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甘言”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场历来不乏喜欢吹捧的人。当下属时,以吹捧领导为能事;做领导时,以享受吹捧为乐事。吹捧之风盛行时,看似上下同欲,皆大欢喜,其实对领导者而言,吹捧之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郭远生,就很不幸地受了吹捧之害。2019年1月,郭远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5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7版刊发的相关剖析报道,专门提到郭远生“在吹捧声中迷失自我”。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郭远生如是说:“周边人对自己的评价高了,说好听话的人也多了,自己渐渐地也觉得确实付出了很多,组织给的各种荣誉是实至名归,‘名’的欲望抬头了,‘名’的后面紧跟着就是‘利’。”
  被“说好听话的人”包围的领导干部,何止一个郭远生?看看那些落马的官员,有几个在位时不是走到哪里都是鲜花与掌声?有几个平时听得进诤诤之言?有几个朋友圈里有谔谔之士?吹捧可以让一个人铸成大错,可以将一个人推向悬崖,当事人的反省,当使旁观者警醒。
  奉承话,即“甘言”也。“甘言”之害,历代贤哲早有论述。太史公在《史记·商君列传》引古人言:“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大意是,虚浮不实的话如同花朵,深切中肯的话才是果实;让人难受的规劝是治病的良药,甜言蜜语则是害人的疾病。比喻通俗恰当,该如何选择,无须多言。唐代名相张九龄也说过:“谗媚之言甘,贤良之言直。甘则易悦,直则难入。”好话听着开心,直言总是难以接受,现实多半如此,张九龄先生说的可是大实话啊。
  “甘言”既然中听不中用甚至有毒有害,为政者便当对它保持应有的警惕,多想想其后果,别让自己“爱戴高帽,自受圈套”。
  “甘言”容易让人心大胆壮,为所欲为。下属与旁人无原则的吹捧,使很多官员内心膨胀,胆大包天,把对纪法应有的敬畏之心抛于九霄云外。对这种自我感觉好得一塌糊涂的人来说,只有他想不到的事,没有他不敢做的事。他并非不明纪不懂法,只不过在他看来,“我是头儿我怕谁”,自己大权在握,谁都不能拿他怎么样。前些年見过某个落马官员,人称“X大胆”,纪律法律随意践踏,多少钱都敢随意花,什么人都敢胡乱用,从来没考虑过后果。及至身陷囹圄,方醒悟过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原来自己的头并没有比孙悟空还硬。这就是其当了官,自觉得了志,长期被人“捧”坏了的结果,在台上时真以为自己本事通天,忘了权力是谁给的。
  “甘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独断专行。很多落马的“一把手”,都被人称为“一霸手”。他们“霸”到什么程度?完全搞“家长制”“一言堂”,听不进任何意见,不给班子成员(更别说其他下属了)任何说话的机会。如果说前一类人是不怕纪法,这一类人则是不知纪法。“集体决策”在这类官员手上完全被废除,别人在他面前只有唯唯诺诺的份。被人迎合惯了,一个人不自高自大才怪。他们总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别人应该参照的标杆。在工作中,功劳都是自己的,过错都是别人的,自己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样的人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必定是大事。
  “甘言”容易让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长期被奉承话包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以为自己果然十全十美,天下第一。不知自己的缺点,哪有学习的动力?一个不学习的人,你叫他如何进步?如何提升?这种人只会躺在以往的成绩单上沾沾自喜,被人欺骗了也不知道。战国时代的齐宣王就因为喜欢恭维奉承,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齐宣王喜欢射箭,自以为力大无比。他和武将比试拉弓,一武将假装拉不动,另一武将则只拉了一半便表示“强弓,足九石矣,非大王神力而不开”。最后,齐宣王喜滋滋地把弓拉开了,群臣纷纷喝彩称颂。事实是什么呢?齐宣王拉的弓,其实不足三石。但在属下们的忽悠下,他到死都以为自己是能拉九石弓的大力神,却不知身后贻笑千古。你看,一个人如果遇上的都是这样的同僚、下属,哪还有进步的空间?丢人现眼的机会倒多得很。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不负责任的吹捧,只会让人或栽跟斗,或闹笑话,实在没什么好处。对于溢美之言,当有所质疑,提高警惕,多想想说话者的出发点,方不至于“听之者惑,观之者冥”。对明智者来说,与其任由廉价的赞美泛滥,不如来点货真价实的批评,使自己的头脑经常清醒,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强大。
  (摘自《杂文月刊》)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对现行教育体制不满的母亲,她最终选择了逃亡——作为陪读母亲,她将陪着14岁的女儿远赴新西兰    作为一个从事多年免费教育的非专业人士,南林君在这个秋天成为南京媒体追逐的对象。  因为她行将离去——14岁的女儿将从南京一所名校中断初中学业,留学新西兰。她要陪读。  “我眼睁睁看着女儿在传统教育中煎熬了8年,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只好像《硕鼠》中说的那样,适彼乐土了。”      不要钱的诵读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非常重要。  但是我却很少看见哪位管理者注意如何管理上司的课题。他们也许会说:“管理下属我没什么困难,可是我如何能管理我的上司呢?”管理上司其实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了解这里面的奥妙就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  在具体做法上,当然应该谨慎小心。实际上,如果上级主管的能力不够,下属是通常无法爬升上去的。如果有一天,上司因为成绩不佳而调职了,继任者也往
