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w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改根据当前我国中学生普遍缺乏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现象,做出了相应的整改,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基于此,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有效的对高中学生化学创新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行定向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之前的所谓在学校内学习的高学历,有着丰富的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了迫在眉睫的要求,创新思维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也越发加速了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因此,让未来的一代人成为拥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主人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
  一、培养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标准,化学创造性思维构成要素的相关特点,我们制定了以创新思维理念的确定、探究创思思维实践途径的根本要求为出发点,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习中创新精神为目的的相关对策,来对高中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情况如下:
  (1)全面激发学生心中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根据学科结构和序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与经验的掌握
  (3)选择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技能
  (4)加强学生探究实践思维的培养
  (5)给予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确保创新思维得到扩展
  二、教学对策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一)发散性思维与幅合性思维相结合
  所谓发散式,就是对一个问题有一点出发向周围扩散,力求得到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但费时较多,复合式就是花费时间较少目的是寻找最佳方案,尽管有时未必尽人意,这就要求将两种方式相结合,达到既减少时间,又能寻找所需答案的最终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例子进行简单理解:如,Na与H2O进行反应会产出哪种气体?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发散式与幅合式思维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两种方式的优越性与结合运用的有效性。发散式思考可能产生H2,也可能是O2,也有可能是混合气体。幅合式思维对其进行验证,由氧化还原反应得出最后结论,产生的气体为H2。再举一列,提问CO2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这时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经常制取CO2的方法,如在空气中进行提取,进行化学试验反应提取CaCO3高温煅烧;由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取等,最后择优选取,选用我们经常试验的CaCO3与盐酸制备CO2。定期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分散性与幅合性思维方式诱导,让学生充分掌握两种方式结合的要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什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就如字面意思一样,以直观形象来看到问题,并通过直观形象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抽象思维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程式等运算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途中也会面临新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对高中化学这门较难的学科来讲,要将形象式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有效率的解决。同样我们以实例来进行理解:例,是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呈中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考虑之前所学过的盐溶液呈中性,而不能很好的进行判断正误,这时,就是教师该正确指导的时候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往NaCl、Na2CO3、NH4Cl盐溶液中分别加入石蕊试剂,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与溶液的酸碱性又有哪些必然联系,溶液的酸碱性又与c(H+)、c(OH-)的相对大小存在哪些关系,溶液中的H+、OH-又是从哪里产生的,为什么这时c(H+)却又不等于c(OH-),可以引导学生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方式综合起来,考虑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可能的答案。
  (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结合
  逻辑思维概念如理论、推理等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要比美国学生要强,但非逻辑思维如灵感、想象能力却落后与发达国家,这源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古代私塾先生们都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并不看好思维扩散的想象力,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在发明创造上不如外国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因此,现代的我们要有力的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综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如,通过实验,往H+离子浓度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投入同样规格的铝片,让学生观察思考,解释为什么铝片与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与硫酸几乎不发生反应的,分析可能的原因。学生可能会凭直觉猜测,这与Cl-、SO42-离子的不同可有能联系,却又不敢肯定是否正确,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有SO42-和没有该离子会不会有不同的反应现象,接着学生就按照老师给予的思路进行重新布置实验,用BaCl2溶液结合SO42-,进一步实验这次的结果是铝片发生了剧烈反应,证实了猜测是正确的。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实践问题进行非逻辑思考,再用逻辑思维方式进行验证,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通过这两种逻辑方式的结合,更能有效快速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命运所在,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国家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只有拥有强有力的创新力量所在,才有站在国际舞台展示的资本,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道路上必走的路径,值得深刻研究的课题,学生是未来市场的主导者,学生是未来国家命运的掌控者,只有对学生进行高素质、高质量的培养教育,才是确保国家越发强大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永顺.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2004(1).
  [2]慈云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J].2008(03).
其他文献
数学是高考的瓶颈,也是高考的重要砝码。学生高考的失利,往往是数学上的失利。高考分数线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数学。所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学校高考胜利的重要保证。数学学习的主战场是课堂,课堂的效率来源于好的教学方式。纵观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大多围绕问题探究、题组训练,具体方法有传统教学法与高效学习法。大家的共识是学生上课要动起来,先进的教学手段要用起来。上课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围绕少数几个人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主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正常发展,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学生能否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后进学生”之所以“后进”,其心理因素占主要成份。教育者只有走进未成年人心灵世界,认真分析和排除其心理障碍,才能使“后进学生”正常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一、激发自信心,摒弃自卑的重负  自卑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知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他们对学习也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学习成绩。作为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这就要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的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动力。多年的教
摘要: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建立及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该国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好坏。本文通过介绍中美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试图从中找到有利于我国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育教学从事者所实行的一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校长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的管理,要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制度科学,措施得力,以和谐求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是美,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中心。社会主义和谐建设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而新一代学生的培养,需要一个和谐的学校,一支和谐的教师队伍。  一、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和
摘要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自然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归纳分类和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四种审美关系,试图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上提供一些看法和视角,以期促进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中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H319  引言  自古人与自然间存在着诸多纷繁复杂的关系,从审美角度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相互敌对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成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他从整体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  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了教学课堂的效率,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作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各类高职院校的重视和青睐。本文简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职教育教学的声誉和培养学生的质量,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