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泪英雄的穷绝情怀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创意
  
  我国古典诗词在宋玉时代就确立了悲秋的母题,且成为一种传统,一般人很少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凝固的套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突出了国力衰弱下塞外之秋的景象,虽然外在意象悲凉,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怀着“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豪情壮志,那一份对边境紧张局势、边土存亡与否的敏锐感受,包裹在词人捍卫国土的决心与怀乡思家的真情至性之中,使得《渔家傲秋思》悲而不凉,突破了宋初之词的婉约风气,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此词“悲而不凉”的特点展开教学,并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展开,循序渐进:借助对“穷塞主”之“穷”的评价,通过比较阅读,正面欣赏“穷”字,进一步体会词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
  
  二、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感受词中意境,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情感。
  
  2 在比较阅读中进一步分析“穷塞主”中“穷”字背后的复杂情绪。
  
  3 以写促思,让诗词特有的情感滋养学生心灵。
  
  三、教学过程
  
  (一)走进《渔家傲秋思》,感受“悲而不凉”
  由学生对秋日的一般感受导入,来体会《渔家傲秋思》的另一种秋日情怀。
  1 读懂《渔家傲秋思》
  (1)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中的意象和词人流露的情感。
  预设:学生基本能感受到词中塞下之秋的“悲”。
  (2)个别朗读,学生自主评价。
  提示:我从这首词中读到了_________(意象/人物/典故等),感受到了__________(意境/情感),所以我觉得朗读时要注意——(节奏/语调/轻重音等)。
  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悲”中的异样情感,感受“悲而不凉”的意味,根据情感初步处理好自己的朗读。
  2 读好《渔家做秋思》
  (1)学生齐读后,师作诵读指导。
  1)根据词意与情感需要把握节奏,划分节拍。
  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根据作者抒发感情的需要重读需突出和强调的词语。
  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定好诵读基调。
  如:诵读上片特有的边塞秋景时语调应平稳、悠长,略带一种凄凉感。下片以抒情为主,诵时应把握好作者那种激昂、悲怆、惆怅而又不甘的心境变化。整首词诵读时要注意气沉声缓,尤其是最后一句,“人不寐”要语断气不断,“征夫”与“泪”注意停顿,徐徐而出。
  (2)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再次配乐齐读,感受“悲而不凉”的意味,体会作者复杂情感。
  
  (二)品昧《渔家傲秋思》,欣赏“悲而不凉”
  1 出示以下材料,请学生思考并谈看法——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记载:“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魏泰认为此一“穷”字带有贬义,意思是指《渔家傲》内容过于悲凉萧索,缺乏泱泱大国的气势和身为主帅的气魄。对此你有何看法?
  预设:进一步体会“悲而不凉”,学生能初步正面欣赏“穷”字,能从词人内心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入手,充分肯定其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2 出示王翰的《凉州词》,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品味“穷”字背后的复杂情绪一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自由读这首诗,说一说感受到的景与情。
  教师稍作提示:边读边再现画面,诗中呈现的是什么场面,氛围如何,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意境与情感?
  预设:学生基本能意识到这是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
  (2)将《渔家傲秋思》与《凉州词》对比阅读,分析异同点,细味上面资料中提到的“穷”字。
  预设:
  相同——题材相似,都是边塞诗词,都写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和声音,这样的相同点学生基本都能总结出。
  相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1)所选意象不同,营造意境有别。王翰的《凉州词》中,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这些有着浓郁边塞色彩和鲜明军旅生活特征的意象,渲染出塞外军营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
  而《渔家傲秋思》开篇借展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的雁、悲壮苍凉的边声,来表现词人内心的落寞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座城池于一“闭”字透出暗淡、寒冷、无生气的孤立情境与戒备森严、紧张不安的形势。
  2)描写场面不同,抒发情感有别。《凉州词》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热烈场面,美酒使征人“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的场景紧扣上片的景而来,再现了落日西沉时城门紧闭的孤城中,端着一杯浑浊烈酒的白发将军的形象,“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浊酒传递的是浓重真诚的乡愁和“归无计”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政治环境不同,形成风格有别。王翰所处的盛唐,统治者对军功的高度重视促使唐朝士子热烈地、自觉地去追求那种慷慨激昂、富于传奇色彩的边塞军旅生活,故《凉州词》一诗的基调是雄壮高昂的,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狂热的。范仲淹是处于内忧外患处境中的“穷塞主”,那一份亲临边塞所涌现的捍卫国土的决心和怀乡思家的真情至性,使得《渔家傲秋思》悲而不凄、悲而不凉。
  教师小结:在以上的对比阅读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范词流露了更为复杂厚重的情绪,文穷而后工,正是“穷”塞主之“穷”,造就了《渔家傲 秋思》的精彩。
  3 学生诵读回味。
  
