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香港是我的骄傲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祷告香港顺利过渡
  
  每一个到香港的人都会来到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美丽景色。这让我想起,10年前,我也同样站在这里,进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十年过去了,虽然眼前的景色依旧,但是每个人都清楚香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身处这改变核心的就是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先生。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而地点就选择在前港督府,也是现在香港政府的礼宾府。
  
  曾荫权:一个牌子,我从来只买一个牌子的表,买了这个是保值。
  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每当谈起家人,曾荫权的言语神情都会变得分外亲切。闲谈中,已经63岁的曾荫权说好想早一天抱孙子,但又不好对年轻人太过催促了。 生活中的曾荫权盼望早日扮演祖父的角色,而在40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他其实也在不断适应角色的转换。
  
  一天只关注走一步
  
  1967年,23岁的曾荫权怀揣中学学历敲开了香港公务员队伍的大门,37岁获得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在香港政坛平步青云。1995年,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虽然是港英政府一手栽培起来的公务员,但面临回归,曾荫权选择继续留在香港。97回归,既有离开母体多年最终得以归属的骄傲,同时也有对未来不安的种种猜测。这种矛盾复杂的心境,在当时香港公务员队伍中普遍存在。
  曾荫权:有一段时期,特别是1996年、1997年,很多人讲了,曾荫权一定不能过渡。
  杨澜:为什么呢?
  曾荫权:他们讲这个人特别英国化,他是英国的角色。还有呢,公务员讲英文,思维是外国人思维。一般的老百姓对这个转变,心里还是有担心的。这个事我们当时要理解的。
  杨澜:担心什么呢?
  曾荫权:担心有改变,以前没有宪法,现在有宪法;以前是英国人在统治,我们不需要自己管自己的事,现在香港人在做香港的事。做不做得好,领导是新的,特别是外国人对这个事情很多疑问。你看看1995年,《FORTUNE》(《财富》)讲的是香港已死了,“THE DEATH OF HONGKONG”。我现在还没有忘记,外国人对我们的前途有不同的看法。
   香港回归后,曾荫权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思维,凭借硬朗果断而又务实应变的执政风格,成为香港政坛“常青树”。无数港人从曾荫权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萌发对未来的憧憬。在他们看来,曾荫权的成功史,正是千万港人的奋斗史,也是他们所推崇的“香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使得曾荫权与多出自名门望族的同僚们相比,在普通市民中更具亲和力:2007年3月,曾荫权以超过80%的高得票率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杨澜:有人说香港的公务员队伍当中也是藏龙卧虎。论个人的形象、政治的技巧、媒体的关系啊,最初您并不是突出的一个,但是最终您登上了香港公务员的顶峰,你认为秘诀在什么地方?
  曾荫权: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在美国纽约有个63岁的老人家,他说要走路去几千里外的迈阿密,最后他到达了目的地。当有人问为什么会做到时,他讲,我一天只关注走一步,走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走完一步,走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走完了。我对于我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感觉是一样的。
  杨澜:我们知道,从公务员、财长、政务司长、到特首,这中间仍然有一个质的变化,作为一个特首,你必须对香港的发展和规划,有自己的规划和眼光。你从一个接受命令的人要变成一个发布命令的人,这当中对于你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
  曾荫权:这个变化发生不容易,对我讲是困难的。我一直是四十年的公务员的身份,就是对事情比较客观严肃,还有是用理性的方法。从来不允许自己的感情走进自己的决定,做政策是最需要这种方法。但是做特首的要求是不同的,特别是基层的老百姓,跟你说话,听来的事不太合理,但是对他们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选举的过程,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派我的政纲传单,跑到人群,跑上楼,每家每家拜访,每家同他谈,听听他对我政纲的意见;还有在情人节当天我都派送花,有的年轻人不接受,他不知道我做什么东西。还有是最后我到巴士上面,用扩音机同香港市民讲话,讲了两次。
  
