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 最清澈 明亮的少年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三,从嘴里说出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可若是能将高三那一年里的眼泪和汗水,如同这两个字一般,轻轻巧巧地一句带过,那该有多好啊。
  从每天早上5点开始,太阳的光辉还来不及洒向大地,我就戴着耳机开始晨跑,耳机里放的是英语听力。晚上学校熄灯很早,我便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做题,这样做真的很闷,又容易引来蚊子。有时一道题解了一小时,得出的答案却还是错误的,长时间的缺氧让我的脑袋晕乎乎的,我终于在那个深夜哭了出来,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了什么而哭泣,到底是因为题不会,还是因为身边压抑的气氛,又或者是父母殷切盼望的眼神和小心翼翼地照顾我情绪的模样。
  每次和父母通話时,我怕父母担心,都会故作轻松地告诉他们:“一切都好,我有信心,你们不要担心。”可转身之后,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其实我多想告诉他们,我好累我好委屈,但是不可以,只能在夜晚躲在被子里悄声哭泣,第二天又装作没事人一般,依旧背着沉重的书本和题目,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教室。
  学校为了给我们打气,组织同学们晚上一同唱歌,唱的明明都是斗志昂扬、激励人心的歌曲,可唱着唱着,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我们声音沙哑地哭成了一片。就在这一刻,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未如此亲近过,大家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看着对方哭成花猫的脸,大家都疲惫得几乎说不出话,可每个人的心里都燃着一把火,仿佛重新蓄满了力量,举起火把,又能重新冲向战场。
  后来,我身边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早上5点,我们一同晨跑,跑累了就坐在一起,在休息时背文言文。白天时间不够,题目没弄懂,于是晚上熄灯后,我们打着手电筒,几个人一起钻研,半小时终于做出来以后,高兴得几乎叫出声来。我们会心一笑,一同看看外面浓郁的夜色,脸上虽然都带着疲倦,内心却是十分充。一同唱歌的时候,我们为彼此擦去眼泪,不管哭成什么模样,都继续大声唱着,曲调早已跑到了天涯海角,心却像手一样牢牢地系在了一起,只为一路向前冲刺高考。
  我很累,我也知道大家都很累,可我们太想赢了,如果一定有人要赢,那为什么不可以是我们呢?我们是最耀眼的少年,有着最明亮的眼眸,我们努力过,痛苦过,但还是没有放弃,因为我们一定会赢。
  面对最后的一战,若是我们在此时被困难吓退,在黎明前被冻死,那阳光永远也不会洒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还要看遍这个世界,我们还要去最遥远的地方,我们是最勇敢最耀眼的少年,哭了又怎样,哭了不代表我们认输了,眼泪会洗去灰尘,让我们的眼眸更加清澈,亮得能够看清远方胜利的曙光!
其他文献
用近40年的时间,不计回报地去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完成这样的鸿篇巨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1930年,胡适请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五人担任翻译,计划用5-10年的时间,由他们共同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可人算不如天算,1931年徐志摩意外身亡,紧接着其他人纷纷退出,独留下梁实秋一个人承担重任。胡适深知这其中的艰辛,对梁实秋说,我现在只有指望你了,一定要让
内容提要 早期现象学家们围绕现象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胡塞尔将世界观与现象学相对立,并指出前者是相对主义的,与“时代”相关,后者则是绝对主义的,追求“永恒”。海德格尔支持并极端化了这一对立,舍勒则反对这种对立。施泰因发展了“世界观”的两种含义,以调和胡塞尔与舍勒的争论。现象学并不简单地是世界观,而是既关注人们“观”世界的方式,又探究“世界图像”。正是在这两种含义上,人们可以追问现象学的世
内容提要 文学与图像对“翻身”的反复叙述,在现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也是文學史与美术史中独具特色和颇具影响的部分。文学与图像在“翻身”叙事上有颇多相互转化、相互阐释之处,呈现出明显而特殊的互文性。“翻身”叙事的文学和图像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征,在文学和图像营造的“包围式结构”中,地主都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文学与图像都着力构筑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都因其中潜藏的宣泄一抑制一疏导机制而呈现出别样的
小徐医生:  分别已近一年时间,今时窗外蝉噪蛙鸣,处处攒动着夏日来临的讯号。我在这个季节给你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黑暗,若你心向希望,明天依然美好。”  犹记得我们相遇的那天,是我人生中烙下深刻疼痛记忆的一天。在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内,我躺在你的诊位上,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心惊肉跳后,两颗顽固的智齿最终向你手中尖利的刀钳缴械投降。看着被疼痛、恐慌吓坏的我,你拍拍我的肩,笑意浓浓地说:
内容提要 神仙非有情非无情的感情状态,与道家圆教义理相通。熟悉黄老之术的胡兰成,感情观恰与之一致。本文旨在表明道足以应物,举出道应于人事之一例,管中窥豹。汉文明中,道不仅见于人事,也见于制器、技艺,遍及百姓日用,中国人的人生因此成为修道的过程,人性的超越维度就此保住,因此中国无宗教。当下重建中国文明,应洄复日常修行这一传统。洄复的关键,并非简单复古,而是要钩沉出道究竟如何见于人事、制器与技艺?这里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人类“文明形态论”成果,特别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通过对之进行汲取与改造,建构起一种“文明形态论”框架下的“文艺形态论”。当把“文艺形态论”挪移至比较文学研究时,一种“平行研究”的形构便自然地呈现出来。“文艺形态论”与“平行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暗含着比较文学的重要原理;比较文学者所执持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是左右比较文学研究形貌的隐形之手。  关键词“世界文艺关系观”文艺形态
内容提要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平台,把乡镇基层和市直部门人员派驻社区,统一服务机构和标识,实现服务下移和重心下沉,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在政府与社区组织关系上,奉行互助、合作和双赢的理念,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式合作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社区建设运动,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治到服务的转变,城乡公共服务的对接和一体化也将催生和引发政府行为方式的革命及基层治
内容提要现在我们所说“唐诗学”的蔚为奇观,乃唐以后历代诗论家阐发理论之累积结果,在唐时较多的是零散诗论,较为有系统的多由宋人启导。较早前陈伯海主编的《历代唐诗论评选》堪称代表,然而有感“唐代唐诗论”这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唐入诗论家的理论学说,有开启、孕育发展之功,不得不深究详论。因此,本文以“唐人论唐诗”为研究对象,从中寻究唐人诗论家日积月累所阐发的理论学说,并梳理其脉络源流,传承演变——“风文声”
1989年,美国卡内基有限公司总经理查尔斯·施瓦布,响应金融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建议,将几家相互竞争的公司组成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此,他日夜奔忙,吃饭睡觉都不能按时,但事情仍然积案如山。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了多处理事务,施瓦布特意每日早晨5点起床,晚上直到凌晨1点才休息,但多如牛毛的繁杂事务仍然日夜缠身,施瓦布感觉心情越来越烦躁。  施瓦布也明白是事务太多,让自己难以应付,所以才
内容提要西北作家雪漠的《西夏咒》这部作品在当下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这部作品颇具内涵,涉及到历史文化思考、生与死的困苦、坚韧与虚无、时间之相对与永恒等等,特别是其独具的宗教情怀,都对当今小说美学范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作品在叙述方面的丰富多变;人物刻划富有张力,处理时空重叠和修辞性的反讽,都显示出这部小说的非同寻常。  关键词 文本 自由 文化 宗教情怀 个人化写作 突破  [中图分类号]1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