  (三)改写《渔家傲秋思》,理解“悲而不凉”
  《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艺术表现及情感内容令读者荡气回肠,作为作者的范仲淹,其忧天下、念苍生的襟怀更是成就了此词的流传千古。
  1 请学生依据所搜集的范仲淹资料及下发的拓展资料《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进一步理解“悲而不凉”。
  提示: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人称代词,最好选用散文化笔调。
  2 学生代表朗读自己的改写作品,师生作简单评价。
  3 教师用《青州说寿:一个永匣的范仲淹》最后一句(“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作一小结。
  
  (四)结束语
  西夏未灭,边烽未熄,白发将军的热泪撼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那一份亲临边塞所涌现的捍卫国土的决心和怀乡思家的真情至性,使得这首作品虽历经时间的淘洗,依然感人肺腑,不为时代潮流所淘汰。就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记住那些曾用生命推动历史车轮的人吧!
其他文献
江苏省泰兴中学语文教研组是苏中地区语文教育的排头兵,曾先后被评为扬州市先进教研组、泰州市先进教研组。目前,本组正着手研究的省市级课题共两个,其中“高中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该课题以学生校园课外学习活动为研究对象,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引领师生素质发展,借重理论探索促进教学境界升华,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界定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每年都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大有“妖魔化”之势。作为夺分大项的作文部分更是各位专家和草根关注的对象。今年初,北京教育考试院对外公布201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写作部分将采用微写作和大作文并轨形式,将以前惯用的60分划分为两个模块进行考查,分别占据10分和50分。综观今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北京卷出现的微写作新题型,可谓大放异彩,令诸多考生既熟悉又陌生,使得今年的北京考卷格外引人关
20世纪20年代,讨论国文教学是一时之风气,当时一些有影响的杂志如《教育杂志》《新教育》《学生杂志》,甚至《新青年》都刊载有关国文教学的文章。一些著名的文史专家都参与讨论。史学家吕思勉从1905年起开始教小学国文和历史,1914年到1919年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编写过两套国文教科书,同时也非常关注国文教学的讨论。吕思勉发表的有关国文教学的文章有十来篇,最早的是1921年他在沈阳高等师范教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今天只是一个点、一个站而已。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比今人强的伟人多的是。比如冯渊老师在《仰望星空从仰望伟人开始》一书中给我们介绍的杜牧、李商隐、苏轼、萧红、胡适以及国外的莫泊桑、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川端康成和王尔德等。  这些名字闪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但我们或由于接受知识的急功近利和考试指挥棒的高压,或由于知识面的褊狭,忽略了他们,因此没有细细品味他们丰富而不可复制的
上班那年,学校领导让我带九年级毕业班。一天晚自习后,我刚准备休息,响起了怯生生的敲门声。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拘谨的男生。我让他进屋,问有什么事。男生嗫嚅地开了口: “老师,我想问您借笔钱。”  “多少?”“五千。”我以为听错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一张口就是五千。接着,听他的叙述,我才知道,这个叫李磊的学生,母亲过世的早,他的父亲现在肾脏上长瘤子,躺在床上等钱动手术。为了安慰他,我说: “你先回去
我认为,孩子的学习就像捉虱子,一开始就得抓紧,那些小毛病见一个捉一个,成效就会不错。否则,如果有等和拖的思想和态度,那么,时间一长,难度加大,人就会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耐心和恒心,所谓虱子多了不觉痒了。  错别字是学童常见的“虱子”,我认为应及时找出来并消灭掉。开始,女儿每次做完作业后,我就把错别字找出来,然后让她纠正,每次作业我都把最后检查环节盯紧,孩子的每次作业也因为“无误”而被老师表扬,老师
当下许多人都在关注、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在古代,高效课堂的论题从来就不是论题。古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就是让学生经由一段相当时间的背诵积累,再由教师点拨或自己感悟将积累融会贯通,最终自然达成言之有物的完篇写作。这是一个长时间南读到写的序列。这个过程犹如蜜蜂酿蜜,先要遍采百花,方能生产甘甜。现今的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再同到古代去,语文教师也不可能变成私塾先生。今天,我们以45分钟
回想去年参加的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面对精选出来的10多位选手的精彩展示与观摩教师如潮的掌声,我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感觉到一丝隐忧。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乏先进的理念、精当的设计、过人的技巧和顺滑的流程,但在这些优点的背后,却普遍存在着对话精神失落、对话流于形式等问题。课堂对话双方常常是“在场不相遇”或“相遇两惘然”。  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合性问题  在阅读教学课中,师生对话的基点是教学文本。教师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成绩巨大  自清末开始的中国语文改革运动,设计一套科学适用的拼音方案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1892年,福建人卢戆章提出“切音新字”,这是我国学者创造的第一个拼音方案,开启了切音字运动时代。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审订国音,制订了注音字母,这是我国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方案。这套方案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诞生前,对于帮助识字和统一国家通用语言有过很大的贡献。
“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贤说话写书,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读了,免不了也要想一想。至于理解得周全不周全,那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也附和几句,虽然谈不上就合了圣贤的意,但也绝非冒犯。  比如孔子。《论语》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圣人知道我们健忘,开宗明义,让我们长些记性。往下看,无非是教我们怎么聪明起来。那么,教的效果怎么样?且看他的得意弟子颜回是怎么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