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师长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军事学院转业到国家民政部工作,曾有幸作为随员之一,陪同当时的崔乃夫部长到基层参加考察、调研。
  据说崔部长来民政部之前,曾在西北一所著名大学做过多年教育长。他儒雅博学,行事风格严肃、严谨。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年轻人,自然对眼前这位“大领导”有些敬而远之。但接触一多,又觉得他挺平易近人,并没那么“可怕”。
  调研时,他除了身边留下一两个随员外,并不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围着转。他总是建议我们多单独跑跑,尽量获取“非官样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他的业余爱好不是很多,且有个工作习惯,常常晚饭后独自静下来思考总结一天的收获。这时,我们都不去他的房间打扰。一般过了两小时,他要出去到驻地附近散散步或逛逛街,有时便邀我们一起同行,顺便了解大家的各自的发现和收获。当然,有时也会谈一些轻松的话题。
  崔部长不仅是一位领导,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有一次我们在湖南调研,空闲时间应主人之邀,去参观岳麓书院。记得在书院一间大厅的长幅楹联前停下来,崔部长仔细端详着,并对其中的“马伏波”三个字似乎很感兴趣。“你们知道这三个字是啥意思吗?”他自言自语地说。当时,我们都躲得“很远”,一来出自礼貌不能抢位置,二来也怕部长发问。万一遇到自己不懂或不了解的事会感到很尴尬。
  这时,就听到陪同的人中有人说:“伏者,卧也。是马卧土坡隐敝待命吧。”也有的说“是拉马涉水过河。”崔部长轻轻摇摇头,均未表示赞同。“来来,你们几位也都过来,看谁明白这三个字的含义。”他回头招呼着我们。当时大家心里都很紧张,担心答错。好在部长意识到了我们的“恐惧”心理,“没关系嘛,说错了也不要紧,大家还可以互相学习。”听部长这么一说,大家揪着的心才放松一些,都斗胆地做了一些猜测。部长听了,还是没有点头。最后轮到我了,部长点名说:“国林,你是吉林大学老大学生又做过军事学院教员,也说说吧。”我听了更加紧张。好在平时有点文化积累,便低声答道,“是不是‘马革裹尸’那个典故中曾讲到的伏波将军马援?我也有点记不清了。”部长肯定地说:“是的,就是马援。”接着,他侃侃而谈,讲述了这位东汉大将军的一段历史往事。“他为东汉立了大功,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大家听后,都深感收益匪浅。而我听后,心中别有一番滋味,甚至有些汗颜和惭愧。我承认,在以往的日子里,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包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列宁的《哲学笔记》这样一些难啃的著作在内读过不少;雨果、巴尔扎克、曹雪芹、吴敬梓等这些中外名人名著也没少看;对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一般知识也略知一二。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这点知识,在高人能人面前,只不过是一些皮毛!彼岸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如大海般深不可测,像巅峰般步步难攀。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即使倾其毕生全部心血和精力,充其量也只能掀开知识的冰山一角。跟着高人长见识。眼前的这位部长,不正是自己感佩和学习的师长吗?
  我记得很清楚,那次参观后,崔部长还专门跟我们说:“不怕脸红不怕不知,怕不学。找书查书也是学问。别人不知道的你知道,别人查不到的你查到,这不也是知识吗?只要肯努力肯吃苦,知识自然会日积月累如山似海。”听了部长教诲的一番话,我们都觉得很有收益。崔部长他不仅口头上启发你,行文上也亲力亲为。他常常鼓励年轻人勤思多写。随他出行时写成的小型报告,他会亲自阅改并推荐到部办公厅的简报上发表,用以激励创新,发现人才。
  时光荏苒,转瞬到了2007年。当时,我从国家机关退休后转到慈善战线,担任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一职。作为新兵,工作中自然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我便想到了要向老部长求助。因为,崔部长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拓者,也是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時的首任会长。他曾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大家公认的。正在此时,我却意外地收到了老部长的一篇文稿,并嘱我提提意见。老部长虽年事已高离职休养,但思维敏捷头脑清晰。他不但一直关心、关注慈善事业发展,而且又是那么谦虚客气。我作为小字辈,且资浅业疏,哪敢在老部长面前班门弄斧呢!
