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让学生居家自觉坚持锻炼,成为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学校在日常开展“校园体育吉尼斯”挑战赛并取得积极效果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居家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持久主动地参与居家锻炼,并展现学生的健身风采,启动了“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
  一、组织的建立
  赛事的规范与长久开展,首先得益于赛事组委会的建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室领导、德育处牵头、班主任参与、体育组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下设项目制订组、资料收集组、挑战认证组、摄制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保障挑战赛的顺利进行。
  二、氛围的营造
  在“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启动之前,学校已经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了筹划“校园体育吉尼斯”挑战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将此项挑战赛打造为品牌,学校还特别注重育人氛围的营造,专门請南通市雕塑大师陶永华老师设计了LOGO(图1);通过全校海选学生书法作品作为题词,最终六(3)班学生巨子娴的书法作品入选,雕刻在学校运动场的石碑上(图2);此外,制订了脍炙人口的口号“校园吉尼斯,我来挑战啦”,学校通过班级QQ群,让学生及其家长知道挑战赛的宗旨——“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获得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和支持。需要说明的是,原本准备2020年新学期第一天启动的挑战赛开幕仪式,因疫情的原因改为了线上启动,并将“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纳入作为“校园体育吉尼斯”挑战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项目的选择与设置
  (一)运动的素材来源
  1.学校推荐。一是,学校根据学生居家锻炼的需要,结合平时学生接触较多的项目进行视频拍摄,如平板支撑、手脚俯撑还原、仰卧交替举腿、悬空交替举腿换球等(图3),且这些内容将随活动的不断深入持续更新;二是,学校对网上资源进行筛选,选取适合学生练习的素材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
  2.个性选择。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创新,鼓励学生在学校推荐的项目以外,创新自己认为可以创造最好运动成绩的体育项目,学生的这种自我推荐、自我创新与“世界吉尼斯纪录”活动倡导的让更多人参与的理念相吻合,当然,学校也要对学生推荐的项目进行安全性、操作性等方面的审核,确保学生能安全地、健康地开展挑战。
  (二)参与的主体构成
  1.个体为主。因为“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的纪录是以年级为单位设定,每个项目每个年级都会有纪录,因此,组委会鼓励每一名学生参与到年级的平等挑战中,享受运动带来的自信。
  2.亲子助阵。居家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最大优势在于家长的参与,相互激励中的居家锻炼,不仅可以提高锻炼的兴趣,提升锻炼的质量,而且还能融洽亲子关系,因此,学校安排了“吊臂悬垂”“俯撑击掌”等两人配合的亲子挑战项目,让“小手”牵着“大手”一起炫动起来。
  (三)注意事项
  1.适合居家运动的要求。由于学生居家面积有限,地面较为光滑,空间内有电视、花瓶、桌椅等易碎尖硬等物品,狭小的空间不适宜采用大范围转移、重器械抛投、快速奔跑类的项目,学校设定了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活动幅度较为可控的挑战项目,如,一分钟跳绳(单、双摇)、仰卧起坐击掌等运动项目。
  2.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居家锻炼的项目安排,同样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学校按照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特点分类设定,如,低年级安排与平衡、灵敏、协调、柔韧等相关的项目,而爆发力量性或长时间憋气的项目则没有安排。
  3.乐于参与的项目特征。通过总结,如果将平时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老三样”“三板斧”作为挑战项目,学生一定会拒之千里。让学生接受并爱上的运动,一定是具备有趣味、可参与、易操作3个特征,学校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和拓展,通过改进老项目,引进新项目,如,“颠球王”“变式壁球”“花样运球”“花式溜溜球”等,让人眼前一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挑战赛的流程
  (一)学生自主申报
  申报学生自己填写《校园体育吉尼斯挑战书(居家类)》(图4)。
  (二)家长拍摄视频
  拍摄视频过程对器材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家长在监督的同时为学生挑战过程拍摄不间断视频,并做好成绩记录,发给各班体育教师,上交挑战认证组。
  (三)评审确认成绩
  “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挑战认证组(图5)由学校分管体育的校长负责,德育处分管学生运动竞赛的主任具体执行,各位认证官由体育组教师担当,按体育教师的专长划分项目认证分组,两人一组进行共同审核,签字确认,如有异议上交德育处主任,最终确认成绩。
