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过去及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主要弊端在于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中“假话”、“空话”比比皆是,写作教学中的这种危机如果不及时根治,将会逐渐抹杀人的主体性,加剧人类文明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解放出来,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教学;自由个性;教学实践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指出:“现代教育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这种倾向带来的害处是使教育变成了政治、经济的工具,进而失去了它天生的主体性及尊严……”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新时代的教育要为尚未出现的社会培养主体人。否则,教育为社会服务就是畸形的。而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畸形的现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做文章”,但却做出了一大批“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因此,呼唤主体的回归,要求作文教学尽快摆脱“工具性”对其的影响,把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作为终极目标,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思考
“意义上的个性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个人对社会的多层次动态关系,突出了个人的独立自主、独特价值和创造性。”既然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寻求以“自由个性”为内核的全人格内涵,那么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教学应该得到广泛的推行。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内涵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它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1、在教学目标指向上,把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最终形成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全人格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3、在作文评价体制上,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概念化、模式化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分层级的教学要求。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的存在家园”,语言与人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学亦人学,文品亦人品,作文亦即是人的真实灵魂的投射、真实人格的反映。因此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首要的目标,也是它的终极目标,即培养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健全人格。
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格教育的先行军,要以培养学生求实、向真、尚美的精神,坚强、勇敢、诚实的品性,以及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己任。
同时作文教学还应该遵循本学科的专业教学目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另外作文教学应该有自己更高级更有前瞻意义的教学目标,即为将来培养语言学家、文学家等专业人才。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以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从小亲近文学,而不应该用衡量一般文章的标准去轻易否定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快乐地写作,自由地写作。例如:美国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均强调“美学意义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原则。因为对个性的消磨,也就是对创造性的消磨。所谓创造性首先在于差异性,在于与众不同。差异性没有了,创造性的基础也就没有了。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个体。
其一,特别具有文学天赋和才艺的人。
这类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富有情感,更善于觉察到最典型的、本质的而同时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事物,更有强烈而鲜明的创造性想象,他们善于把语言和创造想象的形象联结起来,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事物。
其二,机体缺陷或生活遭遇造成了心理变异的人。
这类孩子在当前的学校里已不是少数,而且数量和类型呈上升态势。
另外,对一些特别敏感或消沉的孩子来说,不恰当的作文评价方式也会让他的心灵受创。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宽容地为这类学生留一块自由写作的天地。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
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为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就其实质来说,意味着寻求各种不同的变体和途径,藉以按照各种不同的个人特点去达到一般的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沃尔伯格(H?J?Walberg)提出学生在个别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意愿与需要。
作文教学应在个别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寻求适合自己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争取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辅助工具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可以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个别化(即对不同年龄阶段、能力水平、智力程度、个性特征的个体制定不同的作文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可以表现为教学评价个别化(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更可以表现为教学方式的个别化(如采用灵活的命题、灵活的教学活动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环境等),而这些都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来实施。
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
经过两年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我渐渐摸索到了一些方法与规律,学生们开始把写作当成倾吐心声,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发挥。内容新颖、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在作文批改中,我常常惊叹于学生们在写作中迸射出的思维的火花及个性的光芒。现列举几位学生的作文片段,不同个性的他们,作文中有着不同的真、美、趣。
“新年了,似乎一切都变了,马路上的汽车变多了,二氧化碳变多了……站在镜前,一向很少照镜的我开始也认不得自己了,我又长高了,裤子、袜子也该光荣下岗了……”——《变了》。
“我是隆隆的鼓声,烦乱的思绪把我引到人间。于是天空被我占据,尘世被我操控,大海被我号令。大地把我视为激情的风暴,让我将山川震悚……”——《天雷之歌》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摸索,我认为,在个性化教学理论支撑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让教育者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同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全人格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是对作文教学中很多不合理现象的否定,带有前瞻性和超越意义,因此更有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教学;自由个性;教学实践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指出:“现代教育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这种倾向带来的害处是使教育变成了政治、经济的工具,进而失去了它天生的主体性及尊严……”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新时代的教育要为尚未出现的社会培养主体人。否则,教育为社会服务就是畸形的。而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畸形的现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做文章”,但却做出了一大批“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因此,呼唤主体的回归,要求作文教学尽快摆脱“工具性”对其的影响,把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作为终极目标,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思考
“意义上的个性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个人对社会的多层次动态关系,突出了个人的独立自主、独特价值和创造性。”既然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寻求以“自由个性”为内核的全人格内涵,那么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教学应该得到广泛的推行。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内涵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它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1、在教学目标指向上,把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最终形成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全人格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3、在作文评价体制上,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概念化、模式化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分层级的教学要求。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的存在家园”,语言与人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学亦人学,文品亦人品,作文亦即是人的真实灵魂的投射、真实人格的反映。因此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首要的目标,也是它的终极目标,即培养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健全人格。
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格教育的先行军,要以培养学生求实、向真、尚美的精神,坚强、勇敢、诚实的品性,以及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己任。
同时作文教学还应该遵循本学科的专业教学目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另外作文教学应该有自己更高级更有前瞻意义的教学目标,即为将来培养语言学家、文学家等专业人才。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以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从小亲近文学,而不应该用衡量一般文章的标准去轻易否定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快乐地写作,自由地写作。例如:美国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均强调“美学意义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原则。因为对个性的消磨,也就是对创造性的消磨。所谓创造性首先在于差异性,在于与众不同。差异性没有了,创造性的基础也就没有了。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个体。
其一,特别具有文学天赋和才艺的人。
这类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富有情感,更善于觉察到最典型的、本质的而同时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事物,更有强烈而鲜明的创造性想象,他们善于把语言和创造想象的形象联结起来,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事物。
其二,机体缺陷或生活遭遇造成了心理变异的人。
这类孩子在当前的学校里已不是少数,而且数量和类型呈上升态势。
另外,对一些特别敏感或消沉的孩子来说,不恰当的作文评价方式也会让他的心灵受创。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宽容地为这类学生留一块自由写作的天地。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
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为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就其实质来说,意味着寻求各种不同的变体和途径,藉以按照各种不同的个人特点去达到一般的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沃尔伯格(H?J?Walberg)提出学生在个别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意愿与需要。
作文教学应在个别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寻求适合自己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争取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辅助工具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可以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个别化(即对不同年龄阶段、能力水平、智力程度、个性特征的个体制定不同的作文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可以表现为教学评价个别化(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更可以表现为教学方式的个别化(如采用灵活的命题、灵活的教学活动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环境等),而这些都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来实施。
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
经过两年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我渐渐摸索到了一些方法与规律,学生们开始把写作当成倾吐心声,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发挥。内容新颖、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在作文批改中,我常常惊叹于学生们在写作中迸射出的思维的火花及个性的光芒。现列举几位学生的作文片段,不同个性的他们,作文中有着不同的真、美、趣。
“新年了,似乎一切都变了,马路上的汽车变多了,二氧化碳变多了……站在镜前,一向很少照镜的我开始也认不得自己了,我又长高了,裤子、袜子也该光荣下岗了……”——《变了》。
“我是隆隆的鼓声,烦乱的思绪把我引到人间。于是天空被我占据,尘世被我操控,大海被我号令。大地把我视为激情的风暴,让我将山川震悚……”——《天雷之歌》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摸索,我认为,在个性化教学理论支撑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让教育者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同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全人格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是对作文教学中很多不合理现象的否定,带有前瞻性和超越意义,因此更有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