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理想前行 育桃李芳菲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对学校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学校的好坏、发展程度的高低、品质的卓越程度,都与校长的思想有关。不论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建不久的学校,其在每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程度,无不清晰地透露出校长的思想,而这个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校长?文章从“打铁需得自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工”、“湖光秋月两相和”这三个层面分析了作为一名校长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教育理念;特色学校文化;学校管理
  优质的教育可以成就一个人辉煌的人生,也可以造就一个伟大的时代。肩负教育重任的学校,必须有血肉、硬骨、灵魂。血肉是学校师生,硬骨就是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而灵魂则是这所学校由内向外所溢出来的文化品格、人生价值观。作为一所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校长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和责任有一个完整的思考,只有携理想前行,才能育满园桃李芳菲。
  一、打铁需得自身硬
  (一)秉持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超越性、完美性和教育性,是人的教育理想,是美好的教育整体。然而,没有一份为之坚守和追求的教育理想,学校管理将毫无生机可言,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0后大学生钟道然这样描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那么学校能为学生将来成为应当成为的自己提供什么帮助?作为一位农村小学的校长,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为农村学生服务时,不仅仅为了让他们“在农村”,也应该让他们的素养能力和眼界不输于“城市里”的孩子。但是,如何打破地域限制,为他们能成为应当成为的人打好底色,对准方向呢?
  作为一线校长,我认为应当从德育入手,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深化礼仪教育,让他们谦恭有礼又不卑不亢;在常规教学中,落实阅读和写字教育,让他们明白传统也能传承传统;在活动平台中创造机会,让他们和别校的孩子共上一堂课,共踢一场球,共跳一段舞蹈……我用实践来推动教育理念的实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却发现:学生的笑容多了,语言文明了,腿脚轻快了……虽然距离理想还有些远,但我坚信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二)敏于时代判断
  1. 善用信息技术手段
  社会正迎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信息化时代和科技现代化时代,学校的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特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这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一些重大抉择上该断、敢断、该决、敢决。工作中既要有魄力,也要敢于担当。
  我校根据具体情况实现了“班班通”,开通了“未来教室”,引进了电子书包,承接了“小班化教学”试验。作为胶州市唯一一家拥有“未来教室”的学校,我们和青岛市的小学进行空中连线,两地老师同教一节课,学生们同时、异地上课。这种空间的跨越带来的是思想和心灵的飞跃,不仅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虽然一点尝试或许不足以带来改变,但持续不断的探索和运用,则足以让一所农村小学改头换面。当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日常教学习惯,科学技术不再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而是反过来推动传统教育的发展。那么,不仅师生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这种运用对创新意识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在发挥着持续作用。
  2.“容”“化”教学理念和方法
  现代的教育呼唤“专家型校长”,校长先是一个明白人,才能带领学校做明白事,才能教育出符合国家、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
  目前,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模式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时代产物,我们不仅要悦纳,还要能“容”“化”,即在坚持教育理想的前提下,用批判、审视的态度“容”进适合我的,“化”去不适合我的。在这一点上,学校不能只依靠教研组本身,校长、干部、教师都应该成为“评审委员会”的会员,在运用中检验,用检验促完善。
  虽然课改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价值意义的探索,但问题也出现了不少。有的人沉痛地把课改过程总结为“试误”的过程。当然这种说法过于悲观,但作为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校长能做的除了上令下达外,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坚持教育本真、对“人”的尊重、对“教育”的敬畏……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文化铸魂
  一个校长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文化的长度和宽度,进而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一个合格的校长,以建设学校文化铸造师生品格,管理师生言行以滋养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它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全校师生的精神栖息地,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如何将无形的文化质化为有形?这需要依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学校行为文化加以诠释。山清水秀的洋河,巍巍的艾山和滔滔的洋河守护和滋养了这里的人们。学校充分发挥这一地域特色,将“仁智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学校文化,这种因地制宜开发的文化特色又成为学校的“特产”,服务于学校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日常管理中,都渗透“仁智”教育理念,将山水的淳厚和灵动深深印刻于师生的认识和行为方式中。
  (二)特色塑身
  基础教育发展变化引发家庭更加关注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与未来。人们的目光由原来的关注义务教育“数量”普及转向关注“质量”发展。学校怎样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先行之路,这也是学校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大策略。
  学校建设各种特色发展社团,开发、开设其需要的特色课程。自从学校成为足球特色学校之后,专门请了外教授课,提升了学生的足球文化素养和实战技能,并参加了各级各类比赛,在青岛市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入了国家健美操理事协会;拥有一支由二年级学生组成的啦啦操队伍……随着特色活动的开展、特色课程的开设,学生生龙活虎,校内生机勃勃。学生的头抬起来了,胸挺起来了,背直起来了……
  三、湖光秋月两相和
  学校管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只有对教师的成功管理,才能发挥、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就学校的发展和成长。湖光、秋月交相辉映才是最美!