  (四)挑战周期
  心理学告诉我们,连续适宜的刺激,能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和挑战的热情,遵循这样的规律,学校将“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的周期缩短,形成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的赛制,每周的周冠军决出月冠军,月冠军决出学期冠军(现场挑战),周冠军还可以通过不断努力,直接向月冠军和学期冠军发出挑战,学校称之为“挑战不可能”。赛制的设定,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吸引所有人参与到这项活动来,而且成绩每学期最终都会清零,下学期重新再来。这样就避免了最高纪录因无人能破,造成挑战赛吸引力下降的现象。
  五、成功的奖励
  (一)现场的仪式感
  疫情过去学生返校后,所有的挑战项目,将根据实际进度在前期居家锻炼视频决出周冠军、月冠军(如复学提前,则将月冠军挑战赛移至现场)的基础上,进行学期冠军的现场挑战,对于月冠军和学期冠军的挑战,学校将在每星期五下午第2节课进行专场“吉尼斯”挑战赛,安排啦啦队(挑战学生所在班级的全体教师和学生)、亲友团(学生家人)为挑战学生加油。同时,挑战的过程将全程摄像,有两次挑战机会,如果挑战成功,将在隔周星期二全校的红领巾电视台上,面向全校师生播放挑战的精彩片段。   (二)成功的荣誉感
  为肯定学生取得的成功,并鼓励向更高目标努力,每一次的居家和现场挑战成功后,将会获得不同奖励:一是,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宣传,并在复学之后的每星期一全校升国旗仪式上颁发定制奖章和证书(图6、图7);二是,如果挑战成功的项目为体育课程考核项目,该学生期末时可获得免考资格,成绩直接定为优秀,反之,如果该项目没有列为体育课程考核项目,即可作为体育成绩加分项,挑战成功的班级在期末文明班级的评选中也将作为加分项;三是,学期冠军获得者还将会获得一张学校特别设计的心愿卡,写好心语后,装进心愿瓶中,塞在校园的各类项目的雕塑中(图8),让其他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六、安全提示
  学生在居家锻炼时,教师不能在旁边提醒和保护,每个家庭的环境都不一样,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锻炼,安全是第一位的,针对居家锻炼,学校明确提出以下7个方面的提醒,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是,身体状态方面,要确认当天自己身体状态良好,无感冒、发热、哮喘或心脏等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疾病,如果有以上症状,建议不要进行锻炼。
  二是,活动空间方面,要整理出一块能够进行活动的区域,并清理该区域里的物品,避免妨碍或引起碰撞。此外,检查地面,确保地面没有积水,防止滑倒,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器材准备方面,提前准备好与项目相关的运动器材,如,防滑垫或松软的垫子、跳绳、毽子、纸杯等。
  四是,服装准备方面,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进行锻炼,一律不穿皮鞋、拖鞋进行练习,身上不能有坚硬或尖锐的物品。
  五是,攝像装备方面,要准备好手机、摄像机等。
  六是,热身准备方面,要在正式练习前将身体各关节和肌肉充分拉伸。
  七是,强度控制方面,挑战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强度过大或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及时进行调整,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行锻炼。
  挑战赛为学生的居家锻炼搭建了展示平台,在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坚持锻炼方面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停课不停教”的过程中,挑战赛与教师的课程教学形成有机整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当然,一项赛制的推出,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成形,还需要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优化方案,推陈出新,让居家运动的土壤越发肥沃,让家庭成员从此爱上运动。
  如果说,崇川学校“校园体育吉尼斯(居家类)”挑战赛(相关信息将在图9所示的学校微信公众号中不定时推出)是破解学生主动锻炼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学生兴趣入手,用精致的过程擦亮它,打开学生主动运动、享受乐趣的快乐之门,让祖国的每一朵花儿美丽绽放。
其他文献
孙喜和在话题研讨中提供了黛布勒对球类传球动作的理解,即:“一个球类的传球动作(开放式运动)的正确动作就是:传球人和接球人2人在意识上的高度统一、在行动上对对手威胁最大,而队友又能及时完成的动作,才是正确的技术动作。”它揭示了足球教学设计要基于有效应用的基本理念,即练习的目的是将技术动作应用到复杂的比赛情境中。话题研讨所提供的2个案例切中了当下中小学在足球教学领域的要害,展现了2种不同的足球教学理念
围绕《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下“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为主题,浙江省“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联盟活动中呈现的10节展示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练、赛、评教学环节,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笔者以《篮球:多种形式的传接球练习方法1》一课为例,阐述基于《纲要》的“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的内涵  体
