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教学主张及风格传承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floved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众多一线教师积极努力创新,试图通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实施核心环节的教学效率,最终促进我国课程改革目标顺利达成。现任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的薛法根老师,是一位长期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倡智慧教学,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孩子言语智能发展的教学主张,在这一教学理念下薛法根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的教学研究,其教学风格清新、简洁、洒脱。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通过论述薛法根老师的教学主张,本着学习、借鉴和传承的态度探讨传承薛法根教学主张的路径,并结合自身教育环境需求构建符合实际要求的教学方式,最终形成契合地域特点教育要求的教学主张。
  【关键词】薛法根;教学主张;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主张的基本理念
  薛法根老师自1999年起,致力于研究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处理;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实现促进小学生言语智能发展的语文智慧教学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这一理念主要包含:首先,释放潜能的儿童观。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层层深入、潜移默化的教学特点,而小学生学好语文的最大动力来源于自我潜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与小学生真诚的心灵沟通释放小学生潜能,以此提升教学效果。薛法根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倡:应当相信儿童的潜力、用尊重的态度去了解儿童、用爱心去关怀儿童。教师应当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应当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应当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学好知识的时刻。
  其次,提升交际的课程观。“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之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是得益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的滋润。因此,薛法根老师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生活化的课程、综合化的课程和运用化的课程。语文教学不应失去生活化的特点,教学目的应当是引导小学生热爱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导学生真诚地去体会和关注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对生活的内心感受。此外,针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割为缺乏人文性的听、说、读、写等重复机械式的语言训练,薛法根老师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组块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同时薛法根老师还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还原语文课程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工具这一社会功能;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在生活交际中的语文运用能力。
  再次,开启智力的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智慧”的基础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在提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反应能力、对事物理解能力、正确处理事物的能力培养。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小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智慧。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仅以成绩为评价标准,因此片面单一地评价极大地准阻碍了儿童创造性、想象力以及个性的发展。因此薛法根老师提倡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唤醒儿童智慧的重要社会责任;应当是注重教育过程享受的闲适教育;提倡返璞归真的简约教育。
  二、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传承的策略与路径
  对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传承的策略与路径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实践、评价四个视角的教学内容的重构。首先,集中教学目标。薛法根老师提倡教师应当基于小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以教材为基础,依据个体学习特征重新组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块,即教学块。这一教学块内容是学生应当掌握却无法通过自我学习掌握的内容。同时教师在组编过程中应当信任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秉持着减法思维将教学内容尽量精简,筛选出教学内容的精华作为教学块的核心内容。此外设置科学的具有可达性特征的教学目标。
  其次,深度挖掘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是教师重新组编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教师通过对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准确搜集相关知识背景、教学教材等,重新组合出符合自身教学环境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充分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与阅读价值。例如,针对课文在朗读时应当如何理解及处理,介词结构、语句停顿位置、呼应性重音位置等朗读知识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课文的教学价值。
  再次,设计教学活动。薛法老师提出,设计教学活动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组织教学、设计知识板块的融合、注重思维情感的训练。其中在计划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梳理小学语文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知识点的清晰脉络,使教学实践能够突出知识点层层递进及相互衔接的关联性。教学内容的节奏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掌握清晰知识内容的能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应注重整体知识板块的融合性设计,即将教材内相关联的知识点经过重组构建形成教学板块,同一知识板块包涵多样性的教学内容。
  第四,教学评价内容。薛法根老师认为教学评价应当是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综合性评价内涵。同时教学效果评价是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水平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督促、引导的评价功能,也是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践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三、结语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由薛法根、余永正、孙双金、陈建先、马建明等优秀教师为代表的“苏派”教学文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通过对这些优秀教学风格的積极探讨,传承其优秀的教学主张,通过学习与借鉴并依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和地域教育特点,促进一线教师构建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体系,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手段。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教会孩子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孩子积累语言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摘抄;方法;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殷老师,我在你们班上课的感觉太好了。” 听到这样的话,如
【摘要】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金时期,站在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立场,笔者以指导阅读《秋秋找妈妈》为例,谈谈如何巧借绘本阅读指导一年级学生练习说话。  【关键词】绘本;说话;阅读;《秋秋找妈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阅读已成为家庭亲子阅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已成为小学低年级地方课程的一部分。绘本画面美观、文字精练、情节有趣,蕴含着优秀的说话资源。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信息技术为支点,以德育为导向,信息技术与文本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构建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更要体现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呈现多向互动、提升情感的过程。本文通过教学案例《美丽的小兴安岭》,阐述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教学过程,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德育渗透;德
【摘要】长期在低年段教学,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常常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拟人等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抓住童心童趣,谈谈在低年段的教学中如何以读激趣,为写童话作铺垫;以图为据,编写童话;以图促说,为写童话提供素材;以写促乐,感受童话的趣;想象无限,为中高段服务,阐述了在这四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在教材中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关键词】童心;童趣;想象;童话  【中图分类号】G613
【摘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是门主科,是我们的母语。换  言之,语文和其他各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学好了,其他科目学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也就是说,语文在其他各科中起着纽带、主导作用,因此,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好语文是十分重要的。学好语文,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但是,初中生年龄较小,科目繁多,还背负着学校、家庭以及中考带来的重重压
【摘要】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最痛苦的事情。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内心渴望的也许是能够参与评价自己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我做主;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我们有没有想过:统一的作文题目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把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训练是否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以来,最引教育者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的开发,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如何选择、开发选修课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借课改的东风,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门特色选修课程《品水》,本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丰富师生精神内涵,特别是借水的品性来涵养高中生的人格精神,关注高中生精神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 水的品性 ;人格精神
【摘要】新形势下,高中文言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挖掘文本,赋予文本审美与人格的双重指向,是文言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本文将在简要介绍高中文言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中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以期能够使高中文言教学出现新的视野、新的角度,使它能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审美与人格;高中文言教学;双重指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文言教
【摘要】目的:探讨语文教师因素、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及测验法,选取珠海市四所中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语文教师因素、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文教师因素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语文教师因素与学生语文阅读能
【摘要】素质综合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掘出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营造多元化互动式的评价氛围,具体实施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有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星光证书;综合评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星光班级证书的来历  当接到一个新班级时,我让学生为班级命班名。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商定,最