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润”春苗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苗”从小培,“善育”从早抓,“善果”飘香远。享有“江海文明源头”第一镇美誉的苏中革命老区南莫镇整合优质资源,综合施策,有声有色地实施“善润春苗工程”,绽放了“善育飘香”的朵朵“慈善小花”。这项“善润春苗工程”荣获上级颁发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大奖,并在相关会议上作了介绍,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童眼看善:知善亲善
  南莫传递“善育”这样做:
  父母讲述“慈善”故事,启发孩子憧憬“慈善”,发现“慈善”。渐渐长大的孩子们发现:学习慈善的最好“课本”原来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在不经意间教会了下一代什么是“慈善”。
  孩子们的“知善”小故事:
  南莫中学初一年级的严大志写下《父亲教会我何为“善”》的“知善故事”:
  他的“村官父亲”遇到乞讨者、登门求助者时,总会弯下腰,将零钱或物品递到他们手上,还会轻声说句:“祝你好远!多多努力!”
  每每观之,我的心头就泛起暖意,那声“多多努力”和乞讨者感激的神情,让我记忆特别深刻。对他们来说,“慈善”不单是手中的钱钞、物品,更是那句充满关怀的鼓励——“多多努力!”从此,我学着父亲的样子,遇到乞讨者时,用零花钱为他们救急救难,学习用“祝您好运,多多努力”温暖他们的心,更用“乐行小善”为自己的成长添彩着色!
  童心向“善”:日行小善
  南莫推行“乐行小善”这样看:
  “友善”核心价值观就像一颗小小的良种,因为“家庭第一课堂”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第一导师”的精心培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慢慢发芽!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发现“善”,而是快快地行动起来,向身边的亲人、伙伴付出小小的“善心”。
  孩子们的“乐善”小故事:
  南莫小学生小美美,从小就常常看到获得“中国好人”殊荣的妈妈照顾肾坏死的爸爸的场景——她弓着腰,手握湿热的毛巾,轻缓地在爸爸身上反复擦拭,然后喷上喷雾,撕下药膏,轻柔地贴上新药膏,抚平……这每天出现的场景,小美美记得很清楚。去年,妈妈的“割肾救夫”的壮举传遍大江南北。一夜之间,小美美似乎长大了。小美美向“中国好人”妈妈“申请”到照顾爸爸,为爸爸敷药膏的任务。小美美说,妈妈常常教导我“百善孝為先”。这份善与孝,我要传承下来!
  众童践“善”:善及他人
  南莫“善童”践“善”这样美:
  革命老区南莫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施策,收获了“众童践善”的累累硕果,形成了“推善及人、善及他人”的时代新乡风。
  孩子们从身边的“小善”出发,不断累积“践善”的心得和方向。这时,小小慈善志愿者们的“眼光”会放得更远——为更多的人,甚至陌生人奉献爱心!
  孩子的“践善”体验:
  每到双休日,闻到熬中药的药味,高一的“三好生”晓欣就知道,社区退休医生王大爷又再帮邻居熬药了。晓欣曾问过这位“平民老医生”王大爷,又累又贴钱,您是“免费医生”吗?王大爷笑着跟他侃起来:“能帮人一点就帮一点,大家没病没灾才是幸福!”此后,每逢节假日,晓欣就当起王大爷的“跟班学徒”,帮忙着磨药、熬药。他说:“从王大爷身上学到的‘善’,我也要学以致用呀!”
  社会这样评价:
  孩子们自我感悟:雨露滋润禾苗壮,善润心田友善扬。
  老师们点赞:“善”润下一代,“友善”传世长。
  家长们称颂:弘扬“友善”价值观,善润春苗谱新章。
  领导评价:“善润春苗”工程,功在当代利千秋!
