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慈善救助新模式的成功尝试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慈善总会创新思想观念,不断总结,不断开拓,在救助工作上创新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促进了慈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台前县慈善总会于零九年八月份成立,时间虽短,但他们勇于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他们为谋求最佳效益、不断满足“遭遇最不幸、生活最困难、社会最同情”贫困弱势群体的需要,加大体现“第三次分配”的最好效果力度,在全县建立了村、乡(镇)、县三级慈善网络,探索慈善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最佳效益的新路子。
  零九年十月份,清水河乡后王集村村民张苍海老汉不幸遭受火灾,全家仅有的三间房子及屋内粮、物全部化为灰烬,使本不富裕的四口之家陷入了绝境。总会闻讯后,立即赶赴救助,但单靠总会救助等于杯水车薪。要让张苍海老汉重建家园总会没这个力量。会长林英潮同志创新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该村村民开展自捐自救,在村慈善联络站的组织下,广泛发动村民,激发群众互救互助奉献爱心,树立慈善意识,全村立即行动起来,自觉自愿踊跃捐款,一下子捐出善款一万八千余元,慈善总会当即决定支持救助六千元。这二万余元救助金使张苍海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搬进了新房,燃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从这一救助事例中,总会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使“自捐自救、支持救助”这一救助新模式迅速成功推广,这一新的救助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10年全县”自捐自救、支持救助“八户,慈善总会支持救助了三万九千元,群众自捐自救捐款达十五万余元,使慈善救助资金链条一下拉长了近五倍。加强了救助力度,增强了救助质量,达到了救助目的。今年这一救助新模式已在全县九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开展实施,取得了成功尝试。
  “自捐自救、支持救助”新模式凸显出六大好处:
  1、能增强全民慈善意识。
  从去年8户自捐自救情况看,参加捐款户数和人数均在村、单位总人数的70%以上,也就是说这一困难户赢得了70%以上群众的同情和支持。换句话说:这70%的群众都富有爱心、同情心、慈善心,见证了全民慈善意识的大提高,而且激励了全民慈善意识的提高。
  2、能发掘慈善资金潜力,拉长救助资金链条。
  上述事例已清楚表明,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慈善资金潜力,工作得当,就能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如果我们只靠慈善总会那点慈善资金即8户平均每户才得救助金4000余元,而通过自捐自救后,他们每户平均得到救助金23000余元,使救助资金链条一下拉长5倍,更大范围内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达到了救助目的。
  3、能增强和睦和谐。
  一个村、一个单位有那么多人,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通过自捐自救,在人有困难时能出来帮一把,把原来的一切矛盾都化解了,增强了和睦和谐。
  4、能考验村干部的能力和群众基础。
  一个村、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有爱心,就会有凝聚力,就能发动号召群众。从我们做过来的这些村和单位来看,干部都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号召力。所以能一呼百应,能组织发动群众做好事、做善事,从一个方面验证了这些村的干部能力和群众基础。
  5、能树立文明高尚的新风气。
  通过慈善自捐自救工作,能有效推动一个村的文明建设。村民们慈善意识提高,爱心增强,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学习,无疑对一个地方的思想道德修养、一个地方的风清气正打好了坚实基础,为促进文明建设,创造高尚新风气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内容。
  6、能推动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县普遍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风清气正,离不开富有高尚情操的村民,开展慈善自捐自救工作,增强全民慈善意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培养道德情操,无疑都会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工作输入新的血液,增强新的活力。
  我们将对“自捐自救、支持救助”这一慈善救助新模式认真总结,并不断充实完善,让这一新的救助模式为推动慈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口”和“日”是一對好姐妹。  一天,老师说:“每个同学都要去服装店里买一件衣服,准备演出。”  于是,姐妹俩来到服装店,姐姐“口”看见一件十分豪华的晚礼服,就买下了这件衣服。妹妹“日”看见了,就对老板说:“我也要一件这样漂亮的衣服。”老板说:“对不起,你姐姐买的是最后一件。这种衣服已经卖完了。”妹妹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姐姐安慰妹妹说:“不要难过了,明天我一定给你买来。”  “真的
