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回重庆去拜祭母亲,4号去5号就赶了回来。——实在不堪忍受那一份物在人杳的凄凉。一年了,四季完成了一个轮回。我也努力融入熙来攘往、繁华喧嚣。可飞也似的逃离重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意识的最深处,不肯对自己承认,我生命中的保护神、接过襁褓中的我、赋予我精彩人生的人,我亲爱的母亲,已成了黄土下的魂灵。可我分明已经感受不到她的气息!五月的阳光下,大地一片青翠,而属于母亲的,却只有一杯黄土垒成的新坟。
  
  母亲一世艰辛。她原本生在殷实的盐商家庭,风云变幻转瞬沦为受罪的地主子女。以乡里第一的成绩考上县城中学,却因为每日省下米粥给父母充饥拖垮身体,因病休学再没有重返学校。她18岁出嫁,对方是那年代让人艳羡的工人,却在遥远的矿上,每年只有一两次探亲假能相聚。
  父亲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附近乡村的人包括很多的亲戚,都提出把自己某个孩子送给母亲抚养。她婉拒这些“好意”,收养了5个月大的我,从此遭遇被“群起而攻之”的命运。至今记得,某些夜里家里的电灯莫名其妙地突然熄灭(后来才知道是被人掐断电线)。在那些黑暗的夜里,母亲被外面的响动声惊醒,点亮油灯后紧紧搂着我一起守望到黎明。
  我9岁那年,父亲去世,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听从外婆安排嫁给了一个年近40仍未娶妻的老实庄户人。1980年代的内地农村,人们习惯于飞短流长,母亲和我成了挑拨是非的方便话题。婚后母亲生了自己的孩子,却成为新的屈辱:是个女儿,先天弱智。
  母亲一天天更为沉默和隐忍,原本在为自己的将来莫名悲哀的我,仿佛一夜之间感觉到了肩上的分量;对母亲的感恩情愫中,突然渗进了巨大的悲悯情怀。众生皆苦而我母亲尤甚。我该怎么做才能稍稍减轻她的悲苦?成长岁月,这是我一切努力的目的。
  所有的领悟和感动,悉数来自我的母亲。
  犹记得乡村的寒夜,一盏油灯下,母亲指导我给远方的父亲写家信,又教我计算父亲回信中列出的数学习题,让我年幼的心灵,因了对书写和计算的沉迷而不再单调孤凄。
  6岁时的那个深夜,我高烧不退,母亲背上我就往县医院赶。十多里的乡间小路,夜色中无端生出许多坎坷,好几次母亲几乎跌倒。好不容易到了公路上,母亲不顾一切站到路中间,拦住了一辆大卡车。从那以后,不管感冒得多么严重,我再没有发过高烧。
  后来,考上初中了,入学通知书上说,要准备好一副箩筐,以便开学时参加劳动。母亲砍回竹子,削成竹丝,一圈一圈编成箩筐。这些活通常都是男性做的。母亲默默忍受别人嘲弄的目光。只有我了解,她心里流淌的苦泪,和她的沉默里蕴藏的坚强。
  1990年,考上了市里的高中。重庆的夏天烈日如火,母亲为我装好所有行李,扛着它,爬坡下坎,舟车辗转,送我到学校。重重的皮箱,打上去,扛下来。到处是明晃晃的太阳光,我机械地跟着母亲的脚步,泪眼模糊中,母亲坚毅行走。
  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傍晚,在巨大的喜悦与担忧之下,多年辛劳的母亲终于不支晕倒,被送往医院急救。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种恐惧:不知道哪一天,母亲就会突然倒下。这样的念头让我不寒而栗。此后,只要条件稍微允许就会想办法带母亲出来,只有看到她,感觉她就在我触手可及的距离,我才放心。
  2004年11月10日,已是深秋,阳光却还明媚。头晚母亲说手臂疼痛,我坚持带她看医生。医院人流穿梭,没人在意我心里隐约的不祥预感。在咨询台拿到报告单,“肺癌”两字映入眼帘。
  接下来,母亲几乎把医院的相关仪器都用了一遍。每次,我都忍不住跑到医生的办公室,哭得歇斯底里、语无伦次。医生语调平静,一年左右吧,也许两三年。我还在哭,却已听不到声音,没有了泪水。我紧紧抓住医生,却分明感觉抓住的是虚无。
  那时,流行刀郎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每次往返于医院的路上。我都把歌开得天响,我就可以什么都不想。心痛得紧就伏在方向盘上大哭一场,然后,抹干眼泪,继续上路。
  05年5月,我护送母亲回到重庆老家。接下来的那几个月,是她生前最快乐的时光。9月,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我带她去逛香港和澳门,随后返回重庆。母亲坚韧地度过了那个冬天,在2006年春节办了六十大寿。
  很多时候,面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我们有太多话不知从何说起;小心翼翼照顾对方的感受和心情,却错过了表白的机会。我一直对母亲隐瞒她的病情,避免触及相关话题,因此一直没能告诉她,我多么爱她,多么恐惧失去她。3月母亲开始缠绵病榻,4月25日早晨,接到母亲电话,她说不愿再经受病痛的折磨,只希望快些离去。那一刻,我再控制不住,放声痛哭: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只要你还在那里,我就还是有妈的人;你走了,我就像回到当年那个被遗弃的孩子,谁来疼我?