  回归最大的变化是香港人了解我们是中国人
  
  杨澜:您看时间过得这么快,十年的时间都过去了,回顾这十年,你觉得香港,特别是香港人发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曾荫权: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香港人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对我们将来的发展有信心。因为有了我们的坚持,可以维护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这个方位一定可以做很多事情,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做很多事情。
  杨澜:而且我感觉香港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们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曾荫权:我对香港市民有信心,他们有一股很大的力量,他们有永不言败的心理,斗志很强。特别是困难的时候,他们可以埋怨,诉了很多苦,但是他们继续地做下去。我对香港人有个信任感,我感到代表他们是我的骄傲,所以这几十年有这个一贯的信心跟着我,对我是很大的动力。
  临别的时候,曾特首将他身上所佩带的象征着“香港精神”的龙的别针送给了我。到底什么是香港精神呢?有人说英雄不问出处,成功只在眼前,这是香港;也有人说务实、应变、勤奋、精进,这是香港。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秉持这样的精神,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特别鸣谢阳光文化,本访谈录视频见东方卫视每周二20:00播出的《杨澜访谈录》)
其他文献
这十年,是中国足球复杂难辨的十年,也是让温俊武大喜大悲的十年    温俊武和谢炜成因参与非法网上赌球,欠下被害人李某某赌债8万余元无力偿还,二人遂纠合刘思敏商量将李杀害以逃避赌债。2007年6月11日凌晨1时许,在广州海珠区某地址空地,李被骗来后,温俊武冲出来持水果刀向其腹部捅刺一刀,因用力过猛导致刀柄与刀刃脱落,谢炜成随即上前持折叠刀捅割李某某的腹部和颈部,温俊武同时用毛巾和衣服蒙住李某某的口鼻
妻子的指责:“你总想着自己。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  丈夫的辩解:“你的种种指责让我痛心疾首,我认为你这样对我并不公平。……我已经受够了与你就家庭琐事无休止地讨价还价,受够了你喋喋不休地列举我该做什么和忘记做什么,也受够了你酸溜溜的态度……”  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与他妻子米歇尔的交锋,几乎与天下所有夫妻无异。  接着,奥巴马笔锋一转,谈到了美国社会
从哪个地方看都在注视着你  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画像是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被第一次悬挂的。其实不然,天安门上第一次悬挂毛泽东画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上。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同时悬挂的画像还有朱德、林彪、聂荣臻、叶剑英。一次悬挂这么多的人物画像,这在天安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也是唯一的一次。  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有革命群众提出此前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主席
在美国即将成为世界霸主的1943年,美国战略思想家李普曼在《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对美国人的“世界主义”情绪提出了警告。他写道:“美国必须在它的目的和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使它的宗旨在它的手段可以到达的范围之内,也使它的手段可以达成它的宗旨;使它的负担和它的力量相称,也使它的力量足够来完成它的‘责任’:要是不确立起这个原则,那根本就谈不到什么外交政策。”1947年,李普曼针对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和以
作为一个对现行教育体制不满的母亲,她最终选择了逃亡——作为陪读母亲,她将陪着14岁的女儿远赴新西兰    作为一个从事多年免费教育的非专业人士,南林君在这个秋天成为南京媒体追逐的对象。  因为她行将离去——14岁的女儿将从南京一所名校中断初中学业,留学新西兰。她要陪读。  “我眼睁睁看着女儿在传统教育中煎熬了8年,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只好像《硕鼠》中说的那样,适彼乐土了。”      不要钱的诵读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非常重要。  但是我却很少看见哪位管理者注意如何管理上司的课题。他们也许会说:“管理下属我没什么困难,可是我如何能管理我的上司呢?”管理上司其实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了解这里面的奥妙就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  在具体做法上,当然应该谨慎小心。实际上,如果上级主管的能力不够,下属是通常无法爬升上去的。如果有一天,上司因为成绩不佳而调职了,继任者也往
私家菜 深宅大院内的私家厨师,怀揣高深莫测的秘制菜谱。不仅满足大户人家的肠胃,更是可藉以一表金贵身份的鲜香招牌。“沈公馆的张厨子”、“周府的谭厨子”,被用来偶尔出借、分享或者让渡,曾经是流通在旧上海滩名利场中的社交筹码。大约是2004年开始,私房菜又红了。上海得天独厚。老洋房加私家菜的组合,曾经是旧式上海某个阶层独有的虚荣,现在,它以同样的道理试图伺候永不满足的食客。它“私”,宣称自家珍藏,独此一
“新国货崛起”这个逐渐升温的词汇印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变。十几年前,提到国产品牌,人们往往想到“价廉质差”,甚至山寨横行,即便“Made in China”风靡全球,很多人仍然迷信外国货。最近几年,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创新上,中国品牌在不少领域已具有领先优势,如高铁、网络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和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全新业态;而在质量提升上,“新国货”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据统计,我国
1964年东京奥运首次使用电视传送,2000年悉尼奥运突出了数字移动通信技术,2008年的北京肯定是宽带奥运    这是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庞,双目炯炯有神。那张左边“迎接奥运”,右边显示“CNC”——中国网通标志的名片,赫然了他的身份: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奥运总指挥部总指挥。  而在网络的世界里,关于他的搜索,只有一份连籍贯都没写上的简历:  赵继东,1951年出生,1975年从上海
作为一个国际性难题,非法移民和偷渡现象几乎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非洲黑奴贩卖史。  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中3000万属于非法移民。走私非法移民丰厚的利润几乎可以与走私毒品相提并论,每年贩运偷渡客的全球贸易额高达40亿美元。  偷渡难除,中国亦然。它深深植根于人的逐利和谋取富足生活的本能,兼以大小人蛇组织早已编织好的黑色产业链条,同时,也不排除当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