釆访、了解的大病患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注册医生、医务界慈善志愿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工作者超过100位,正是有了这三个100,才有了慈善志愿者、作家李玉林的这部新书《对决死神》。  翻看此书,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植根中华大地、祖国山河、五洲四海的真实记述;这是被死神威胁又重获新生的白血病、癌症、罕见病等大病患者的真情实录;这是医务界慈善志愿者、慈善注册医生、慈善工作者
在湖北省慈善总会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宜昌市“格列卫”药品援助项目,于2004年启动已安全正常运行了八年,挽救了宜昌市及周边市县77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使他们在濒临死亡边缘重回美好人间继续生存,创造了生命延伸的奇迹。尤其是为患者解决了天价药费,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促进了家庭和谐,使患者生有保障、活有尊严。这无疑对患者家庭、本人和受益地区是一个大爱无
慈善,对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总觉得“慈善”是只有富人才会干的事,其实,慈善并不难。也许你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个小小的帮助,也许只是你为灾区人民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就是慈善,并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那片心。  小时候,妈妈就让我要多做善事,多多帮助别人。因为妈妈的教导,我一直在努力去帮助别人。学校每年组织的爱心义卖我也积极地参与,每一次灾区需要帮助,我也会让妈妈贡献出一份力。在上一次地震
我看过太多从监狱服刑后出狱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台湾的一个人,一个从监狱服刑后出狱的人却很幸运。这个人在即将出狱的时候,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静思语》。书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别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人都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阵阵春风、一滴滴春雨,进入了他干裂的心田。他特别读到了证严法师那句很著名的话:“普天之下,没有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军事学院转业到国家民政部工作,曾有幸作为随员之一,陪同当时的崔乃夫部长到基层参加考察、调研。  据说崔部长来民政部之前,曾在西北一所著名大学做过多年教育长。他儒雅博学,行事风格严肃、严谨。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年轻人,自然对眼前这位“大领导”有些敬而远之。但接触一多,又觉得他挺平易近人,并没那么“可怕”。  调研时,他除了身边留下一两个随员外,并不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围着转。他总是建议
仲夏,收麦子的时节,笔者驱车到素有“三秦要塞”之称的定边县收获“大爱”。  车子行驶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塞北大漠的高速公路上,沿途再也看不到昔日大漠的沙尘滚滚,郁郁葱葱的沙柳和星罗棋布的油井、气田排排闪过,一座绿色能源基地气息扑面而来。  下了高速公路,见到了在收费站迎候的县慈善会长马保珍同志。这是位典型的陕北汉子,一米八 的个头,“高原红”肤色,虽已61岁却步履矫健,操着浓厚的陕北话:“赵会长,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中华慈善年鉴》,一本记载慈善史实、弘扬慈善精神、传播慈善文化,凝聚着慈善人爱与智慧、付出与努力,推进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刊物出版发行了。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华慈善总会和全国各地慈善会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慈善法》,开拓创新
我家的住房比较狭小,只有40多平方米。别看我的房子狭小,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伴儿,我就非常知足啦!朋友们参观我的住房,最感兴趣的就是墙上挂满了我与老伴儿的大幅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居室的墙上挂上了我与老伴儿的合影照片。这幅合影照是区委老干部局摄影班的老同志专程到我家为我与老伴儿拍摄的笑脸照片,我与老伴儿几乎天天站立在照片前欣赏,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趣,感恩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我与老伴儿相濡以沫、
“幼苗”从小培,“善育”从早抓,“善果”飘香远。享有“江海文明源头”第一镇美誉的苏中革命老区南莫镇整合优质资源,综合施策,有声有色地实施“善润春苗工程”,绽放了“善育飘香”的朵朵“慈善小花”。这项“善润春苗工程”荣获上级颁发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大奖,并在相关会议上作了介绍,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童眼看善:知善亲善  南莫传递“善育”这样做:  父母讲述“慈善”故事,启发孩子憧憬“慈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