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让学生在反思中学好数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主要地就是发展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培养反思能力是提高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因而是提高深刻性思维品质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数学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现实中,学生解题只求速度,不注重效益,无法做到“做一题、会一类”,往往事倍功半,成绩不理想.解后反思是医治上述通病的一剂良方.
  一、反思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训练思维敏捷性
  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是有限的,但题目却灵活多变.同一知识点,命题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题型进行命题.面对新题型,新情境问题,同学们往往会觉得很难下手.主要原因在于同学们理不清所考查到的知识点,因而对题意的理解就不到位.于是,反思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反思对题意的理解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解完一题之后,对题意最初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反思审题时的遗漏知识,为何会遗漏,题中哪些信息不明了,为何会不明了,对题意的理解存在什么样的偏差,为何会有这样的偏差,等, 在反思过程中达到对某些知识的补漏,知识结构的优化,思维更加有序合理.
  通过反思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拓宽学生思维,优化思维方法,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反思解题结果,确保答案准确严密,训练思维严密性和批判性
  解题后的验证过程是确保答案准确无误的一种有效做法,有助于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鉴于数学问题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解答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切不可马虎大意,一方面确保答案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考察审题严密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培养思维严密性和批判性.
  总之,思源于疑,学起于思,反思是学生的驱动器,反思过程又是实现创新学习,摆脱“题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不断反思吧.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211100)]
其他文献
关于磁场与磁感线是我们学习中容易混淆的问题,现在对这两个物理量的理解以及注意的问题进行解读如下.  一、对磁场的认识  1.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客观存在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3.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4.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
眼表包括健康的眼表上皮细胞和完整的泪膜。其中,眼表上皮细胞又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上皮细胞,二者的健康状态不仅可保障正常的眼表功能,还有维持完整泪膜的重要作用。通常,在
牛顿第二定律作为高考重要考查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下面结合各地高考题解读本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及高考命题方向.  一、图象问题  图象不但能直观形象的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而且它的截距、斜率、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还能表示与此有关的物理量的大小及方向.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涉及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非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F由零开始随时间正比增大,当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两者一起运动,加速度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例1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B)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C) 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D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要规律.它的内容是: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它的基本应用是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它的应用一般可以分为四步:①明确闭合回路中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②确定原磁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大还是减小;③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④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揭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看到一个好大的工业流程题,总有一种敬畏的感觉,这样的题很难吗?带着欣赏的眼神去审视它,把它当成我们的朋友,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甚到变得很可爱,如果不信,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打破常规考查开拓创新意识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电解池中H+在
分析:轻推一下物块m,物块m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m的受力情况于图2中原理相同,斜面体的受力情况与图3原理相同,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为零.若用沿斜面向下的推力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加速下滑,但是F作用后,物块的重力mg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没有改变,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N,物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也没有改变,M所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A)正确.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M+m)g,两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下面将2013年高考中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考查基本概念  解题要点:一般地,这类问题多是通过实验现象、图示图表、数据等引出对应概念,因此,答题时要准确寻找概念与问题间的联系,既不能混淆各概念,又不能错误的使用,要准确把握各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应用要求.  分析: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