  (一)制度先行
  学校规章制度要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基础,既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又适应师生发展的要求。制定制度时要从长计议、灵活适应,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当修改。需要重新制定的制度也要充分吸收学校管理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体现创新精神,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我校建立完善业绩考核办法,使工作量化、细化、目标化;将考核内容全面化、办法科学化、过程公开化,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的主要依据,使评价体系既有量化数据,又包容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学生评价、社会家庭评价等多元因素。
  (二)情感助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营造富有浓郁人情味的集体氛围。其管理原则是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尊重与理解。学校领导要经常过问教师的日常生活,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解决。
  情感管理强调“三重”:一、重发现。校长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师生身上的亮点和闪光点;二、重关怀。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一个集体更需要营造互相关怀的氛围;三、重激励。人需要激励,下属更需要领导的激励,有时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句赞美的话语都能给下属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素质保障
  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是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第二,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将学习成果用教师喜欢的方式呈现。第三,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的为老师们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
  好的学校管理能立竿见影,但若要有更高的追求,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勇气。无论结果美好与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路上,将责任感化为不间断的努力,守护桃李芳菲。这,便是我的教育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笔者通过科学活动《火车呜呜呜》一课课件设计抓住大班幼儿的特点,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利用课件提升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游戏中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再现。这一教学设计定然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设计;教学策略;情景教学  火车是很多家长带幼儿出游时选择的一种交通工具,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班幼儿多数都有过乘坐火车
【摘 要】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学术取向,而是以创造性自我探索、体验和表现为价值取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要转变观念,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精神,以探究的方式去发现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意味着我国教育实践开始从哲学层面发生一些本质性变化。它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大课外阅读的实施力度,采取措施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内指导;方法指导;巧推读物;阅读交流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
【摘 要】南武实验小学“弘毅教育”特色主题扎根于南武文化深厚土壤之中。本文从南武百年历史出发,追本溯源地探究“弘毅教育”的根基,围绕办学理念、育人策略以及特色项目展开阐述,谈我校如何以文化立校,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  【关键词】南武文化;弘毅教育;特色建设  一、南武历史为根  我校是南武教育集团旗下“南武系”学校之一,肩负着传承弘扬百年南武精神文化的历史重任。  1. 南武校名,风雨百年
【摘 要】重结果、轻过程的灌输式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然成长。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历程奠定基础。把诗意融入到教育和课堂之中,达到“课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诗;诗意;课堂教学;诗性教育  诗是源于内心深处最灵性的歌,以至真至美的形式演绎着。《现代汉语小词典》解释“诗意”一词时说“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有境
【摘 要】作文评语的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不够重视、吹毛求疵等不符合学生心理的评语,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热情,影响了师生关于习作活动的交流。因此,作文评语的写作要从语言恰切、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鼓励为主、平等待人、写出新意、运用第二人称、结合做人、形式多样等方面入手,要写得入情入理,切实发挥评语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评语;学生心理;语言恰切;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些问题随之出现,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评价,对课堂气氛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一堂好课的评价,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丰富多变、充满乐趣、富有创新精神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新课标;学习方式;课堂气氛  新课标的诞生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
做老师,注定要见证无数生命的传奇故事。  在或悲或喜、或忧或欢的朴实故事中,蕴涵着平凡教师对生命意义的每个捕捉与领悟。因为,与鲜活稚嫩的、洋溢着自然气息的心灵一次次碰撞与邂逅,既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今生的际遇。  在数不清的教育碎片中,终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可以把握,那就是一种胸怀,教育工作者已有或将有的胸怀——博大、宽容、善良、高贵。  大爱无言。超越法理的人格熏染,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和恒久追求。诸多年
【摘 要】写字教学看似容易,但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却并非易事。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妙用儿歌,是落实小学低年段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快乐的写字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读帖”方法和书写技巧,提高写字质量。  【关键词】儿歌;写字;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看似容易,但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却并非易事。写字过程是心手合一的过程,是综合素养协
研读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石,不管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脱离了教材的深刻研读,教学效果终将会不尽如人意。  一、课前分析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时,笔者上了一堂计算课,是人教版第七册数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课文用阅读日借书作情景,通过“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几个班?”两次分书活动来列竖式计算,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第一个例题教材用分小棒理解算理,知道商要写在个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