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不断深入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主流模式。作为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学习互动方式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养成学生健康向上品格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教师在备课中设计了一些很精彩的教学活动,但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以下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
一、点缀课堂,形同摆设
如一位老师讲授沈从文的《端午日》时。为了课堂的热闹气氛。喊了十多个学生上台表演划舟的场景。.其目的就是想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本文的主题。这位老师显然对教材理解欠透,只抓一些细枝末节,让学生漫无目的去表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主次不分的活动让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更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问题,去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课堂游戏。
二、角色颠倒,控制主权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讨论商议”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但在小组交流互动之后,教师又把整个活动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手中,汇报方式就是师问生答,答案是教师期盼和预料的,完全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完美,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违背了语言教育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师生互动、指导互动、重视小组监控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
(1)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内容。一个完整和谐的教学过程,要有师生互动的参与。?学生尊重教师,但不畏惧教师;教师也不再自认为是一个绝对的权威。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作为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学生对教师的精彩讲解,不仅欣赏,而且心悦诚服地理解接受。对教师的讲解,学生有不同看法,敢于怀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能充分理解学生,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而是真诚地参与到与学生的谈论中。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教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在这种相互情感下,师生的互动才能具有真正的价值
(2)互动指导
有效互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互动技巧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包括:指导互动小组分配好学习任务;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指导互动小组成员之间辅导同伴;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讨论交流;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协调分歧;指导互动小组在活动结束时归纳成员观点。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应循序渐进,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互动,走到小组中去,相机指导;其次,学习困难的指导。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参与到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困难时,教师可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帮助。,理解有困难,便进行适当点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学习步骤进行探讨,各抒己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例如,在教《古诗三首》时,自学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讨论时,积极热烈。有的说:我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分析用了什么写法。有的说:我采用了边读边批注的方法,感受了当时的意境。大家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互相补充,找出了学习诗歌的途径,学会了方法。
三、小组监控
让“互动”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上,应该重视对互动小组的监控。作为初中生,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互动水平还较低,教师应指导学生,并监控学习。抓住学生互动学习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习实施监控。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进行指导,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防止冷场。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小组在讨论问题时,也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具体原因,或指导互动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互动学习中,有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态度等原因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职责,引导他发挥主观能动性。
真正落实互动教学,对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互动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何让它真正贯彻于“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之中,还需群策群力,许多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待我们不断去探索、解决。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踏实勤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我想,一定会找到定位和坐标,定会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一、点缀课堂,形同摆设
如一位老师讲授沈从文的《端午日》时。为了课堂的热闹气氛。喊了十多个学生上台表演划舟的场景。.其目的就是想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本文的主题。这位老师显然对教材理解欠透,只抓一些细枝末节,让学生漫无目的去表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主次不分的活动让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更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问题,去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课堂游戏。
二、角色颠倒,控制主权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讨论商议”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但在小组交流互动之后,教师又把整个活动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手中,汇报方式就是师问生答,答案是教师期盼和预料的,完全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完美,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违背了语言教育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师生互动、指导互动、重视小组监控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
(1)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内容。一个完整和谐的教学过程,要有师生互动的参与。?学生尊重教师,但不畏惧教师;教师也不再自认为是一个绝对的权威。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作为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学生对教师的精彩讲解,不仅欣赏,而且心悦诚服地理解接受。对教师的讲解,学生有不同看法,敢于怀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能充分理解学生,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而是真诚地参与到与学生的谈论中。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教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在这种相互情感下,师生的互动才能具有真正的价值
(2)互动指导
有效互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互动技巧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包括:指导互动小组分配好学习任务;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指导互动小组成员之间辅导同伴;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讨论交流;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协调分歧;指导互动小组在活动结束时归纳成员观点。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应循序渐进,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互动,走到小组中去,相机指导;其次,学习困难的指导。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参与到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困难时,教师可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帮助。,理解有困难,便进行适当点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学习步骤进行探讨,各抒己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例如,在教《古诗三首》时,自学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讨论时,积极热烈。有的说:我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分析用了什么写法。有的说:我采用了边读边批注的方法,感受了当时的意境。大家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互相补充,找出了学习诗歌的途径,学会了方法。
三、小组监控
让“互动”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上,应该重视对互动小组的监控。作为初中生,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互动水平还较低,教师应指导学生,并监控学习。抓住学生互动学习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习实施监控。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进行指导,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防止冷场。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小组在讨论问题时,也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具体原因,或指导互动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互动学习中,有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态度等原因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职责,引导他发挥主观能动性。
真正落实互动教学,对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互动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何让它真正贯彻于“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之中,还需群策群力,许多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待我们不断去探索、解决。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踏实勤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我想,一定会找到定位和坐标,定会闪烁着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