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规律 运用技巧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学作为理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对学生生物学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尤其在高考中表现为问题解决与工具学科——数学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解题方式的数学化也越来越明显。高考生物试题中的计算题主要是通过计算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高中生物教材中多处涉及计算问题却没有详细的讲解,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尤其是在高考前的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些常见的生物计算题类型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专门归纳与基因频率有关的题型和其相应的解题规律。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写于19世纪30年代,正值存在主义和实证主义盛行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对于欧洲所处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刻的分析。胡塞尔本人对于“理性”的理解,即理性是一种普遍理性,其中应包含形而上学的维度,同时也应包含自然科学本身。书中提出日常生活给欧洲科学带来了危机,并提出理性的发展对于欧洲科学危机的意义,最终让科学回归到人的日常生活,回归理性消除科学危机。  关键词:日常生活
注: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2小题,每小题1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摘要:《老残游记》作为一部社会谴责小说,述吏治之腐败,揭“清官”之丑恶,虽“残局已破,吾人将老”,然作者作此书无不含针砭救亡之意。本文将对书中的小金子、小银子、鬼娼、翠环、翠花、逸云这几位女性进行分析,她们有着相似的起点,但最终各归异处,她们是社会的镜子,亦是“作者信仰”的代言人。  关键词:女性形象 命运自由 太谷学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个正式术语,其产生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他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于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下面结合具体生物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探索反思性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与母本性状一致的现象都是细胞质遗传吗    细胞质遗传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母系遗传即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总是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因此,许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表现出与母本性状一致的现象一定是细胞质遗传。果真如此吗?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1豌豆豆荚颜色的表现  豌豆豆英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之分,将绿色豆英豌豆的花粉授给黄色豆英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豌豆豆英的颜色均表现为黄色
2001年美国纽约发生“9.11”事件,接着10月15日又发生了“炭疽热信”事件,于是生物武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恐慌。生物武器以其致病力强、死亡率高、污染范围广、作用时间长而危害巨大,但与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便宜得多,被喻为“穷人的原子弹”。目前,被用做生物武器的微生物主要有以下5种。    1 炭疽杆菌    1.1 病原体  炭疽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nthrakis
1 调查研究背景    “科学素质”与“科学素养”,均译自英文Science Literacy,目前学术界对两者使用并没有明确的区别。那么,科学素养是指什么呢?  对此,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养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米勒教授对科学素养的这一界定
1 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对传统的农作物育种、生产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据细胞全能性原理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的步骤大体相似,但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如同种材料诱导分化根、芽等不同部位,所用诱导因子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已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农、林业科研和生产等许多领域,它的诸多成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植物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重点。本节
2001年深圳市南山区是首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2004年首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下面以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课堂教学案例和开放性试题谈谈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与评价的若干思考。    1 教学案例一:教学中如何利用表格    1.1 背景  时间:2004年9月1日;班级: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高一(3)班;内容:苏教版高中生物第一章:“身边的生物科学”。    1.2主题  课堂上应该如何
摘要:教师课堂提问具有三方面积极作用:对教师来说,课堂提问具有评鉴作用,也是一种课堂管理手段;对学生来说,课堂提问能吸引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思考、加深记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因此,本文着重观察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通过反复观看示范课对观察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师 对外汉语课堂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