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呆,不专心听讲,作业不会做,老师辅导了以后还是理解不了,或者现在会做,过段时间以后又不会了;粗心大意,把加法看成减法,除法看成乘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怎样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备课,不浪费一分一秒
  课堂40分钟,教师要安排好一节课堂的每分每秒。备课是关键,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里,笔者不会按课件安排好的顺序照本宣科。笔者主张应用题教学在课件中,不出现整个场景。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中的《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时,按照以往的做法,笔者在演示PPT的时候直接出现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数学信息,在课件里只呈现一句话:“三捆一共有多少棵?”然后问学生能否解答,如果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时候,有的学生思考;有的学生翻书,想从书中找到答案。同时笔者也设置了课堂评价制度: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评比中加分;回答正确的学生有加分;回答有创意的学生有加分。还设计抢答题环节:答对的加双倍分。当然对累计后得高分的同学给一定的奖励,比如一本笔记本或一支笔等。这样的教学组织方法,使学生兴奋,抢着做题,抢着拿分。
  通过认真备课,并结合课堂评价制度的教学组织方法让40分钟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拿分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且通过获取奖品,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一对一,不放弃一位学生
  一對一辅导,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家长。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或是在四、五十个学生的教室里,因为种种原因,孩子上课没有认真听老师讲的知识点,或者说老师讲得太快了,而造成对知识点还没有理解,或题目不会做,最终导致成绩下降。这时,家长想到的就是校外找辅导机构,找有名的教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当然,一对一辅导,效果肯定是好的,能及时知道学生在哪个知识点没有学会,进而及时补上。一对一辅导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位教师为一位学生服务,学生哪方面的知识不会,教师及时了解后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那么,笔者就要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能否在一个四十多位学生的数学练习课堂里,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样的问题,好些教师肯定会说,不可能。1.学生多,不可能在40分钟里一对一辅导;2.作业题量多,不可能在40分钟里一对一辅导;3.如果坚持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教学和练习,时间肯定不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是的,一个教师对四十多位学生,很难做到一对一辅导。然而,笔者认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辅导。对每一个教学知识点进行教学,然后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可以是师对生也可以是生对生,让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学生对没有学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只要坚持下去,不仅会减少一对一的辅导现象,一方面扎实了中间生和优生的学习基础,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笔者认为是值得的,积少成多,一对一的辅导教学模式能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今天会做一题,明天又会做一题,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自己会做的题目也不少了。慢慢地,学生就会对数学有了兴趣,自然,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了。
  总之而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平等的、有情感的,而不应是枯燥的、呆板的,要“用一个灵魂去唤动另一个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也如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二[2013]1号)精神,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入开展小学书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习得一手好字,书写美的人生,秉承“写字育人”的教学理念,为语文、数学、英语等科更好地进行教学增力。广东省小语会教育科学研究综合规划项
【摘要】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實施思辨性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理念下的重要阅读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教学中,推崇思辨性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语言建构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学习中保持质疑和批判的良好态度,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新知,还能够有效提升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意识和质疑探索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德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认可并付诸实践,从内心深处认可德育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为核心,结合教学实际案例,提出了在德育教学中融入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提升小学生德育素养水平。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生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积淀,我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尤其是对礼学的传承与发扬底蕴深厚。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推行文明礼貌养成教育,能够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基于此,本文着重从传统礼仪文化出发,深入探索传统礼仪文化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的意义,并通过深入的传统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礼貌用语习惯,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关键
【摘要】高雅艺术是优秀知识分子及艺术家们在学习和继承传统艺术和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艺术,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加工、更新和创造的艺术。本研究根据《指南》艺术领域中的目标和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针对幼儿园阶段存在高雅艺术课程资源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清晰、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不够深入等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从“教”与“学”的两个层面系统地完善了高雅艺术课程的内涵、
【摘要】小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无不来源于生活,是前人对生活经验的概括提炼。通过数学学习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实际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正确、有效地展开生活化教学存在认识误区。基于此,本文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生  小学生会解答数学习题,却不会解
【摘要】重视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本文结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重视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
本文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个案研究方式,聚焦项目对智力障碍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前测、后测数据对比法,真实观测、记录个案变化过程,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测率,以促进特殊孩子身心素质快速提升,探索特殊群体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个案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为康迪学校足球队队员阿燊,男,12岁,出生于2008年12月10日。转入学时间: 2017年11月23日。医学诊断为智力障碍。残疾评定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为指导学生自学太麻烦了,只需在课堂上讲清楚一些就可以了,也不管学生学得吃不吃力、中下生反应如何。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走到哪里,学生就吃哪里的草,没有一点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学习习惯的
【摘要】随着当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不断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需要小学语文课内阅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无法忽略的问题,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多样化教学研究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