  但仔细想来,既然老部长提出了要求,就不能敷衍塞责。经时任会长范宝俊先生同意,我反复拜读了文稿后,还是斗胆写了一封长信,谈了我的一些困惑和认识。不料,很快收到了回复。
  国林同志:
  来信收到,谢谢你的关怀!你在信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可能是目前慈善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根据我的理解,提出如下一些见解,共同探讨。
  关于慈善组织。正如你在信中所说,它是个中介组织。它一方面承接着社会的捐助,另一方面又把这些捐助落到实处,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这些工作都要人去做。因此从事慈善工作就必须一定有一批人。这批人可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慈善组织的理事会。它是由社会知名人士、慈善家和主要捐款企业的代表组成。这是个决策机构,制定慈善工作的目标、年度计划、筹款项目等重大事项。它相当于企业的董事会。这些人不领取任何费用,是义务的。
  第二部分,即执行层。它由若干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有些人是筹款专家,有些人是资金运作专家,有些人是项目专家。他们的任务是落实理事会的决定,开展各项工作。对他们实行的是按劳付酬的工资制度。他们是职业慈善工作者,是就业。这部分相当于企业的经理和工作人员,要走专业化道路。
  第三部分,即志愿者。这是一大批人,他们热心慈善事业,又各有工作。他们把慈善当成奉献,而不领取报酬。
  关于经费问题。既要工作就必须有经费,慈善组织也不例外。如工作人员的工资、房租、差旅费、邮电费等。这些钱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必须自己想办法。绝不能吃皇粮,绝不能改变慈善组织是民间社团的性质。那么经费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有如下来源:
  第一,建立基金。可以募集一笔专项基金。这笔基金不是面向社会,面向困难人群,而是保证慈善组织的正常运转。由工作基金产生的利息,维持工作的进行。   第二,运转费。也即从善款中提取一部分,保障项目的落实。提取多少要依法进行,而且越少越好。有些项目也可以与捐助者达成协议,确定提取的比例。
  第三,基金的运作。目前有不少慈善组织已有可观的基金。这部分基金需要运作。如国外著名的福特基金、比尔·盖茨基金,国内的社保基金都在运作,并产生了丰厚的回报。不过这部分工作有风险性,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其中一部分回报也可以作为工作经费的来源。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途径,需要我们去探索。只要有勇气,不畏艰险,路总是可以走出来的。我认为应该特别提出的是,慈善组织必须反对铺张浪费,节省每一文钱。
  以上几点并非空谈,有些我是实践过的,有些其他组织已有成功先例。
  不多写了。一孔之见,共同探讨吧!
  顺致
  敬礼!
  崔乃夫
   2007年9月17日
  这封信函,虽然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但老部长信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我们是赞同的,并在实践中做了尝试。这也是老部长在另一条战线上给我上的难忘一课。此后几年,只要有机会,在时任会长范宝俊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几乎每年年末都要去老部长那里拜访、请益。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我已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且身体多恙,行动不便,再未见到我尊敬的领导和师长,也再未当面聆听到他的教诲。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而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实践,一部大家盼望已久的《慈善法》,已经颁布实施。很自然,慈善的一切活动和規范都要以这部法律为准绳。它将为中国现代慈善的持久、理性、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开辟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现在看来,我们当年信函中交换的一些观点和设想,是否过时,是否完全正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今天回忆往事所及,发表于此,权且尊重历史,“立此存照”罢了。
  我要强调的是:崔乃夫老部长和他那一代的战友们,毫无疑问是中国现代慈善的拓荒人。在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帽子、残痕,于人们的头脑中仍未完全清除的背景下,敢于在中国创立新型慈善机构,是个很了不起的举动。而我们,曾经只是在他们铺好的路上继续前行的后继者。
  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热爱慈善,发展慈善,为政府分忧,为困难人群解难,做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奉献!
  年终岁末,想起往事,心中再次激起一些思念的浪花:老部长,您言传身教,学生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当应回报。您是我心中永远的师长!
