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引导自学,激发他们自学的内在动力,通过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交流;放手探究
  一、谆谆善诱,让学生学会自学
  让小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确实不容易。那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以小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燃烧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树立良好形象引发学习兴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教”,我们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师德。如,爱生如子,以及良好的课堂调控艺术,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心底里想去学习,主动探究——自学。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例如,自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布置学生这样去思考:①用什么方法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②用割补法,行吗?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其次,让学生学着看懂题目 ,自己要知道例题讲什么,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写上标记,以备问老师,还要试练 “做一做”,不会的同样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照样子去做,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再由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后,以达到“知其所以然”。在培养自学的初级阶段给予学生一定的、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学的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
  二、提倡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小学的基础数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习惯的能力,而合作交流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指导学生课堂合作,也可以提高自学的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学生准备大量合作的机会。譬如,笔者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安排一个学生操作,一个学生记录。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我还安排三人一组,两人操作一人记录,或者依然操作两人记录,给学生一个充分合作的机会;还有在“植树问题”时,不好理解,所以我让四人小组(或三人小组)合作,画图的几人,计算的也有专人负责,便于理解与操作。以上这些做法都比较好的激励了学生合作的兴趣,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
  2.形成习惯。学生慢慢有了合作的需要下,这时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针对不同班级情况,一般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有些人数好平均分的,再组成几个个“五人小组”,或者“三人小组”,这样的分组方便于学生一起互助学习。如,乾务中心小学现在五(1)班50人分成13个小组,并规定组长负责制,在日常教学中,再采取“小组”比赛的模式,组里出现合作,组与组间出现竞争的良好氛围,达到我们想要的终极目标——形成自学数学的习惯。
  3.提高成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对小组合作学习要作出必要的引导。因此,让合作“出成效,具有意义”,不能徒有一个空洞的形式。比如,给学生设计“小组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定时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人人有活干,提高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合作学习开始阶段,经常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不合适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好的更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学探究
  学生自学进步了还是不够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自学数学的能力。那就是让他们自己来自学探究了。例如,《梯形的面积》的自学,小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翻翻书、看看书,他们已经会带着自己独特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还有小学生会在书上用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应该有个怎样的公式呢?在计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小学生学会了自己思考,并有了强大的探究意识,许多在自学时就基本掌握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笔者在课前的检查中可以看到学生的自学是卓有成效的。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学效果,我们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来验证,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但小学阶段是培养好习惯的绝佳时机,所以让小学生自己以“主人公”的姿态来学习,来探究数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特征及其高和底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活动;快乐学习  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剪拼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
【摘要】本文拟从几节语文课例中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条教学目标指向的偏差与落实的不足,提出“过正易假、过俗易偏、思辨为先”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定位,并尝试以案例的方式提出落实的措施。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思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十分强烈的学科,初中阶段的语文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以及促使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仅能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从提升教学有效性角度出发,浅谈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知识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题型的易错处能较快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下面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易错题进行析疑。  一、与定义有关的易错处  例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错选:B  析疑:判断是否一元二次方程需先化简成一般形式后判断。选项A,方程中分式含有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选项B,方程化简后为3x-1=0,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C,符合一元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4日下午,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的《第五届广州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广州市教育局副巡视员邵国良出席了本次大赛,并会见了大赛评委陈新滋院士。  延续前四届大赛的精髓,大赛以“科技承载梦想,创新超越想象”为科技口号,在全市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本届大赛扩大了普及面,提升了显示度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不可以分开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仅是读懂课文,而且应该在阅读中通过碎片写作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把作文语言的教学融进日常的每一节阅读课,在阅读中关注写作,在阅读中提升作文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碎片写作;语言能力  阅读教学应进行即时写作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可见语文课应将阅读和写作融在一起,从阅读到写作,在阅读
【摘要】要改变初中生消极低效的语文学习现状,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能动性。要注意通过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习方法和展示学习成果等策略,促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从而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学习成果  一、对自主学习的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
本报综合消息 根据国家、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文件精神,广东省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为有序衔接课程、教材、教学与考试改革,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20年起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月14日,广州市教育局在市天河中学珠江书院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俞伟跃副司长作《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专题解读及辅导报告。报告会由市教育局华山鹰副局长主持,局相关处室、市教研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要解决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等初步建立的问题,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选择,学会担当,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法治;人生价值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青春意识萌芽、人生观价值观选择、道德观思想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与其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不如说让学生们在通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