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及育人机制上的创新对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思想教育 创新思路
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偏重对高等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填补了国家对职业类型和技能类型人才大量需求的空缺。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思想教育工作概述
对于思想教育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通常较常见的看法是:所谓思想教育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好好学习时事政治,做心怀理想、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我认为这种看法属于一种狭义的理解,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出: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导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等都需要以当代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熏陶、感化,使他们正确树立人格和自尊,明白该如何学习和发展智能,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思想的现状要求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与普通学生的思想状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年龄多在20岁左右,生理已经成熟,但思维简单幼稚,心理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这类学生认为自己考进了高职院校,多数抱有失望悲观、缺乏自信的态度,对未来感到渺茫,会出现谈情说爱、贪图物质享受、追求时尚等放任自流的现象。基于学生自身思想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要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机制、方式和方法上的创新。
2.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创新解决
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观念过于陈旧和封闭。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还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学校的重要决策多倾向于物质基础和环境建设,在思想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当务之急就是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把思想教育工作当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其次,说服教育和思想灌输严重与现实社会脱节。某些学生对思想教育存在疏离和厌恶的感觉,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不断涌现的新状况;最后,缺乏工作上的预见性和先导性,造成工作效率跟不上。以上诸多问题都需要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
1.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人的思想观念支配行为,高职院校要将转变观念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核心。思想观念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解放思想、强化意识,树立新观念,努力做到与市场经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相适应,具体包括: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教书育人意识、社会信息意识、新型人才观、知行统一观和素质教育观等。另外,还要坚持“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现代化思想教育模式,改变以往呆滞机械的思维教育模式,树立适应全面发展中对人才培养的新思想。
2.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疏导和硬性的灌输等教育方法,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将思想教育的各种载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教育工作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师要把课堂上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但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意识、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还要发挥“两课”的优势,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2)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素质修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素质修养,还要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加以重视。
(3)群体意识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群体意识差,传统思想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空间,又要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群体意识。
(4)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内文化建设活动,如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朗诵会、歌舞晚会、经验交流会、社团活动等。另外,多开展社会服务类的实践活动,即社会调查、献爱心活动、敬老扶贫等。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育人机制和队伍建设上的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关键是建立全新的、健全的育人机制,组建一支以现代化的思想教育网络为核心,由党委成员、主管部门、相关基层成员、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干部等组成的庞大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多渠道、多环节、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和一岗双责、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队伍的深入学习与理论培训等,提高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和理论素质,使教育者以自身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向社会输送全面人才的重要保障。教育机构必须针对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将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师生互动、交流,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6).
[2]唐行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青年文学家,2012(04).
[3]吴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4]陈志杰.关于社会转型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思想教育 创新思路
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偏重对高等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填补了国家对职业类型和技能类型人才大量需求的空缺。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思想教育工作概述
对于思想教育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通常较常见的看法是:所谓思想教育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好好学习时事政治,做心怀理想、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我认为这种看法属于一种狭义的理解,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出: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导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等都需要以当代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熏陶、感化,使他们正确树立人格和自尊,明白该如何学习和发展智能,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思想的现状要求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与普通学生的思想状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年龄多在20岁左右,生理已经成熟,但思维简单幼稚,心理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这类学生认为自己考进了高职院校,多数抱有失望悲观、缺乏自信的态度,对未来感到渺茫,会出现谈情说爱、贪图物质享受、追求时尚等放任自流的现象。基于学生自身思想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要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机制、方式和方法上的创新。
2.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创新解决
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观念过于陈旧和封闭。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还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学校的重要决策多倾向于物质基础和环境建设,在思想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当务之急就是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把思想教育工作当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其次,说服教育和思想灌输严重与现实社会脱节。某些学生对思想教育存在疏离和厌恶的感觉,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不断涌现的新状况;最后,缺乏工作上的预见性和先导性,造成工作效率跟不上。以上诸多问题都需要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
1.思想观念上的创新
人的思想观念支配行为,高职院校要将转变观念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核心。思想观念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解放思想、强化意识,树立新观念,努力做到与市场经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相适应,具体包括: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教书育人意识、社会信息意识、新型人才观、知行统一观和素质教育观等。另外,还要坚持“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现代化思想教育模式,改变以往呆滞机械的思维教育模式,树立适应全面发展中对人才培养的新思想。
2.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疏导和硬性的灌输等教育方法,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将思想教育的各种载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教育工作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师要把课堂上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但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意识、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还要发挥“两课”的优势,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2)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素质修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素质修养,还要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加以重视。
(3)群体意识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群体意识差,传统思想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空间,又要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群体意识。
(4)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内文化建设活动,如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朗诵会、歌舞晚会、经验交流会、社团活动等。另外,多开展社会服务类的实践活动,即社会调查、献爱心活动、敬老扶贫等。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育人机制和队伍建设上的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关键是建立全新的、健全的育人机制,组建一支以现代化的思想教育网络为核心,由党委成员、主管部门、相关基层成员、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干部等组成的庞大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多渠道、多环节、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和一岗双责、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队伍的深入学习与理论培训等,提高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和理论素质,使教育者以自身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向社会输送全面人才的重要保障。教育机构必须针对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将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师生互动、交流,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6).
[2]唐行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青年文学家,2012(04).
[3]吴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4]陈志杰.关于社会转型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