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徐医生:
分别已近一年时间,今时窗外蝉噪蛙鸣,处处攒动着夏日来临的讯号。我在这个季节给你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黑暗,若你心向希望,明天依然美好。”
犹记得我们相遇的那天,是我人生中烙下深刻疼痛记忆的一天。在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内,我躺在你的诊位上,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心惊肉跳后,两颗顽固的智齿最终向你手中尖利的刀钳缴械投降。看着被疼痛、恐慌吓坏的我,你拍拍我的肩,笑意浓浓地说:“回去以后,多休息,止血后,可以用漱口水漱口,吃饭要以流食为主,一周后来拆线。”
初次见面,温和且平易近人大抵是你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你身高近乎一米七,做事果敢干练,科室内你的身影时常来去如风,你总能在眨眼之间整理好手术器具和安顿患者于诊床,你异常认真严谨,问诊的话语中,既有一针见血的诊断,又有循循善诱的宽慰和安抚。
纵观整个口腔科,你是这群医生中最年轻的一位。“仁怀济世”是你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自步入工作岗位起,便向你所热爱的医疗事业许下的承诺。
拔牙后,由于病情不稳定,伤口愈合的同时,常常牵引牙床上任意一处神经的活跃跳动,我成了你诊位前的常客。今天因为一颗牙齿酸痛,上门找你问询原因;明天又因为那颗还未拔除的智齿仍在口腔内兴风作浪,而前去找你了解护齿知识。每次见面,你都是温和以对,隔着口罩,露出的半张脸上,有着一份超然的淡定,仿佛在告诉我:“有医生姐姐在,什么都不要怕。”
渐渐熟络后,我们聊天的内容不再仅限于“牙齿”这个狭小的天地,学习也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又一话题。有一回,你兴致勃勃地问我:“晚上看書,怎么才能不困?”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又正值考研备考期的我,对这个问题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我回答说:“喝绿茶,或者困了就小憩一会儿。”你一脸茫然。我又悄悄地凑上前说:“再不济,你就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你好像听懂了什么,嘴里嗫嚅着:“回去就试试。”
作为一名医生,坐诊占据了你一天时间的很大一部分,生活留给你学习的时间微乎其微。你常感叹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如果不坚持学习,查漏补缺,就会被后来居上者淘汰。”生活的残酷,让你不得不负重前行。10月末,你告诉我,你准备考在职研究生,你坚定地说:“时间紧迫,但我想拼一次!”
小徐医生,你就像一面通透的镜子,在我迷茫的人生中照出了一片春暖花开,你以你时年32岁仍有的一腔拼劲儿告诉我:只要心存梦想,无论何时启航都不晚。
订立备考目标后,你一头扎进题海,每每深夜联络之时,你都会沾沾自喜地告诉我,你今天又消灭了几十个英文单词。即便是隔着屏幕,我也能深深地触摸到来自你心底真切的开心。
曾与你谈及学习心得,你说:“煎和熬都是一种美味。”彼时,你正浸泡在滚滚书海中,做考前的最后突击。站在30岁的人生路口,你在攀援绝境的同时,早已把学习这味苦涩的中药,研磨成心田深处的美味。
你考试结束后,我们邀约相聚。傍晚,去饭店的路上,我同你聊起分别半年来的喜怒哀乐,你说自己也遇到了一桩难事。那一晚,在你轻描淡写的叙述中,惊闻你母亲生病的消息,你一字一句都说得极其委婉,刻意压低的语气里,藏着一份成年人的故作冷静。
之后的半年,时常与你联系,每次说到有关你母亲的病情时,聊天都会一度中断,缄默良久后,出现的只言片语,溢满悲伤和无助,顷刻之间,空气也开始凝滞。
9月的银杏,恣意地洒满金秋的校园。手握一纸录取通知书,你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大学。徜徉在全新的梦想启程地,你用手机“咔嚓”几下,将省城的无限好风光传送至百里之外母亲的病榻前,正被病痛所折磨的她,因你的又一次成功,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庚子年的冬天,没有风,空气阴冷寒湿。年关将近,全国上下在进行着严峻的抗疫阻击战,春节在这个年份,惊奇地少了些甜甜的味道,只有些许苦涩滞留心底。1月末的一天,新年将至,我本打算约你吃一顿便饭,你却说:“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我妈估计撑不到年关了。”半年来,经过无数次的悲伤无助和信心振作,你已疲惫不堪,你只求母亲在弥留之际走得安详。我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发了一个无力的拥抱表情,也许,这是你此刻最需要的。
春节前夕,噩耗传来,你母亲终究没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在这多事之秋憾别人间。你说,2020年,让你永生难忘。几天后,你努力地擦去眼角还未风干的泪水,又回到了那片白色战场,和许多奔忙在抗疫前线的医生一样,在你恪守职责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点亮着一束束生命之光。
上一次和你聊天,临了,我说:“姐姐,若你去了一线,一定要告诉我,我会为你祈祷平安。”微信的聊天界面随即跳出一张笑脸,那一刻,它就像一轮火红的太阳,昭示着希望与美好。
小徐医生啊,从我们相识,你就像超能大白,无所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抚慰忧伤,是你的责任,也是你赤诚的热爱。你的母亲,她倾其所有,毕生辛劳,一路护你长大成人,直到把你培养成一个白衣战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点亮生命的希望。我想,她在万里星河的尽头,一定会永远为你骄傲。2020年,愿你一切都好。
你的小朋友
