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中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事物已初步具有一种认识、判断、取台的思维和行为能力。这一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我校,学生刚来时,初来乍到,显得规规矩矩,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各门功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由陌生到熟悉,接着,谈恋爱的现象出现了,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上课的多了;互相攀比的学生大有人在;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为此,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煞费苦心,使出浑身解数,但只管一时,收效甚微。有些老师泄气了,认为高中生谈恋爱也属正常,时代发展了,热恋网络也无妨。但回过头来想,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日渐成熟的朦胧阶段,必须用恰当的方法适时进行引导,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由。
我尝试着先从职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谈恋爱人手,给学生布置了论题:高中生可以谈恋爱;高中生不能谈恋爱。我先确定了主持人,要求学生自由报名,观点自定,可以事先编草稿。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展开了。初次辩论这种学生敏感而又尖锐的论题,个别学生脸红心跳,说话颠三倒四,说理过程不太严密,支持观点的事实、道理不够条理。辩论结果确定:高中生要以学习为主,要正确处理男女关系,交往有度;要珍惜友情,学习中互相帮助,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造成终身遗憾。
看着辩论会上同学们的各抒已见,听着辩论会上的畅所欲言,想着辩论会后学生思想的转变,我深深感到语文教学要巧妙地运用辩论这个工具,来提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我得益于辩论这项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辩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思维品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
思想支配行动,现代高中生受社会影响,思维敏捷但较复杂。教学中恰当融入辩论,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矫正一些不良思想因素。如认为读书无用,迷恋网络,盲目追星,学习积极性低等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辩论情境中,学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这就营造一种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潜在的思想意识通过合理的平台自由畅通的表露出来,充分展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论可以直接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拿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语文教育的
最终结果就是凭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有些学生笔试能力较强,行文从容不迫,洋洋洒洒,但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几句话却判若两人:或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木讷无言;或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这种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辩论最能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它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较高形式,它要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内,考虑说话的主题、对象、用语等综合因素,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能力也是无法用笔写出来的。这也可以为职高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辩论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对同一事物和现象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很正常,但人们往往忽视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的分析研究。辩论可以充分展示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观点存在偏差,还是本方观点缺少充分有力的论据材料,或是对方观点和材料缺少充分的预测和估计而造成舌战中的被动。通过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辩论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发积极性
职高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强,他们关心自己的形象,渴望表现自己。辩论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说话能力的时间和展示才华的空间,让他们说有目的,学有兴趣。切实为学生着想,从课本中寻找辩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辩论中尊重所有学生意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五、辩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
辩论是一种形式,其意义不只在辩论本身。生活的天地有多广阔,辩论的天地就有多广阔。把学生带出课堂,引导学生步入更广阔的社会天地,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多辩论。教师选择和确定论题,不仅要有利于双方辩论,而且要有意识的有导向性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将论题与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学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不很普遍,如,语文课上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还很严重。配合语文教学的活动偏少,形式单调,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题意识,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深化现代教育体制下的改革,不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便利。这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深刻思考,大力改进,努力创新的。
在我校,学生刚来时,初来乍到,显得规规矩矩,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各门功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由陌生到熟悉,接着,谈恋爱的现象出现了,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上课的多了;互相攀比的学生大有人在;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为此,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煞费苦心,使出浑身解数,但只管一时,收效甚微。有些老师泄气了,认为高中生谈恋爱也属正常,时代发展了,热恋网络也无妨。但回过头来想,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日渐成熟的朦胧阶段,必须用恰当的方法适时进行引导,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由。
我尝试着先从职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谈恋爱人手,给学生布置了论题:高中生可以谈恋爱;高中生不能谈恋爱。我先确定了主持人,要求学生自由报名,观点自定,可以事先编草稿。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展开了。初次辩论这种学生敏感而又尖锐的论题,个别学生脸红心跳,说话颠三倒四,说理过程不太严密,支持观点的事实、道理不够条理。辩论结果确定:高中生要以学习为主,要正确处理男女关系,交往有度;要珍惜友情,学习中互相帮助,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造成终身遗憾。
看着辩论会上同学们的各抒已见,听着辩论会上的畅所欲言,想着辩论会后学生思想的转变,我深深感到语文教学要巧妙地运用辩论这个工具,来提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我得益于辩论这项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辩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思维品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
思想支配行动,现代高中生受社会影响,思维敏捷但较复杂。教学中恰当融入辩论,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矫正一些不良思想因素。如认为读书无用,迷恋网络,盲目追星,学习积极性低等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辩论情境中,学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这就营造一种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潜在的思想意识通过合理的平台自由畅通的表露出来,充分展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论可以直接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拿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语文教育的
最终结果就是凭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有些学生笔试能力较强,行文从容不迫,洋洋洒洒,但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几句话却判若两人:或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木讷无言;或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这种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辩论最能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它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较高形式,它要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内,考虑说话的主题、对象、用语等综合因素,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能力也是无法用笔写出来的。这也可以为职高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辩论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对同一事物和现象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很正常,但人们往往忽视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的分析研究。辩论可以充分展示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观点存在偏差,还是本方观点缺少充分有力的论据材料,或是对方观点和材料缺少充分的预测和估计而造成舌战中的被动。通过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辩论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发积极性
职高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强,他们关心自己的形象,渴望表现自己。辩论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说话能力的时间和展示才华的空间,让他们说有目的,学有兴趣。切实为学生着想,从课本中寻找辩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辩论中尊重所有学生意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五、辩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
辩论是一种形式,其意义不只在辩论本身。生活的天地有多广阔,辩论的天地就有多广阔。把学生带出课堂,引导学生步入更广阔的社会天地,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多辩论。教师选择和确定论题,不仅要有利于双方辩论,而且要有意识的有导向性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将论题与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学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不很普遍,如,语文课上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还很严重。配合语文教学的活动偏少,形式单调,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题意识,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深化现代教育体制下的改革,不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便利。这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深刻思考,大力改进,努力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