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老梧桐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人喜欢栽树,尤其喜欢栽植梧桐树。因了一种美好的祈愿:“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其实,不管凤凰是否来,梧桐树,总是要栽的。梧桐,是良木,是佳材。于是,庭院内、大门前、村庄的角角落落,梧桐树无处不在。
  梧桐树,成为了村庄的一道风景。
  梧桐的叶片,格外的大,团团如扇。夏天里,桐叶茂密得粘稠,枝枝叶叶,搅在一起,满目是葱郁的绿。一早一晚,梧桐树,就成了鸟儿们的天堂。黄昏,麻雀们聚满了全树,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叫着叫着,就在树上睡去了。睡去了的雀儿,跟树一样静,祥和得如同一片宁静的心情。待到早晨,它们醒来,又会叽叽喳喳地欢叫一番,然后,各奔东西,如人一般,去过自己的日子了。让人感觉,大地是一张唱片,是鸟儿划动了树的琴弦;日子如同流水,那般的自然,那样的顺畅。
  桐木阴翳,在地面上投下大片的阴影,于是,就成为了乡下人夏日午间乘凉的最好去处。男人们,赤背裸臂,躺在草席上;女人们,穿针走线,做着针线活儿;狗儿猫儿们,在树下跳来跳去;树上的蝉,发出阵阵嘶鸣,聒噪着那个夏日的落寞和安然。这是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这是一幅悠游、康乐的画面,田园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状吧。
  然而,梧桐之美,最使人震撼的,还是秋天。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立秋之后,几阵秋风吹过,梧桐的叶片,就醒然发生了变化,再不像夏日那样肥硕、葱绿,渐次变得萧索、干涩下来。叶片趋黄,呈现出一种薄脆的感觉。像是一张老人的脸,布满了末世的苍凉和无可奈何的忧郁。树冠上,原先遮蔽成荫的情景,已然变得疏朗通透;鸟儿们,失去了浓荫的庇护,迅速地逃离了,仿佛也感觉到了秋意荒寒的威胁。梧桐,在蜕变。
  梧桐叶落,最是让人惊心。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一个秋天里,经常地面对着一棵梧桐,你也就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一叶知秋”了。梧桐的叶特别大,秋风起兮,叶片渐黄渐枯下来。忽然有那么一天,在一个早晨或者一个上午,一枚叶片就掉下来了,悄无声息,悠悠地穿过另一些树叶的间隙,那样轻,而又那样重地砸向地面,于是,你就听到了秋的无可奈何的叹息。随后的日子里,每一场风起,总有一些叶片随风掉落,那种叶蒂脱离的撕裂的脆响,随时都会敲打疼你的耳轮。有一年的秋天里,我就是这样经常地仰望着,倾听着,直到梧桐落尽它最后一片树叶,裸出那些僵抱枯枝的蝉骨。
  强硬的树枝,把空阔的天空,划成一片片碎片。
  并且,注定要,一直划亮一个完整的冬天。在这个冬天里,梧桐树,在等待第二年的春天,生命的另一次穿行。像它,倔强地穿行在我的生命的记忆里。
  于是,我想到了古人的那句话:秋风老梧桐。那个“老”的过程,就应该是这样吧。渐次的、惊心的、疲惫的,把生命蜕化成一种寂然,一种洗练,一种沉默中的等待,一种生命的感悟。
其他文献
近年来,深度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中小学的常规课堂实践。依用深度学习理论对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实践性价值,对深刻理解培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极高的实践意义。笔者在教学
通过三个教学案例,阐述教师如何读懂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内在的逻辑结构,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平台,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自然而有效的教学应该注重两个过程: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认知过程.数学教学应该按照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顺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认识数学之道;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数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新、旧第二产程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性及剖宫產率变化,分析新第二产程标准是否对母婴安全且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选择单胎、头位,排除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共计8163例。根据新旧第二产程时间标准不同,分成两组,第一组为执行旧第二产程标准的产妇,定义为对照组。第二组为执行新第二产程标准的产妇,定义为观察组
为全面贯彻国家农业援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藏慰问工作指示,按照省农委党组会议精神,依据日喀则地区农牧局《关于请求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援藏工作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