私家菜 深宅大院内的私家厨师,怀揣高深莫测的秘制菜谱。不仅满足大户人家的肠胃,更是可藉以一表金贵身份的鲜香招牌。“沈公馆的张厨子”、“周府的谭厨子”,被用来偶尔出借、分享或者让渡,曾经是流通在旧上海滩名利场中的社交筹码。大约是2004年开始,私房菜又红了。上海得天独厚。老洋房加私家菜的组合,曾经是旧式上海某个阶层独有的虚荣,现在,它以同样的道理试图伺候永不满足的食客。它“私”,宣称自家珍藏,独此一
“新国货崛起”这个逐渐升温的词汇印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变。十几年前,提到国产品牌,人们往往想到“价廉质差”,甚至山寨横行,即便“Made in China”风靡全球,很多人仍然迷信外国货。最近几年,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创新上,中国品牌在不少领域已具有领先优势,如高铁、网络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和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全新业态;而在质量提升上,“新国货”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据统计,我国
1964年东京奥运首次使用电视传送,2000年悉尼奥运突出了数字移动通信技术,2008年的北京肯定是宽带奥运    这是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庞,双目炯炯有神。那张左边“迎接奥运”,右边显示“CNC”——中国网通标志的名片,赫然了他的身份: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奥运总指挥部总指挥。  而在网络的世界里,关于他的搜索,只有一份连籍贯都没写上的简历:  赵继东,1951年出生,1975年从上海
作为一个国际性难题,非法移民和偷渡现象几乎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非洲黑奴贩卖史。  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中3000万属于非法移民。走私非法移民丰厚的利润几乎可以与走私毒品相提并论,每年贩运偷渡客的全球贸易额高达40亿美元。  偷渡难除,中国亦然。它深深植根于人的逐利和谋取富足生活的本能,兼以大小人蛇组织早已编织好的黑色产业链条,同时,也不排除当地多
十年前祷告香港顺利过渡    每一个到香港的人都会来到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美丽景色。这让我想起,10年前,我也同样站在这里,进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十年过去了,虽然眼前的景色依旧,但是每个人都清楚香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身处这改变核心的就是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先生。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而地点就选择在前港督府,也是现在香港政府的礼宾府。 
10年前,批评家们宣布了密特朗时代的结束,可这位前总统依然令法国人着迷。曾经与他共同走过的人怎样看待这个人物?他在历史上、在人们的记忆中到底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第二个7年任期结束时,密特朗走到了生命的黄昏。他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垮了,他本人说:“让历史来裁决我吧。”密特朗逝世10周年之际,见证人的时间所剩无多,有关他的书籍、纪录片、研讨会像雪崩一样问世。仿佛谈论他就能填补他留下的空白,仿佛他曾占据的
在英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得过且过不作为,却误打误撞地开创了英国盛世,他就是英国国王乔治一世。  稀里糊涂当上英王  乔治一世并不是英国人。1660年,乔治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他是布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和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娅的长子。索菲娅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1698年,父亲去世,乔治继任公爵爵位以及神圣羅马帝国选帝侯。  在乔治接管父亲的公国不久,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去世
我们很被动  阿辛    一位北大女生给我讲过一桩令她时隔多年仍忿忿不平的公交车事件。说若干年前她正疲惫地坐在开往校区的公交车上,忽然售票员在“上车请买票”的吆喝后面又加了一句,“哪位乘客请给外宾让个座,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令人绝倒的是上来的是个虎背熊腰的壮小伙子,背了个麻袋似的登山包……  不过售票员在我儿时树立起来的是光辉形象。他们发动人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一声令下,莫敢不从,俨然管理着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