体育课堂中“以优带差”的异质分组形式常被教师使用,此分组方式能带来对技术技能的帮扶学习、合作学习关系,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互赢提高的目的,还能在“以优带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体育品德。“优生”与“后进生”在身体素质上或运动技术上或竞赛技能上存在显著能力差异,所以在“以优带差”的异质分组帮扶练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态度上的问题,这些态度问题的出现,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良好契机。结合契机,体
软式跨栏架由底板、横板和侧板组成,拆卸组装方便,颜色鲜艳醒目,存放和使用不占太多空间,因此适用于室内及室外运动。笔者运用少儿趣味田径器械之软式跨栏架(图1)、标志杆(图2)尝试解决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序、有效进行立定跳远教学的问题。  水平一低年段学生初步接触立定跳远时,因协调能力差、用力不当等难以达成技术动作学习目标。以二年级上学期教学为例,基于一年级“各种跳跃方式”,以及立定跳远的基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平四单杠教学,笔者认真学习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6年第9期上发表的《“单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的辅助练习》一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5种器械进行辅助教学,总结了7种辅助练习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该项运动技能的掌握。  笔者结合原文作者提供的辅助方法,以器械的安全性、技术性、适用性为突破口,改进了部分器械的设置,优化了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改良了
武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如何让这项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小学生对武术学练产生兴趣?这需要体育教师有适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六年级)五步拳第1课时为例,谈一谈自己上这节课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一、准备部分  师生问好等课前常规结束后,教师并没有宣布课的内容,而是采用提问教学法——跑步路线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武术音乐伴奏下热身。慢跑结束,学生给出答案:
支撑类练习即通过身体单个或多个部位组合,在地面支撑,以维持身体平衡的一种运动方法。通常可以通过手、臂、臀、膝、脚等部位完成各项支撑练习。支撑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的力量和柔韧素质。中小学生在进行支撑练习时可通过游戏、时间赛、次数赛、跟音乐节奏练习等形式提高练习趣味性,提升锻炼效果。笔者着重介绍运用药球的支撑类练习在中小学体能练习中的应用。建议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学生分别选取1kg、2kg、3kg的
在笔者教授的班级中,有一名叫叶子的学生,笔者第一次到他们班上课时,发现有一名学生的坐姿不停地发生变化,甚至脚也架到了桌肚里,而这名学生就是叶子。  通过与班主任了解,得知他父母离异,他与父亲一起生活,他父亲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所以叶子才有了上述行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很是心疼,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和力量影响他,甚至改变他。  看到他流鼻涕时,我给他纸巾让他擦鼻涕,关心他冷不冷;看到他与其他学生争执时,
一、日常抓好隐患排查,因地施教防患未然  案例:小A和小B是篮球发烧友,他们一有空就抱着篮球往球场跑,课外活动时间一到,两人抱着球冲到了篮球场,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在小A完成一次漂亮的打板进筐后,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下,一块长20多厘米的木板突然从篮板上落下来,幸好小A躲避及时,否则落在头上就严重了。  分析:近几年,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重视,硬件设施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
笔者当时写这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友爱》案例的时候是参加区里的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后来看到“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的通知后,抱着参与的心态,也报名参加了,没想到还拿到了一等獎,当时的心情很是激动。心想如果案例能发表就好了。没想到笔者的案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友爱》还真被2019年《中国学校体育》第11期收录了,心里感到特别兴奋。因为笔者很喜欢这本杂志,里面的内容涉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