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东方食疗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大量输血,分析输血前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输血后第1d患者FIB水平相比输血前明显降低,输血后3d相比输血前水平更高,p<0.05;输血后第1d的TT、APTT、PT相比输血前更长,p<0.05;输血后第1d的PLT含量相比输血前更低,输血后3d未能及时恢复输血前的水平,P<0.05;HCT、HGB输血后水平相比输血前更高,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且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来说,输血后其凝血功能指标将相应发生变化,并降低凝血功能,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疾病的监测,保证凝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关键词]严重创伤;凝血功能;大量输血;影响
  [中图分类号]R8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213-01
  人体发生严重创伤后,病情通常较为危急,将造成失血过多的现象,若未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将可能出现死亡现象。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来说,将直接减少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并使得携氧能力降低,容易引发缺氧情况,所以说,临床上应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保持相应的血容量,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大量输血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感染情况,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的家属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心、肝、肾、肺等脏器疾病,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无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患者,无精神疾病,在自愿的前提下纳入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脏病变并对凝血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史,术前接受过抗凝药物治疗。
  52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45.23±3.14)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在20分以上;32例交通事故伤,3例爆炸伤,15例钝器伤,2例高处坠落伤。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电图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等,并仔细记录。及时开放患者静脉通路,输注适量的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患者血容量,并及时进行配血、合血操作,若患者失血量≥1000mL时应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保持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处于80-100g/L之间。若患者失血量达到100%,应即刻给予血小板(1.5-2U/10kg)与冷沉淀(5-10U),并立即送往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1.3评价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d、第3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进行检测。
  凝血功能障碍判定标准:若AFIT相比正常值时间超过10s或者为正常时间的1.5倍;PT检测僮相比正常时间超出3s或者FIB水平在1g/L以下。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统计学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數±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比较输血前后部分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2.2输血前后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情况
  比较输血前后部分血小板计数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大量输血是有效保证机体内环境微循环、疾病顺利治疗的基础,其中输血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支挣性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由于大量失血引发的贫血症状,帮助患者有效维持血容量,防止发生休克症状,但是在大量输血后将丢失许多血液成分,容易引发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导致凝血因子不足,降低患者体温,进而引发凝血功能异常现象。若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治疗,导致创面渗血严重,手术治疗后出现持续性出血现象,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对严重创伤患者输注大量血液后,将使得组织间液往血管内进行转移,可达到一定的稀释效果,而血小板具有一定的趋附作用,减少血小板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为严重创伤患者输注大量血液后,第ld的PLT含量相比输血前明显较低,输血后3d尚未及时恢复到输血前的水平,且输血后HCT、HGB指标水平相比输血前更高。
  因此,临床上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现象,应及时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做好止血措施。若需要进行大量输血,应帮助患者做好保温措施,及时纠正酸中毒现象,保持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m。输注液体时,应预先进行加热,对动脉血气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记录。术中积极对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做好抗休克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后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以防出现感染情况。对于病情不稳定且出血情况尚未有效控制的患者,可搭配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帮助患者补充凝血成分,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综上情况可知,于严重创伤且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来说,输血后其凝血功能指标将相应发生变化,并降低凝血功能,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疾病的监测,保证凝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的转型,各级定点医院实验室痰结核菌的检查,在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制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及评价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痰涂片的结果是决定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完成了对抽象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系统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现实的个人理论;(2)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及育人机制上的创新对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思想教育 创新思路  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偏重对高等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填补了国家对职业类型和技
为了寻求重构共同体的条件,黑格尔着重考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不仅发现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触及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本质,而且揭露了政治经济学所遮蔽的现实对抗.
学生厌学是如今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三方面阐述了学生厌学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Students tired of learning is now
大黄素和大黄酸是中药大黄的重要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炎、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肝肾功能等多种临床功效,本文就国内外对大黄素、大黄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由于我国物流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专业性,其财务监督意识未能完全引起部分单位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以致财务监督机制不能良性运转.为此,应结合行业或单位实际,采取改进全员的
评价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与情感的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对汉字使用的开始,是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本文先分析目前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再针对怎样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