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先学 提升学力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un0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立足于前测和教材的对比分析,确定“自主先学”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学情反馈、反思评价、提炼学法等过程,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自能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學习力。
  【课前思考】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93至94页例1及“做一做”的内容。为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对比研读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并对班级49名学生进行了前测与分析。
其他文献
1 屋子暖气里传出水流声,冰箱发出的电流声,屋外喇叭里模糊不清的播音声,小区车辆驶过的声音,行人走过的脚步声,空气里的声音在汇集。  新的一天开始了。  花是什么时候盛开的,又是什么时候凋零的,没有留意过,我无从谈起。  2 我记住了,我又忘记了。如果还有玫瑰,如果还有江湖。  3 春日里写字。  有白云蓝天,阳光明媚,有春花含苞,春草吐绿。  一切都透漏出迫不及待的生机。欣欣然。  4 奔向你。
【摘 要】除法教学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块基石,要有效突破除法教学的难点,必须在整体观照的理念下厘清知识序列,精心处理好前置性教学的内容。就“同数连减解决问题”的教学而言,它在整个序列的推进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依托课始孕伏,唤醒知识储备;梳理核心策略,助力模型建构;抓住关键问题,有机渗透要点”等有效策略,让学生慢慢体悟由减法过渡到除法的演变过程,为后续系列教学除法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
【摘 要】由“分数和除法”的教学难点引发思考,尝试研读分数概念的上位知识,把握分数概念的本质;解读学生学习分数的认知障碍,厘清分数概念的教学体系;引领学生经历规定“单位量”的重要性,体验“单位量”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从而优化分数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分数概念 认知障碍 单位量 优化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单元的第二节新授课“分数和除法”是一节难上的课。用学生的话来描述:本来我有点懂
【人物简介】Mrs. Elizabeth,美国加州Lindsey Middle School教师,有着16年的教龄,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各门学科的教学。  【访谈地点】美国,加州长滩市  【访谈时间】2015年6月29日  关于教师生涯  陈近:您当教师已经几年了,您当初为何选择当一名教师?  Mrs. Elizabeth: 已经有17年了。在成为教师之前,我曾是一名助教。當我还是小女孩时,就
【摘 要】要做好书面测验评价,首先要做好试卷命题工作。那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四基”达成情况?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卷呢?本文将从“关注四基,恰当评价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关注现实,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读图,重视多元表征间的转化”“关注过程,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及“关注能力,重视数学素养的形成”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命题 评价 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的,这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往往是其与新知对话的结果,它实际上可以为学生走进课堂提供良好的学习准备,基于预习状态下的“问题诱导”教学,抓住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设计,并通过和谐的互动诱发学生持续思考,促使他们去发现新知、探索新知,进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来谈一
2011年3月,笔者接到通知要在“浙派名师暨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中上一节数学课。能在这样的大型活动中得到历练,笔者在高兴之余,又有一丝担心。因为上课的具体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这一内容笔者曾在2007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上过。如果现在采用原先的设计再上一遍,肯定没有新意;重新进行设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将同样的内容,上出不一样的精彩?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对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大数据技术让教师对学生学情进行全程动态数据分析成为了可能。借用相关平台和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提供的精准数据分析,不仅能够使学情数据化,也可以促进思维可视化和学习的个性化,这也是未来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方向。那么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慧精准的课堂教学?本期特刊登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  【摘 要】当前的互联网 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
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确立什么样的质量观,如何评价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2019年11月18~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自由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暴露出来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的规律。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时,是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先学后教就十分有必要了。而“先学后教”的践行要想得到预期的成效,必须注重四个“细化”,力避四个误区。  一、四個“细化”  (一)细化“先后”的关系  “先学”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指导下的先学”,包括现场指导或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