方的城市规划经验,旧城的布局和临街建筑保存,再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增加的水平,在距旧城不远处建设新城,安置发展后带来的诸多压力。例如法国巴黎的保护方法是“围着老城建新城”,而意大利罗马更是一个典范,“撇开老城建新城”,保护了罗马城空间布局的和谐完整,这种规划方式在欧美屡见不鲜。开封经济落后、人口增长和城市更新很慢,没有出现需要将旧城中心拆除建高楼的必要。不如将财力物力投入在改造和更新再利用上。再次,“住在旧平房里的老百姓也盼望早日迁进新居,尽快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据了解,大多数开封人还是愿意住在老房子中,并对传统生活很是留恋。老房子经过正确的改造,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开封还存在一些工业老建筑,这些厂房基本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工程质量很好,也可以作为学校、研究、体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再利用。对于开封这样的文化历史名城,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机更新”达到“有机秩序”。这是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和人文环境建设的科学途径。
  为了使开封城市街道人文环境展现时代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和其他城市先进的街道设计相关理念,避免开封城市街道进一步呈现人文景观缺失和克隆般的面貌,应以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进行研究,从城市人文环境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既符合当代社会生活模式,又不失本土人文特色的城市街道布局。
  
  参考文献:
  [1] 刘顺安:《开封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 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 [加]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 孙家正:《追求与梦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5]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周弘宇,男,1972—,郑州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中考复习是初中学习的关键阶段,初中数学总复习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并要讲究复习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当下的空间环境逐渐向个性、功能、人性、趣味性方向发展。人们逐渐重视软装饰给人带来得心理满足,减少无意义的浪费,低碳环保。因此文章通过对软装饰形态在空间中的功能、情
为参加市里小学科学课赛课活动,我和金庭的朱老师重点研究了《有趣的传动》一课。在几次试教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科学课该如何同时凸显出趣味性?当我过后再回顾磨课、
对高危病人急性胆囊炎行胆囊造瘘术后胆囊的再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为10例造瘘后的胆囊进行了经皮胆镜胆囊管闭塞及胆囊化学灭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7岁男性,因头痛呕吐4天首次入院,有‘慢性付鼻窦炎”史。入院时双侧嗅觉减退,颈抗明显,Brudzinski氏征(+),Kening氏征(±)。腰穿脑脊液微黄,压力2.4kPa,RBC 2.7×10~(10)/L
本文采用超短波加直流电按摩治疗面神经炎65例(下简称超短波组),治愈率为75.4%,对照组用特定电磁波(TDP)加直流电按摩治疗20例(下简称TDP组),治愈率为35%.超短波组疗效优于TD
患者女性,16岁,学生。3个月来无原因出现发作性自言自语。所说语言与当时所处环境、场合不相关,有时突然停止进行着的活动而自言自语,过后再继续原来的活动,每次约持续2~3分
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伯尔创建并形成一项新兴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亦被称为系统教学设计。其本质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视觉鲜明的图画、飞扬的想象和诗一样的语言。绘本的内容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正】 对于我市税务部门和大多数企业来说,过去的一年是不轻松的一年,资金短缺,市场疲软,‘三角债’的困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方位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