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课堂也已逐渐改变了原先传统的灌输型被动教育模式,课堂活动得以日益丰富,却也因此出现了片面追求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提升活动价值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提升课堂活动价值,并以此拓宽英语学习途径作尝试性的探索和阐述。
一、统观教材,引导知识整合
教师在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统观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穿插并应用在活动之中,而非只是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获取与之相应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掌握学以致用的技能和技巧,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6《In the kitchen》为例,在该课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bread、meat、potatoes、soup、tomatoes、vegetables等基本词汇和Are you cooking…、There is/ are等日常交际表达。在进入本课程的教学之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个复习性的活动情境,并在活动中穿插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I will show you a lot of foods,but you have to point out the foods in the screen.”在此,教师要先把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视频中灌入了5B Unit6 《In the kitchen》之前的课程,如《Helping your parents》。通过家庭聚餐这样的视频画面向学生呈现各种食物,其中尤为突出父亲角色,引导学生在新的课程中巩固并融合已学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整合。“The quicker you define the food,the more food you can get.Look over the screen,please.”小孩子不但爱好,而且也喜欢吃各种零食,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构建精妙的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善于活动,并有效地整合知识理论。
二、结合实际,重视情感体验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认知选择是否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情感体验是否积极。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将英语课堂活动与小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借此提高他们认知的积极性,从而增进认知的传递,实现生活与学习的完美融合。如此一来,课堂活动的价值就不仅仅依靠其五花八门的活动形式,而在于其所蕴含的生活知识和道理,学生的活动热情和参与激情也会因此得以提升,并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3B Unit7 《on the farm》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掌握pig、cow、chicken、duck等基本词汇和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等基础表达。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好玩爱动的年龄特征来设计课堂情境,恰如其分地将理论课堂延伸为活跃的游戏型乐园。教师可先设计一场简单的话剧:“If you are on the farm someday,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不久,对英语保持有较为浓厚的好奇心,同时对户外活动也持有由衷的热爱,教师可以借此进行引导性学习。首先,带领学生利用各种饰品将教室布置成农场的场景,教师带头扮演农场主人的角色,学生自主选取角色和玩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文歌曲和漫画场景:“You can find th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creen,after the activity,you can select your favorite role and perform it for us.The best one will get the beautiful red flower.”当视频中出现有趣轻松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就会在无形中刺激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
三、突破常规,倡导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丰富且有效的课堂活动则是培养和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应当注重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的突破和创新,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特长优势,为学生搭建自由互动的交流空间和学习平台,促进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7《Chinese festival》为例,在该课程中,教师要把课堂活动精心营造出欢快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欢愉的娱乐氛围中掌握a rice cake、dumplings、moon cakes等基本词汇和The…festival is in…及十二个月份的常用表达,并充分发挥才智融入课堂活动环节。“Hello,boys and girls,let me sing a song.I bet you can like it very much.”教师可先通过歌曲制造欢快的气氛,并通过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各自展现出表演的天分。“Thank you for your show,I have a lot of beautiful festival cards,everyone can get one,but,if you want to send the gift to your parents,you must make the cards by yourselves.”通过分发卡片,既是对学生前一个环节跟唱歌曲的鼓励,也是激发他们自主创造精神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利用节日为父母制作礼物这一举动。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所提供的纸片上附上简单的英文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制作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实现个性发展。
学习是无处不在的,针对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活动的重要性,通过统观教材、结合实际、突破常规等方式,着力提升课堂活动的价值,逐渐从追求活动形式过渡到创造活动价值,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掌握更为丰富的英语学习途径,把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和技巧,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一、统观教材,引导知识整合
教师在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统观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穿插并应用在活动之中,而非只是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获取与之相应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掌握学以致用的技能和技巧,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6《In the kitchen》为例,在该课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bread、meat、potatoes、soup、tomatoes、vegetables等基本词汇和Are you cooking…、There is/ are等日常交际表达。在进入本课程的教学之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个复习性的活动情境,并在活动中穿插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I will show you a lot of foods,but you have to point out the foods in the screen.”在此,教师要先把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视频中灌入了5B Unit6 《In the kitchen》之前的课程,如《Helping your parents》。通过家庭聚餐这样的视频画面向学生呈现各种食物,其中尤为突出父亲角色,引导学生在新的课程中巩固并融合已学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整合。“The quicker you define the food,the more food you can get.Look over the screen,please.”小孩子不但爱好,而且也喜欢吃各种零食,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构建精妙的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善于活动,并有效地整合知识理论。
二、结合实际,重视情感体验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认知选择是否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情感体验是否积极。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将英语课堂活动与小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借此提高他们认知的积极性,从而增进认知的传递,实现生活与学习的完美融合。如此一来,课堂活动的价值就不仅仅依靠其五花八门的活动形式,而在于其所蕴含的生活知识和道理,学生的活动热情和参与激情也会因此得以提升,并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3B Unit7 《on the farm》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掌握pig、cow、chicken、duck等基本词汇和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等基础表达。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好玩爱动的年龄特征来设计课堂情境,恰如其分地将理论课堂延伸为活跃的游戏型乐园。教师可先设计一场简单的话剧:“If you are on the farm someday,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不久,对英语保持有较为浓厚的好奇心,同时对户外活动也持有由衷的热爱,教师可以借此进行引导性学习。首先,带领学生利用各种饰品将教室布置成农场的场景,教师带头扮演农场主人的角色,学生自主选取角色和玩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文歌曲和漫画场景:“You can find th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creen,after the activity,you can select your favorite role and perform it for us.The best one will get the beautiful red flower.”当视频中出现有趣轻松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就会在无形中刺激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
三、突破常规,倡导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丰富且有效的课堂活动则是培养和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应当注重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的突破和创新,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特长优势,为学生搭建自由互动的交流空间和学习平台,促进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7《Chinese festival》为例,在该课程中,教师要把课堂活动精心营造出欢快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欢愉的娱乐氛围中掌握a rice cake、dumplings、moon cakes等基本词汇和The…festival is in…及十二个月份的常用表达,并充分发挥才智融入课堂活动环节。“Hello,boys and girls,let me sing a song.I bet you can like it very much.”教师可先通过歌曲制造欢快的气氛,并通过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各自展现出表演的天分。“Thank you for your show,I have a lot of beautiful festival cards,everyone can get one,but,if you want to send the gift to your parents,you must make the cards by yourselves.”通过分发卡片,既是对学生前一个环节跟唱歌曲的鼓励,也是激发他们自主创造精神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利用节日为父母制作礼物这一举动。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所提供的纸片上附上简单的英文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制作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实现个性发展。
学习是无处不在的,针对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活动的重要性,通过统观教材、结合实际、突破常规等方式,着力提升课堂活动的价值,逐渐从追求活动形式过渡到创造活动价值,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掌握更为丰富的英语学习途径,把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和技巧,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