其他文献
慈善没有国界,我们近代灾难救援的历史记录中,有我们接受别国慈善救助的记载,也有我国人民将援手伸向国外,解救那些处在危难中人们的纪录。比如,天津1917年7月和1939年夏季发生大洪水之后,大批灾民面临饥饿、疾病、安身的极度威胁,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的医疗服务、食品和衣物便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一起赶到了。同样是天津,1923年秋,日本关中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大地震,东京被大火烧了三分之二,附属的小岛,被
“口”和“日”是一對好姐妹。  一天,老师说:“每个同学都要去服装店里买一件衣服,准备演出。”  于是,姐妹俩来到服装店,姐姐“口”看见一件十分豪华的晚礼服,就买下了这件衣服。妹妹“日”看见了,就对老板说:“我也要一件这样漂亮的衣服。”老板说:“对不起,你姐姐买的是最后一件。这种衣服已经卖完了。”妹妹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姐姐安慰妹妹说:“不要难过了,明天我一定给你买来。”  “真的
釆访、了解的大病患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注册医生、医务界慈善志愿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工作者超过100位,正是有了这三个100,才有了慈善志愿者、作家李玉林的这部新书《对决死神》。  翻看此书,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植根中华大地、祖国山河、五洲四海的真实记述;这是被死神威胁又重获新生的白血病、癌症、罕见病等大病患者的真情实录;这是医务界慈善志愿者、慈善注册医生、慈善工作者
在湖北省慈善总会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宜昌市“格列卫”药品援助项目,于2004年启动已安全正常运行了八年,挽救了宜昌市及周边市县77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使他们在濒临死亡边缘重回美好人间继续生存,创造了生命延伸的奇迹。尤其是为患者解决了天价药费,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促进了家庭和谐,使患者生有保障、活有尊严。这无疑对患者家庭、本人和受益地区是一个大爱无
慈善,对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总觉得“慈善”是只有富人才会干的事,其实,慈善并不难。也许你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个小小的帮助,也许只是你为灾区人民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就是慈善,并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那片心。  小时候,妈妈就让我要多做善事,多多帮助别人。因为妈妈的教导,我一直在努力去帮助别人。学校每年组织的爱心义卖我也积极地参与,每一次灾区需要帮助,我也会让妈妈贡献出一份力。在上一次地震
我看过太多从监狱服刑后出狱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台湾的一个人,一个从监狱服刑后出狱的人却很幸运。这个人在即将出狱的时候,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静思语》。书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别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人都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阵阵春风、一滴滴春雨,进入了他干裂的心田。他特别读到了证严法师那句很著名的话:“普天之下,没有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军事学院转业到国家民政部工作,曾有幸作为随员之一,陪同当时的崔乃夫部长到基层参加考察、调研。  据说崔部长来民政部之前,曾在西北一所著名大学做过多年教育长。他儒雅博学,行事风格严肃、严谨。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年轻人,自然对眼前这位“大领导”有些敬而远之。但接触一多,又觉得他挺平易近人,并没那么“可怕”。  调研时,他除了身边留下一两个随员外,并不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围着转。他总是建议
仲夏,收麦子的时节,笔者驱车到素有“三秦要塞”之称的定边县收获“大爱”。  车子行驶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塞北大漠的高速公路上,沿途再也看不到昔日大漠的沙尘滚滚,郁郁葱葱的沙柳和星罗棋布的油井、气田排排闪过,一座绿色能源基地气息扑面而来。  下了高速公路,见到了在收费站迎候的县慈善会长马保珍同志。这是位典型的陕北汉子,一米八 的个头,“高原红”肤色,虽已61岁却步履矫健,操着浓厚的陕北话:“赵会长,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中华慈善年鉴》,一本记载慈善史实、弘扬慈善精神、传播慈善文化,凝聚着慈善人爱与智慧、付出与努力,推进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刊物出版发行了。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华慈善总会和全国各地慈善会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慈善法》,开拓创新
我家的住房比较狭小,只有40多平方米。别看我的房子狭小,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伴儿,我就非常知足啦!朋友们参观我的住房,最感兴趣的就是墙上挂满了我与老伴儿的大幅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居室的墙上挂上了我与老伴儿的合影照片。这幅合影照是区委老干部局摄影班的老同志专程到我家为我与老伴儿拍摄的笑脸照片,我与老伴儿几乎天天站立在照片前欣赏,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趣,感恩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我与老伴儿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