2020年6月9日
分别已近一年时间,今时窗外蝉噪蛙鸣,处处攒动着夏日来临的讯号。我在这个季节给你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黑暗,若你心向希望,明天依然美好。”
犹记得我们相遇的那天,是我人生中烙下深刻疼痛记忆的一天。在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内,我躺在你的诊位上,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心惊肉跳后,两颗顽固的智齿最终向你手中尖利的刀钳缴械投降。看着被疼痛、恐慌吓坏的我,你拍拍我的肩,笑意浓浓地说:“回去以后,多休息,止血后,可以用漱口水漱口,吃饭要以流食为主,一周后来拆线。”
初次见面,温和且平易近人大抵是你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你身高近乎一米七,做事果敢干练,科室内你的身影时常来去如风,你总能在眨眼之间整理好手术器具和安顿患者于诊床,你异常认真严谨,问诊的话语中,既有一针见血的诊断,又有循循善诱的宽慰和安抚。
纵观整个口腔科,你是这群医生中最年轻的一位。“仁怀济世”是你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自步入工作岗位起,便向你所热爱的医疗事业许下的承诺。
拔牙后,由于病情不稳定,伤口愈合的同时,常常牵引牙床上任意一处神经的活跃跳动,我成了你诊位前的常客。今天因为一颗牙齿酸痛,上门找你问询原因;明天又因为那颗还未拔除的智齿仍在口腔内兴风作浪,而前去找你了解护齿知识。每次见面,你都是温和以对,隔着口罩,露出的半张脸上,有着一份超然的淡定,仿佛在告诉我:“有医生姐姐在,什么都不要怕。”
渐渐熟络后,我们聊天的内容不再仅限于“牙齿”这个狭小的天地,学习也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又一话题。有一回,你兴致勃勃地问我:“晚上看書,怎么才能不困?”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又正值考研备考期的我,对这个问题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我回答说:“喝绿茶,或者困了就小憩一会儿。”你一脸茫然。我又悄悄地凑上前说:“再不济,你就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你好像听懂了什么,嘴里嗫嚅着:“回去就试试。”
作为一名医生,坐诊占据了你一天时间的很大一部分,生活留给你学习的时间微乎其微。你常感叹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如果不坚持学习,查漏补缺,就会被后来居上者淘汰。”生活的残酷,让你不得不负重前行。10月末,你告诉我,你准备考在职研究生,你坚定地说:“时间紧迫,但我想拼一次!”
小徐医生,你就像一面通透的镜子,在我迷茫的人生中照出了一片春暖花开,你以你时年32岁仍有的一腔拼劲儿告诉我:只要心存梦想,无论何时启航都不晚。
订立备考目标后,你一头扎进题海,每每深夜联络之时,你都会沾沾自喜地告诉我,你今天又消灭了几十个英文单词。即便是隔着屏幕,我也能深深地触摸到来自你心底真切的开心。
曾与你谈及学习心得,你说:“煎和熬都是一种美味。”彼时,你正浸泡在滚滚书海中,做考前的最后突击。站在30岁的人生路口,你在攀援绝境的同时,早已把学习这味苦涩的中药,研磨成心田深处的美味。
你考试结束后,我们邀约相聚。傍晚,去饭店的路上,我同你聊起分别半年来的喜怒哀乐,你说自己也遇到了一桩难事。那一晚,在你轻描淡写的叙述中,惊闻你母亲生病的消息,你一字一句都说得极其委婉,刻意压低的语气里,藏着一份成年人的故作冷静。
之后的半年,时常与你联系,每次说到有关你母亲的病情时,聊天都会一度中断,缄默良久后,出现的只言片语,溢满悲伤和无助,顷刻之间,空气也开始凝滞。
9月的银杏,恣意地洒满金秋的校园。手握一纸录取通知书,你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大学。徜徉在全新的梦想启程地,你用手机“咔嚓”几下,将省城的无限好风光传送至百里之外母亲的病榻前,正被病痛所折磨的她,因你的又一次成功,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庚子年的冬天,没有风,空气阴冷寒湿。年关将近,全国上下在进行着严峻的抗疫阻击战,春节在这个年份,惊奇地少了些甜甜的味道,只有些许苦涩滞留心底。1月末的一天,新年将至,我本打算约你吃一顿便饭,你却说:“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我妈估计撑不到年关了。”半年来,经过无数次的悲伤无助和信心振作,你已疲惫不堪,你只求母亲在弥留之际走得安详。我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发了一个无力的拥抱表情,也许,这是你此刻最需要的。
春节前夕,噩耗传来,你母亲终究没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在这多事之秋憾别人间。你说,2020年,让你永生难忘。几天后,你努力地擦去眼角还未风干的泪水,又回到了那片白色战场,和许多奔忙在抗疫前线的医生一样,在你恪守职责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点亮着一束束生命之光。
上一次和你聊天,临了,我说:“姐姐,若你去了一线,一定要告诉我,我会为你祈祷平安。”微信的聊天界面随即跳出一张笑脸,那一刻,它就像一轮火红的太阳,昭示着希望与美好。
小徐医生啊,从我们相识,你就像超能大白,无所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抚慰忧伤,是你的责任,也是你赤诚的热爱。你的母亲,她倾其所有,毕生辛劳,一路护你长大成人,直到把你培养成一个白衣战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点亮生命的希望。我想,她在万里星河的尽头,一定会永远为你骄傲。2020年,愿你一切都好。
你的小朋友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