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对其进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主要与当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手段与模式滞后以及教学拓展不足等方面相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当前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教学改革要求、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探究与尝试,努力提升体育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几点不足
1. 师生关系不够密切,缺乏和谐的学习氛围
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除了教学时间以外,和学生缺乏直接的交流,对学生身心发展关注不足,没有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手段不够先进,缺乏直观的辅助工具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数外学科等应试科目的教学中有用,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需要,导致实际教学中使用不足,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直接将其排除在外。
3. 课堂模式不够优化,缺乏生动的体育课堂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兼顾到这一点,但是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是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完全按照“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单项模式,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效率低下。
4. 内外联系不够充分,缺乏立体的发展空间
将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空间之内,是当前许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通病,没有能够将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一些教育资源也未能够得到深度开发。
二、有效突破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困境的措施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体育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主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1. 关注关爱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还应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其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与情感氛围。教师首先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问卷调查、分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想法,以及具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在沟通交流中获取有利于教学活动改进的信息。另外,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如果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技巧掌握不好,要对其进行细心指点,并尽可能地给予帮助。许多体育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及处置社会不良青年骚扰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消除外界影响因素。实践证明,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关爱学生,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2. 运用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趣味程度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教学活动如虎添翼,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提升体育教学成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其有机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补充大量的信息,可以是体育发展史上的各种趣闻,可以是国内外体育重大活动,也可以是学生关心的体育明星等,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各种体育信息就能够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之中,效果非常明显。其次,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手段与高难度动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训练的直观性成效。由于一些高难度动作演示属于瞬间动作,学生难以直观进行观察,在模仿训练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可以事先在室内课教学中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形象演示,让真人示范动作进行慢动作演示,或者运用模拟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动作的整个流程进行直观形象的了解,便于学生在实践训练之中增强感知,有助于掌握技术要点,提高训练成效。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播放音乐舒缓一下学生的身心,使他们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避免影响其余科目的学习等。
3. 改革教学过程,打造体育素质课堂
对于以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陈旧模式而言,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改造与优化自身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动作训练中,总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在进行基本示范训练之后,选择动作训练较为到位的学生进行二传手训练指导,将他们分散到各个训练小组之中开展训练指导,这样能够激发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教师指点时间方面的不足。再比如长时间的体育动作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疲惫感,坚持下去的兴趣不足,此时教师可以将原本机械训练的动作设计为形象的游戏活动,如将投篮训练设计为分小组投篮晋级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竞争氛围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动力,不知不觉中缓解了身心疲劳,同时也达到了项目与动作训练的目标。通过这样形象的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整个学习训练过程也更具素质化,对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发掘体育资源,构建立体教学体系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掘和整合各种资源,服务于体育教学与学生成长,并建立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还要注重对体育特长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外,教师还应当通过开办讲座的方式,对学生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尤其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饮食、健康锻炼以及突发事件自救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研究,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究,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几点不足
1. 师生关系不够密切,缺乏和谐的学习氛围
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除了教学时间以外,和学生缺乏直接的交流,对学生身心发展关注不足,没有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手段不够先进,缺乏直观的辅助工具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语数外学科等应试科目的教学中有用,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需要,导致实际教学中使用不足,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直接将其排除在外。
3. 课堂模式不够优化,缺乏生动的体育课堂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兼顾到这一点,但是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是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完全按照“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单项模式,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效率低下。
4. 内外联系不够充分,缺乏立体的发展空间
将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空间之内,是当前许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通病,没有能够将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一些教育资源也未能够得到深度开发。
二、有效突破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困境的措施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体育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主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1. 关注关爱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还应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其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与情感氛围。教师首先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问卷调查、分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想法,以及具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在沟通交流中获取有利于教学活动改进的信息。另外,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如果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技巧掌握不好,要对其进行细心指点,并尽可能地给予帮助。许多体育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及处置社会不良青年骚扰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消除外界影响因素。实践证明,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关爱学生,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2. 运用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趣味程度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教学活动如虎添翼,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提升体育教学成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其有机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补充大量的信息,可以是体育发展史上的各种趣闻,可以是国内外体育重大活动,也可以是学生关心的体育明星等,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各种体育信息就能够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之中,效果非常明显。其次,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手段与高难度动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训练的直观性成效。由于一些高难度动作演示属于瞬间动作,学生难以直观进行观察,在模仿训练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可以事先在室内课教学中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形象演示,让真人示范动作进行慢动作演示,或者运用模拟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动作的整个流程进行直观形象的了解,便于学生在实践训练之中增强感知,有助于掌握技术要点,提高训练成效。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播放音乐舒缓一下学生的身心,使他们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避免影响其余科目的学习等。
3. 改革教学过程,打造体育素质课堂
对于以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陈旧模式而言,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改造与优化自身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动作训练中,总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在进行基本示范训练之后,选择动作训练较为到位的学生进行二传手训练指导,将他们分散到各个训练小组之中开展训练指导,这样能够激发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也弥补了教师指点时间方面的不足。再比如长时间的体育动作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疲惫感,坚持下去的兴趣不足,此时教师可以将原本机械训练的动作设计为形象的游戏活动,如将投篮训练设计为分小组投篮晋级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竞争氛围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动力,不知不觉中缓解了身心疲劳,同时也达到了项目与动作训练的目标。通过这样形象的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整个学习训练过程也更具素质化,对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发掘体育资源,构建立体教学体系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掘和整合各种资源,服务于体育教学与学生成长,并建立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还要注重对体育特长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外,教师还应当通过开办讲座的方式,对学生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尤其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饮食、健康锻炼以及突发事件自救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研究,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究,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