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设计,提升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宗旨。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以基本的数学思想为引线,数学内容为基本载体,以多样化的活动为途径,以思维和认知发展为导向。小学数学教师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摸清学生的认识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逐步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关键能力
  小学数学关键能力指的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灵活运用积累的数学知识,采取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多种技能及解题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再依据数学的性质确定教学目标,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计划、有条理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课堂设计方案,达到优质化教学的效果。
  1.以数学的性质为媒介,发展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建立有关联的知识模块,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结构化及系统化思维的发展,从而促成他们数学关键能力的高效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逐步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建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够朝着一致性和连贯性的方向进行。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认识分数的各个部分,学会分数的表示方法。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前提下,导入部分出示分食物的情景图,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图上的每个小朋友都得到相同数量的食物?”引出只有一个时该如何分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出一半或者一半的一半等,以此顺利地引出分数的概念。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整数之间的平均分,过渡到了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引导学生完成了从整数到分数的扩展,增强了他们对数的概念的认知,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建立起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地学习分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以问题为线索,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在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设置出恰当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实现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发展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回答的机会,激发出他们探索的兴趣,逐步地将他们引入到高难度的问题探索中,这样可以逐步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倍数与因数》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构建出“几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幾倍是多少”的问题。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设置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的应用。借助体育课堂上的训练项目来设计问题:操场上打乒乓球的有10个人,踢足球的人数是打乒乓球人数的2倍,试问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使学生掌握倍数的简单练习,之后再设计稍微复杂的问题:跳皮筋的有6个人,打乒乓球的是跳皮筋人数的3倍,打篮球的则是打乒乓球人数的2倍,问打乒乓球和打篮球的人数各有多少?有了第一个简单的问题做铺垫,学生能很快理清解题思路,理性地完成数据分析,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及运算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掌握转化、迁移等多种数学思想,这也是培育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比如在《图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需唤起学生对各类图形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回忆,掌握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进行图形的切割、移动、旋转、拼补等活动,建立他们类比推理的意识,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了解各种数学思想,以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自主探索的信心。教师出示一组复杂的组合图形,让学生采取自己的方式计算其整体的面积,部分学生采取了分割法,部分学生选取了填补法,通过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到他们有着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非常清晰,甚至出现了新的解题方法,证明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及数学能力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4.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抽象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是要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要让学生掌握从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实践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多种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平行》这一知识时,学生需要建立起抽象的平行概念,教师出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黑板、铁轨等,设置问题:其中是否存在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学生通过观察及分析得出: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与左右两条边都没有相交在一起。教师追问:如果将不相交的两条边无限延长,会相交么?从而引出平行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紧接着再引导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哪些事物中隐藏了平行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多个方面优化课堂设计,使得课堂教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断地强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进一步地提升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基于“关键能力”的小学数学核心内容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9(16).
  [2]兰赠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J].辽宁教育,2019(05).
  [3]庄惠芬.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
其他文献
<正>改革开放后,全国特教研究会在江西成立时我曾讲过,特殊教育的春天到来了。十几年来,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特殊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空前的进步。广大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特殊性的课程,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教师就必须要利用实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向学生展现出来,进而达到深化学生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的呼吸作用简易实验装置制作与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简易实验装置;制作;应用  分类号:G633.91
摘 要: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为了能够让信息技术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更好的融合起来,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在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意义,并在其间探讨研究出现的问题,得出能够有效解决其中问题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民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是一本厚重的大书,中华的民俗文化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怀着一颗敬重的心认真地品读。而时下快速的生活节奏,快餐式的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无暇
特殊教育体系主要指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形式,即在何种环境下为他们提供何种教育与服务,包括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与衔接。全纳教育思想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学校少先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就小学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意义以及小学少先队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复习的质量与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前生成思维导图,课中完善思维导图,课后再创思维导图,以完善学生的认知
特殊教育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关乎残疾儿童少年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把特殊教育作为
摘要: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现在的数学练习课普遍存在“做——讲——做”的单一、机械重复现象,学生兴趣不大,改变这沉闷的课堂,需为数学练习添点生活味和趣味。  关键词:生活味 趣味 小学数学 练习  分类号:G633.8  “数学老师,这节上新课吗?”  “上练习课。”  “哦。”  学生略有失望地跑回了教室。为什么学生对新授课兴趣昂扬,对练习课却顿感失望?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以情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