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特征及其高和底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活动;快乐学习
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剪拼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情境故事,激趣引入
播放视频动画,同学们,看看谁来了?哦!是喜羊羊和懒羊羊来了!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每只羊,自己管理和食用。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草地,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都认为自己分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他们为什么争起来?他们比草地的多少,其实是比什么?
平行四边形地和长方形草地的边的长度都是6米和5米,我们一眼还真看不出分哪块草地面积大呢!
喜羊羊的这块草地是长方形的,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是6米,宽是5米,6×5=30平方米。
那你能求出懒洋洋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以上课程创设,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创设喜羊羊和懒羊羊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草地大小的情境,从而引入新课。从课的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充满乐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启发思维,大胆猜想
1.初步猜想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试着猜想。
学生猜想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条邻边长度相乘;6×5=30(平方米)
学生猜想二:用底乘高。6×3=18(平方米)
同学们,很多数学知识、公式定律都是在猜想的基础上不断验证得出的,待会我们一起去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2.初步验证
请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
3.再次猜想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18是怎样算出的?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得到吗?让学生继续猜想。
猜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让学生从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比中,尝试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会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数方格的实践活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加于观察,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第二次大胆猜想,此次猜想是在已知面积数据下进行猜想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猜想、验证、实验的方法,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小组实验,操作探究
1.操作验证:剪一剪、拼一拼。
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拼,并在组内交流是如何转化的。
2.汇报操作结果:演一演,说一说。
学生上台展示: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分割、平移,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课件动态演示剪拼过程。
这部分教学活动安排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主,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展示汇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推导公式,验证猜想
1.推导公式:看一看、议一议。
①学生讨论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出示讨论提纲:
a.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c.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②学生小组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电脑辅助演示。
④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板书:
长方形 的 面 积 = 长 × 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学习用字母表示面积计算公式。
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字母S表示,底用a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吗?(指名说说,师板书:s=ah)
3.强化:如果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4.学生用公式计算例题。
5.回顾猜想
我们刚才猜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探究发现确实是用底乘高,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在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看一看,议一议,学生在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与拼成长方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手脑并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与前面问题的呼应,使整节课更加完整,加深学生的印象,体会了“猜想-实验-验证”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可以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数学学习的快乐。
五、深化运用,拓展思维
1.变换题目。羊村长又来考大家:平行四边形草地面积是18㎡,底是5m,它对应的高是多少m?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①用算术方法。②用方程。
2.羊村的停车位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8m,对应的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3.羊村长吸取了上次分草地不公的教训,他又为3名村民分了3块平行四边的草地,我们看看这次分得怎样?做书54页试一试第二题。
4.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羊村长最后出道题考考大家。羊村的草地.....做书55页第6题。
通过变换题目,已知面积求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力图通过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而且整节课都用情境串联,使课堂更具有趣味和完整,学生學得轻松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活动;快乐学习
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剪拼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情境故事,激趣引入
播放视频动画,同学们,看看谁来了?哦!是喜羊羊和懒羊羊来了!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每只羊,自己管理和食用。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草地,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都认为自己分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他们为什么争起来?他们比草地的多少,其实是比什么?
平行四边形地和长方形草地的边的长度都是6米和5米,我们一眼还真看不出分哪块草地面积大呢!
喜羊羊的这块草地是长方形的,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是6米,宽是5米,6×5=30平方米。
那你能求出懒洋洋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以上课程创设,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创设喜羊羊和懒羊羊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草地大小的情境,从而引入新课。从课的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充满乐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启发思维,大胆猜想
1.初步猜想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试着猜想。
学生猜想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条邻边长度相乘;6×5=30(平方米)
学生猜想二:用底乘高。6×3=18(平方米)
同学们,很多数学知识、公式定律都是在猜想的基础上不断验证得出的,待会我们一起去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2.初步验证
请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
3.再次猜想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18是怎样算出的?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得到吗?让学生继续猜想。
猜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让学生从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比中,尝试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会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数方格的实践活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加于观察,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第二次大胆猜想,此次猜想是在已知面积数据下进行猜想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猜想、验证、实验的方法,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小组实验,操作探究
1.操作验证:剪一剪、拼一拼。
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拼,并在组内交流是如何转化的。
2.汇报操作结果:演一演,说一说。
学生上台展示: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分割、平移,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课件动态演示剪拼过程。
这部分教学活动安排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主,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展示汇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推导公式,验证猜想
1.推导公式:看一看、议一议。
①学生讨论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出示讨论提纲:
a.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c.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②学生小组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电脑辅助演示。
④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板书:
长方形 的 面 积 = 长 × 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学习用字母表示面积计算公式。
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字母S表示,底用a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吗?(指名说说,师板书:s=ah)
3.强化:如果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4.学生用公式计算例题。
5.回顾猜想
我们刚才猜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探究发现确实是用底乘高,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在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看一看,议一议,学生在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与拼成长方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手脑并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与前面问题的呼应,使整节课更加完整,加深学生的印象,体会了“猜想-实验-验证”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可以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数学学习的快乐。
五、深化运用,拓展思维
1.变换题目。羊村长又来考大家:平行四边形草地面积是18㎡,底是5m,它对应的高是多少m?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①用算术方法。②用方程。
2.羊村的停车位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8m,对应的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3.羊村长吸取了上次分草地不公的教训,他又为3名村民分了3块平行四边的草地,我们看看这次分得怎样?做书54页试一试第二题。
4.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羊村长最后出道题考考大家。羊村的草地.....做书55页第6题。
通过变换题目,已知面积求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力图通过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而且整节课都用情境串联,使课堂更具有趣味和完整,学生學得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