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五法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总结了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设计导语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学习内容中来,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让其愿学、乐学,并很快进入角色。良好的导语,像巨大的磁石,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教学《出师表》时,笔者先用“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接着用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忠心耿耿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急切了解,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笔者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创设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笔者认为:教师应高度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在走廊、在教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语文的氛围,做到宽松、愉悦。教师应该富有亲和力,学生有疑问,才会乐于提出。让学生只要有想法,随时都可以表达,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同学之间做到无拘无束地交流,全身心地投入,争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展示课内学习所得,展示课外学习所获,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使“后进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一丑陋市侩、趋炎附势的形象,我让学生把他几次穿、脱大衣的情节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通过表演,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走狗的形象,我再因势利导,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等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课件,使学生通过图像、色彩、声音去感知事物的变化,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加强写作方面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感。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首先放映了一段春天的录像,各种花草树木、山水雨人等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到美不胜收。此情此景,马上吸引住了学生,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激情。录像播完了,他们还意犹未尽,禁不住发出“好美呀!”的赞叹。在朗读欣赏课文时,笔者设计了配音、配乐、配图片的课件,优美的音乐加上精心挑选的一幅幅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精美图片,再配以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
  四、巧设悬念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最好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笔者便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课文中谁是骗子?”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后,一致认为:老百姓中除了小孩都是骗子,他们怕别人笑话自己愚蠢。“课文中,还有谁是骗子呢?”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说,皇帝也是骗子,有的说,老大臣也是骗子,有的说官员也是骗子……笔者接着问:“如果你是老百姓,当时也在场,你会不会说实话?”一下子,同学们兴趣盎然,难点迎刃而解。这样的悬念,能紧紧抓住学生,达到“投石击破井中天”的教学境界。我深深懂得:激情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师充分利用语言魅力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启人深思的问题、设置悬念的开头、宽松自如的探讨、巧妙精彩的衔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就能牢牢地拴住学生的心,使之对课堂“流连忘返”。
  五、注重知识的迁移,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做到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并注重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某种意义说,教师语言的表达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教师语言力求“四美”:(1)文情并茂、创设情境,追求语言的流畅美;(2)生动活泼、讲究文采,追求语言的幽默美;(3)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追求语言的节奏美;(4)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追求语言的庄严美。所以,语文教师最好在进课堂之前,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理趣。学生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赏心悦耳,轻松愉快,学习效果必定见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要注重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远远不止这几种。但不论方法多少,都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生动、形象、直观,语文教学才能独具魅力,真正成为一棵常青之树。
其他文献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客观的、发展的,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而道德关系是组成人的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目的都源于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人的本质理论出发而进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当前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的系统规定。马克思在
期刊
国际贸易术语,英文缩写为"Incoterms",是由国际商会(ICC)制定的最权威的贸易规则,它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的费用负担、交货地点、责任承担、风险划分等界限问题。《Incoterms2010》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  改变了贸易术语分类方式  《Incoterms2010》改变了贸易术语的分类方式,将所有的贸易术语按其适用运输方式分为两类,分别为适用于任何
江南古镇——德清县新市镇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东去30公里,便是乌镇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浔、周庄、同里。与这些江南古镇相比,始建于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的新市,其
#
期刊
[摘要]数学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很多教师共同关注的熟点,本文分析了影响学习兴趣因素,并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谈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细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就最有成效。然而,调查显示,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较多的学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那么,在初中教学中,如何
期刊
当前,城镇化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保护和弘扬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有历史记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因此绿色信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河北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信贷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