其他文献
河北省,地处中原,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燕赵百花园。这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慈善在这片土地也熠熠生辉。本文仅以河北省慈善总会、石家庄市慈善总会、唐山市慈善总会、张家口市慈善总会为例,浅析河北省市慈善
提起“老云大”,想起小时候的许多往事,其中有一位老人是必须记住的,他就是云南大学校收发室的李柱老师傅。  李柱老师傅的工作是为云大全校师生员工收发各类往来信件、电函、汇款单和报纸刊杂志等,工作内容涉及学校党政机要文件、教学科研资料、各类会议、培训通知、师生员工个人信函、电报、包裹等,工作性质重要且工作量繁杂。  近来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他的形象——一个瘦弱驼背的老头,小眼睛,嘴唇厚厚的,常年穿着
清晨,阳光轻柔而欢快地跳进了花朵上的晨露中,晨露发出了光亮正朝太阳微笑——这是花朵对太阳的回报;午后,阳光狂欢似的奔进了湖水里,湖水闪出了光亮正朝太阳微笑——这是小湖对太阳的回报;教室里,您的女儿正在认真仔细地听课——这是我对您的回报,亲爱的妈妈!  这是个安详的夜晚,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歌唱,池里的青蛙们也不时地应和着,给这原本宁静的夜增添了一些欢乐的音符。  可这份祥和没过多久就被一串急促的奔跑
1月20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在保津商会设立协办处揭牌仪式在天津津利华大酒店举行。市慈善协会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出席并致辞。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兰国樑,河北省保定市人大主任、党组书记马誉峰,河北省驻津办事处主任周健,保津商会会长陈列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保津商会现场捐赠善款20万元在市慈善协会设立“保津慈善基金”。  市慈善协会会长散襄军在致辞中对保津商会2019年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慈善没有国界,我们近代灾难救援的历史记录中,有我们接受别国慈善救助的记载,也有我国人民将援手伸向国外,解救那些处在危难中人们的纪录。比如,天津1917年7月和1939年夏季发生大洪水之后,大批灾民面临饥饿、疾病、安身的极度威胁,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的医疗服务、食品和衣物便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一起赶到了。同样是天津,1923年秋,日本关中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大地震,东京被大火烧了三分之二,附属的小岛,被
“口”和“日”是一對好姐妹。  一天,老师说:“每个同学都要去服装店里买一件衣服,准备演出。”  于是,姐妹俩来到服装店,姐姐“口”看见一件十分豪华的晚礼服,就买下了这件衣服。妹妹“日”看见了,就对老板说:“我也要一件这样漂亮的衣服。”老板说:“对不起,你姐姐买的是最后一件。这种衣服已经卖完了。”妹妹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姐姐安慰妹妹说:“不要难过了,明天我一定给你买来。”  “真的
釆访、了解的大病患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注册医生、医务界慈善志愿者超过100位;采访、了解的慈善工作者超过100位,正是有了这三个100,才有了慈善志愿者、作家李玉林的这部新书《对决死神》。  翻看此书,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植根中华大地、祖国山河、五洲四海的真实记述;这是被死神威胁又重获新生的白血病、癌症、罕见病等大病患者的真情实录;这是医务界慈善志愿者、慈善注册医生、慈善工作者
在湖北省慈善总会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宜昌市“格列卫”药品援助项目,于2004年启动已安全正常运行了八年,挽救了宜昌市及周边市县77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使他们在濒临死亡边缘重回美好人间继续生存,创造了生命延伸的奇迹。尤其是为患者解决了天价药费,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促进了家庭和谐,使患者生有保障、活有尊严。这无疑对患者家庭、本人和受益地区是一个大爱无
慈善,对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总觉得“慈善”是只有富人才会干的事,其实,慈善并不难。也许你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个小小的帮助,也许只是你为灾区人民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就是慈善,并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那片心。  小时候,妈妈就让我要多做善事,多多帮助别人。因为妈妈的教导,我一直在努力去帮助别人。学校每年组织的爱心义卖我也积极地参与,每一次灾区需要帮助,我也会让妈妈贡献出一份力。在上一次地震
我看过太多从监狱服刑后出狱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台湾的一个人,一个从监狱服刑后出狱的人却很幸运。这个人在即将出狱的时候,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静思语》。书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别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人都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阵阵春风、一滴滴春雨,进入了他干裂的心田。他特别读到了证严法师那句很著名的话:“普天之下,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