  看到我这么痛哭,母亲立刻后悔了,反过来安慰我。黄昏时候又打来电话叫我不要难过,说她看得开。5月1日我回到重庆,看着母亲病若游丝的痛苦样子,强忍住泪水,对她说,我也不希望看你那么痛苦,如果你想走,就安心离开吧。5月6日凌晨,母亲安详离开尘世。走的时候,这个世界微微地下着细雨。
  生活,就像母亲那一手方掌,每每把你抚摩得想哭。母亲去世后亲戚朋友安慰我,说你并非她亲生,做到这样已算是尽力,她也应当是含笑安心。只是他们不知道,正因我非她亲生,才更觉这一份养育的情债,无论我如何努力,都难以还报。
  我想,母亲真正打动我的,不在于她生活的艰辛,而是经历生活的艰辛而产生的美好的宽容和坚毅,以及由这宽容、坚毅所生发出的爱、怜悯和恒久忍耐;母亲似在用她一生的经历告诉我,生命的意义,绝不在于经历苦难而痛不欲生,而是从中深切体味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并为之增添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从容。
其他文献
1964年东京奥运首次使用电视传送,2000年悉尼奥运突出了数字移动通信技术,2008年的北京肯定是宽带奥运    这是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庞,双目炯炯有神。那张左边“迎接奥运”,右边显示“CNC”——中国网通标志的名片,赫然了他的身份: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奥运总指挥部总指挥。  而在网络的世界里,关于他的搜索,只有一份连籍贯都没写上的简历:  赵继东,1951年出生,1975年从上海
作为一个国际性难题,非法移民和偷渡现象几乎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非洲黑奴贩卖史。  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中3000万属于非法移民。走私非法移民丰厚的利润几乎可以与走私毒品相提并论,每年贩运偷渡客的全球贸易额高达40亿美元。  偷渡难除,中国亦然。它深深植根于人的逐利和谋取富足生活的本能,兼以大小人蛇组织早已编织好的黑色产业链条,同时,也不排除当地多
十年前祷告香港顺利过渡    每一个到香港的人都会来到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美丽景色。这让我想起,10年前,我也同样站在这里,进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十年过去了,虽然眼前的景色依旧,但是每个人都清楚香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身处这改变核心的就是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先生。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而地点就选择在前港督府,也是现在香港政府的礼宾府。 
10年前,批评家们宣布了密特朗时代的结束,可这位前总统依然令法国人着迷。曾经与他共同走过的人怎样看待这个人物?他在历史上、在人们的记忆中到底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第二个7年任期结束时,密特朗走到了生命的黄昏。他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垮了,他本人说:“让历史来裁决我吧。”密特朗逝世10周年之际,见证人的时间所剩无多,有关他的书籍、纪录片、研讨会像雪崩一样问世。仿佛谈论他就能填补他留下的空白,仿佛他曾占据的
在英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得过且过不作为,却误打误撞地开创了英国盛世,他就是英国国王乔治一世。  稀里糊涂当上英王  乔治一世并不是英国人。1660年,乔治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他是布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和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长子。索菲娅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1698年,父亲去世,乔治继任公爵爵位以及神圣羅马帝国选帝侯。  在乔治接管父亲的公国不久,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去世
我们很被动  阿辛    一位北大女生给我讲过一桩令她时隔多年仍忿忿不平的公交车事件。说若干年前她正疲惫地坐在开往校区的公交车上,忽然售票员在“上车请买票”的吆喝后面又加了一句,“哪位乘客请给外宾让个座,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令人绝倒的是上来的是个虎背熊腰的壮小伙子,背了个麻袋似的登山包……  不过售票员在我儿时树立起来的是光辉形象。他们发动人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一声令下,莫敢不从,俨然管理着一车
官场历来不乏喜欢吹捧的人。当下属时,以吹捧领导为能事;做领导时,以享受吹捧为乐事。吹捧之风盛行时,看似上下同欲,皆大欢喜,其实对领导者而言,吹捧之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郭远生,就很不幸地受了吹捧之害。2019年1月,郭远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5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7版刊发的相关剖析报道,专门提到郭远生“在吹
11月15日,午夜钟声敲过十二下,以产地法国博若莱命名的葡萄酒“新酒”乘坐当日第一班法航Z机飞往全球各地,“博若莱新酒节”让世界各地约有1.6亿瓶新酒被消费。“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如同一场宏大的弥撒为人所期待。”里昂名厨保罗·伯贵司评价说。    独特的酿造技艺    与陈年酒酿不同,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是位年轻鲜活的妙龄少女,并非名贵,但以其醇美的芳香、丰富的果味
中国怎么有这样的官员?    记者们都喜欢廖新波。  对于采访要求,他总努力抽出时间来满足。前不久,新医改政策意见稿出台后,我去采访他,因为他分管医政,而且在医改问题上素有研究。  MSN上直接告之:“明天我们就要交稿了,您来救个急吧。”却赶上他出差,只好改成Email采访。第二天早上,一篇有内容有见地的稿件就回到我的信箱里,同时而来的还有一条“邮件已发,请酌情处理”的短信。  见惯了“请找我们宣
很久以来,在传统的“港澳”大概念下,澳门的存在似乎只是虚拟的一个汉语符号而已。因為香港过于辉煌,也颇投合内地人们对于现代大都市的想象胃口,于是香港就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澳门的存在。    近年来,澳门的称谓在内地传媒上渐渐多了起来,但它总是和另一个词汇“贪官”结合在一起,是因为澳门有个大中国地区最大的赌场——葡京赌场。内地老百姓的许多纳了税的血汗钱就是在那儿被贪官们一掷千金而挥霍掉的。葡京赌场在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